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历史 > 作业

唐太宗的谏臣除了魏征还有谁?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历史作业 时间:2024/05/15 16:53:19
唐太宗的谏臣除了魏征还有谁?
唐太宗时期的谏臣除魏征外,还有谁?请举出一个他们直言进谏的小故事】
唐太宗贞观年间所活跃的谏官很多,而且在历史上都非常有名,如魏征、王皀 、戴胄、马周、褚遂良、令狐德缬等,皆“拾遗补阙,有诤臣之风”.
  王珪(571~639)字叔玠,隋朝至唐初祁县人,出身于世代官宦之家,“性沉澹,志量隐正”.王珪任谏议大夫时,推诚尽节,多所献纳.
  例:太宗女南平公主下嫁王珪之子王敬直,按皇制,公主下嫁臣民,并不拜见翁婆,王珪坚持以“礼”行事.唐代公主下嫁拜见公婆,从此开始.
  例:一天,王珪进见,看见有一美人在皇上身边侍候.太宗指着她说:"庐江王不行道义,杀了她的丈夫而纳她为妄,怎么会不灭亡呢 "王珪离开座位回答说:"陛下认为庐江王做得对还是不对呢 "皇上说:"杀了人却纳那人之妻,竟然还问我是对还是错,为什么呢 "王珪回答说:"我听说齐桓公到郭国,问老百姓:'郭公为什么灭亡 '老百姓回答说:'因为他能分清什么是善什么是恶.'齐桓公说:'如像你们这么说,他就是一个明君了,可为什么会到了灭亡的地步吓 '老百姓说:'不是这样的,郭君知道是好的意见却不采纳,知道是错的事情却不停止做,所以灭亡.'如今陛下知道庐江王灭亡的原因,他的美姬还在你的身边,我看陛下认为这样做是对的.知道那是错的事情(但还要继续做),这就是所谓知道不对的却不停止去做啊."太宗十分欣赏他说的话.
  戴胄,字玄胤,相州安阳人.品性坚贞正派,才情气度精明强直,善于理顺各类文书簿册.贞观初年,大理寺缺一名副职,唐太宗说:“大理寺审理的案件,关系到一个人的生死,戴胄清正刚直,就这个人吧.”当日就任命戴胄为大理少卿.
  例:有一天,长孙无忌被太宗召见,没有解下佩刀就进入东上阁门.尚书左仆射封德彝定罪认为:监门校尉没有发觉,该判死罪;长孙无忌罚款赎罪.戴胄反驳说:“监门校尉与长孙无忌二人所犯的罪性质是相同的,臣子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帝王面前都不能强调什么失误.法典明确规定:供皇上用的汤药、饮食、舟船,即使是失误也都得处死.陛下如果记念长孙无忌的功劳,要原谅他是可以的.如果只是处罚长孙无忌,却处死监门校尉,这样判决,不能说是符合法典规定.”唐太宗说:“法律是天下人公有的,我怎么能偏袒皇亲国戚呢!”于是下令重新议论二人之罪.封德彝坚持己见,唐太宗打算许可.戴胄急忙争辩说:“不能这样处理.监门校尉是因为长孙无忌才获罪的,按法律规定应从轻处罚.如果都算失误,就不该只处死监门校发尉.”因此,长孙无忌和监门校尉二人都被赦免.
  马周(601~648)唐初大臣.字宾王,博州茌平(今山东省茌平县茌平镇马庄)人.少孤贫,勤读博学,精《诗》、《书》,善《春秋》.后到长安,为中郎将常何家客,公元631年,代常何上疏20余事,深得太宗赏识,授监察御史,后累官至中书令.曾直谏太宗以隋为鉴,少兴谣赋,提倡节俭,反对实行世封制.
  例:马周的谏言
  其一,劝谏唐太宗节俭治国,力戒奢侈.他从夏、商、周至魏、晋、隋统治天下的时间长短切入,告诫唐太宗应该“节俭于身,恩加于人”,如此才能让天下人对当政者“爱之如父母,仰之如日月,畏之如雷霆”.马周历陈尧、禹及西汉文景二帝节俭之事例,抨击当时朝中滋长的奢靡风气.
  其二,劝谏唐太宗以“百姓苦乐”为国之兴衰的权衡标准.马周指出“自古以来,国之兴亡,不由积蓄多少,在百姓苦乐也”.他说隋朝虽然积蓄大量的仓米、布帛、金银,但这些最终却成为帮助造反者的财物.而今老百姓本无多少积蓄,我们还在强敛暴征,百姓颇有怨言,认为是朝廷不忧民怜民.进而提出“百姓苦乐”决定“国之兴亡”的观点.
  其三,劝谏唐太宗高度重视基层政权建设.马周认为诸王与功臣的分封应该得当,不可“树置失宜,不预为节制”.他尤其强调重视郡县官吏的选拔任用,提出“天下者,以人为本”,要使老百姓安居乐业,就必须安排贤良的官吏赴任,才可能真正造福一方 .
  具体可参见百度词条 马周.
  褚遂良,唐朝著名书法家.太宗时曾任谏议大夫.
  遂良博通文史,贞观十年(636),由秘书郎迁起居郎.精于书法,以善书由魏征推荐给太宗,受到赏识.十五年,他劝谏太宗暂停封禅.同年由起居郎迁谏议大夫.贞观中,太宗宠爱第四子魏王泰,遂良提出太子、诸王的待遇应有一定规格.十七年太子承乾以谋害魏王泰罪被废,遂良与长孙无忌说服太宗立第九子晋王李治为太子(即唐高宗李治).次年遂良被任为黄门侍郎,参预朝政.太宗策划东征高句丽时,他持不同意见,尤其反对太宗亲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