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结合图形说明厂商在既定成本条件下实现最大产量的最优要素组合原则.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5/27 16:11:41
结合图形说明厂商在既定成本条件下实现最大产量的最优要素组合原则.
生产者在既定产量条件下会力求实现最小的成本.              如图,3条等成本线具有相同的斜率(表两要素的价格是既定的).但代表3个不同的成本量.但成本线AB代表的成本>等成本线A/B/,成本线A/B/代表的成本>等成本线A//B//.    唯一的等产量曲线Q与其中一条等成本线A/B/相切于点E,这就是生产的均衡点或最优要素组合点.它表示:在既定的产量条件下,生产者应该选择E点的要素组合(OK1,OL1),才能实现最小的成本.    原因:等成本线A//B//的成本较低.但它于Q既无交点又无切点,它无法实现Q所代表的产量.AB与Q交于a、b点,但AB的成本过多,通过沿Q由a点向E点或由b点向E点的移动,都可获得相同的产量而使成本下降.所以,只有在切点E,才是既定产量条件下实现成本最小的要素组合.    进一步分析等产量曲线Q与等成本线AB的两个交点a点和b点.若厂商开始时在a点进行生产,如图,在a点,│等产量曲线的斜率│>│等成本线斜率│,即在a点,两要素的MRTSLK>ω/γ,如MRTSLK=-d K/d L=3/1>2/1.据不等式左边,在生产过程中,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前提下,厂商可用1单位的劳动去替代3单位的资本(因为MRTSLK=-d K/d L=3/1).而不等式的右边,在生产要素市场上,3单位资本的购买成本却可购买到1.5单位的劳动,(ω/γ=2/1).于是,厂商因节省了0.5单位劳动的购买成本而得利.不需多购买0.5单位的劳动而使Q不变.使成本C最小化.    相反,若厂商开始时在b点进行生产,如图,在b点│等产量线的斜率│<│等成本线斜率│.表示在b点,MRTSLK <ω/γ,如MRTSLK=-d K/d L=2/4<2/1=ω/γ.               此时,厂商可在生产过程中用2单位的资本去替代4单位的劳动.并保持相同的产量水平(因为MRTSLK=-d K/d L=2/4).而在生产要素市场上,4单位劳动的购买成本可购买到8单位的资本(因为2/1=ω/γ).于是,厂商因节省了6单位资本的购买而得利.不需多购买6单位的资本而使Q不变.    所以,只要MRTSLK¬>ω/γ,厂商就会不断用劳动去替代资本,即在图中沿着等产量线Q由a点不断向E点靠近;只要MRTSLK<ω/γ,厂商就会不断地用资本去替代劳动,即在图中沿着等产量曲线Q由b点不断向E点靠近,在以上调整中,厂商不断以更低的成本来生产相同的产量,最后,厂商在MRTSLK=ω/γ时实现生产的均衡.在图中,既定的等产量曲线Q和等成本线A/B/的切点E便是生产的均衡点.   同理:在E点,│等产量曲线的斜率│=│等成本线的斜率│    表示,厂商应该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使得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要素的价格之比,从而实现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最小成本.    同理, MRTSLK=MPL/MPK=ω/γ                                                                     所以,MPL/ω=MPK/γ\x09\x09\x09\x09\x09\x09\x09\x09\x09\x09\x09\x09\x09\x09表示:为了实现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最小成本,厂商应该通过对两要素投入量的不断调整,使得花费在每一要素上的最后一单位的成本支出所带来的边际产量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