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伤仲永的译文,作者资料 背景 重点知识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4/28 01:15:27
伤仲永的译文,作者资料 背景 重点知识
1作者简介编辑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谥号“文”,世称王文公,自号临川先生,晚年封荆国公, 世称临川先生又称王荆公,宋抚州临川人,是北宋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王安石少怀大志,博学多思,随父宦游各地,目睹
  了北宋“民劳财匮”的社会状况,在哲学,经济,教育
  伦理等方面,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新的思想体系-“荆公
  新学”,旗帜鲜明的标明自己的唯物主义立场,给当时
  的思想界带来一丝清新的空气,对后来中国学术思想产
  生了较大的影响,也同时为王安石的的政治改革奠定了
  思想基础.
  王安石自22岁考中进士,踏入仕途,几近三十年
  地方官生涯,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局部地推行了改革
  弊政的革新措施.1059年写了著名的《上宗仁皇帝言事
  书》,提出了全面改革的主张,为后来的熙宁新法构思
  了一幅初步的蓝图.1069-1076年,王安石两度为相,在
  他的荆公新学思想基础上,大胆的提出了“天变不足畏
  ,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振声发馈的政治思想.
  为改变北宋“积贫积若非”的政治局面,王安石不顾守
  旧势力的反对和阻挠,发动和领导了一场以“理财”“
  整军”为中心,以“富国强民”为目的,涉及到社会,
  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方面各个方面的规模巨大,
  威武雄壮的社会变革运动.史称“熙宁新法”.王安石
  因此被列宁称赞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在文学方面,王安石不仅在理论上独树一帜,而且
  在创作实践上别具一格.他的诗词瘦硬雄直,散文说理
  逻辑严密,行文峭菝凌厉,给后人留下1540多首诗歌,
  800多篇散文的丰富文化遗产.其诗文《泊船瓜洲》中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堪为千古绝唱. 《桂枝香 金陵怀古》一词写景言志为诗词名篇.散文
  《答司马谏议书》《游褒禅山记》作为范文精选入中学
  课本.卓绝的文学造诣实为唐宋八大家之中坚,现存著
  作有《临川集》,《临川集拾遗》,《周官新义》,
2作品原文编辑
王安石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1]
注释译文
句解1.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译: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就向邻居借书写工具来给仲永.
2.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译:并且在诗(后)题上了自己的名字,他的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宗族作为主旨.
3.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译:从此,只要有人指定事物让他写诗,仲永立刻完成,其中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观赏的地方.
4.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译:同县的人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用钱币求取仲永的诗.
5.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译: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6.不能称前时之闻.
译:不能与前时所听到的相称了.
7.泯然众人矣!(倒装句)
译:(才能)消失得完全如同常人了.
8.还自扬州(状语后置)
译:从扬州回来.
9.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译:(他的父亲)从邻居家借来书写工具给他,他立刻写了四句诗.
10.卒之为众人.
译:最终成为普通的人.
词语注释
伤:哀伤,叹息
  2.金溪:地名,今在江西金溪
  3.民:平民百姓
  4.世:世代
  5.隶:属于
  6.耕:耕田
  7.生:生长到
  8.年:岁
  9.未:不;没有 
  10.尝:曾经
  11.识:认识
  12.书具:书写的工具(笔、墨、纸、砚等)
  13.忽:忽然
  14.啼:出声地哭
  15.求:要
  14.异:对……感到诧异(意动用法)
  17.焉:他,代指仲永
  18.借旁近:就近借来.旁近,附近,这里指邻居
  19.与:给
  20.即:立即,立刻
  21.书:书写,写
  22.并:并且
  23.自:自己
  24.为:题写
  25.名:名字
  26.其:这
  27.以:把
  28.养:奉养,赡养
  29.收族:团结宗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收:聚,团结
  30.为:当做,作为
  31.意:主旨(中心,或文章大意)
  32.传:传送
  33.一:全
  34.观:观看
  35.自:从
  36.是:此
  37.指:指定
  38.作:写作
  39.立:立刻
  40.就:完成
  41.其:代词,代指这首诗
  42.文:文采
  43.理:道理
  44.皆:都
  45.可:值得
  46.观:观赏
  49.者:……的地方(方面)
  50.邑人:同(乡)县的人
  51.奇:对……感到惊奇(奇怪)(意动用法)
  52.之:代指仲永的才华
  53.稍稍:渐渐
  54.宾客:这里是以宾客之礼相待的意思,宾,本文的意思是状语(名词作动词)
  55.其:他的,代仲永的
  56.或:有的人
  57.以:用
  58.乞:求取 
  59.之:它,代仲永的诗
  60.利其然:认为这样是有利可图的.利,认为……有利可图.其,这.然,这样.
  61.日:每天
  62.扳:通“攀”,牵,引 
  63.环:四处,到处
  64.谒:拜访
  65.使:让
  66.余:第一人称代词,我
  67.闻:听说,听闻
  68.之:它,代这件事
  69.明道:宋仁宗(赵祯)年号(1032-1033)
  70.从:跟随
  71.先人:指王安石死去的父亲
  72.还:返回
  73.于:在
  74.令:让
  75.作:写
  76.称:相当
  77.前时之闻:以前的名声.时,时候.之,的.闻,传闻.
  78.自:从
  79.复:又,再
  80.问:询问
  81.泯然众人矣:完全如同常人了,消失,指原有的特点完全消失了.众人,常人.(注:不可解释为完全)
  82.王子:王安石的自称
  83.之:介于主谓之间,助词无义.
  84.通:通达
  85.悟:聪慧
  86.受:接受
  87.之:它,代通悟
  88.天:先天.
  89.之:它,代天资.
  90.贤:胜过;超过.
  91.于:比.
  92.材:同“才”,才能.
  93.远:差距大.
  94.卒:最终.
  95.之:音节助词,不译. 
  96.为:成为.
  97.则:就是因为.
  98.其:他,代仲永.
  99.于:被.
  100.者:不译.
  101.不至:没有达到要求..至:达到.
  102.彼其:他.
  103.如:像
  104.此:这样.
  105.其:不译.
  106.贤:聪明,有才能. 
  107.之:它,代后天教育.
  108.且:尚且.
  109.今:现在.
  110.夫:发语词,不译;有版本译为:那些(音读fú).
  111.固:本来.
  112.得:能够.
  113.而:假设关系.
  114.已:停止.
  115.耶:表示反问,相当于“吗”、“呢”.
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
白话译文
金溪县的平民方仲永,世代以耕田为业.仲永五岁时,不曾认识书写工具纸、墨、笔、砚等,他有一天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很诧异,从邻家借来书写工具给他,仲永立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宗族为主题,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有人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观赏的地方.同县的人对这件事感到惊奇,渐渐地,同县的人都请他父亲去做客,有人花钱请方仲永作诗.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2]
我听说这件事已经很久了.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了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他写的诗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比.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舅舅回答说:“他现在的才能已经完全和普通人一样了.”[2]
王安石说: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先天得到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能的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普通人,而那些不是天资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能够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2]
3创作背景编辑
公元1025年,方仲永无师自通,提笔写诗,震动乡里.声名鹊起,其拿手好戏是“指物作诗”.城里人为了一睹“神童作家”的风采,纷纷邀请方仲永的父亲进城作客,有人愿意为此支付好几吊铜板的价钱.[3]
公元1033年,与方仲永同龄的王安石跟随父亲回金溪探亲,在舅舅家遇见了方仲永.王安石也是“神童”级的人物,书上说他“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方仲永的大名对他来说早已如雷贯耳.他请方仲永作了几首诗,但他有些失望,因为“神童作家”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聪明.[3]
公元1040年,王安石再次到金溪探亲.此时方仲永已做回了农民.公元1043年(北宋庆历三年),王安石从扬州回到临川,想起方仲永的遭遇,写下《伤仲永》一文.[3]
4作品赏析编辑
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的实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文章分两部分:叙事部分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最终“泯然众人”,变得平庸无奇;议论部分则表明作者的看法,指出方仲永才能衰退是由于“受于人者不至”,强调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文章通过方仲永这一实例说明具有普遍借鉴意义的道理,给人以深长的思考.
本文的语言十分精当.叙事部分仅以一百五十多字就完整地叙述了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变化的过程,议论部分也不过七十余字,文中的每一词、句都有其确切的表达作用,而不是可有可无.例如第一段,首句交代籍贯、身份、姓名、家世,这不仅是必不可少的一般介绍,而且“世隶耕”三字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既衬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一个“啼”字,生动地写出方仲永索求书具的儿童情态;“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仅一句话就刻画出方仲永父亲贪图小利而自得的可悲可叹的愚昧无知之态;“不使学”三字,看似平淡,却为方仲永的变化埋下伏笔,点出方仲永命运变化的关键.第二段叙事极为简要,仅以一“见”一“闻”一“问”就交代了方仲永后来的变化和结局.结尾的议论部分,言简意深,说理严谨.对本文语言精当的特点,可以逐词逐句体察、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