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近五年的中考现代文阅读五篇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5/09 02:02:23
近五年的中考现代文阅读五篇
(记叙文 散文 说明文 议论文 小说)类型各一
一、(2009年浙江金华)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题.(14分)
那盆水仙花
上学期我到横河村小支教.那天正在上课,突然,隔壁教室里传来了李老师愤怒的呵斥声:“你又来了,出去!出去!”很多学生也跟着喊.
嘈杂声影响了我的课堂,我连忙打开教室门,只见李老师正连拉带拽地把一个老头推出教室.老头六十来岁,满身邋遢,拖着个大麻袋,傻笑着一步一顿地离去.
课后,李老师告诉我,老头子是本地的孤寡老人,脾气古怪倔强,不管你上没上课,常常旁若无人地闯入教室乱找乱动,把垃圾桶翻得一片狼藉.
正说着,我班有个学生跑来,“杨老师,快,快去,陈业被那老头打了!”
当我赶到时,陈业已被老头推倒坐在地上哭喊着:“还我……我还没喝完啊,臭老头!”原来老头盯上了他手中的饮料瓶,没等他喝完就抢去了,在他眼里,能卖的垃圾简直就是“宝”.校长也赶来了,一边骂一边把老头踉踉跄跄地推出了校门.
几天后,我班正在朗读课文.“嘭”的一声巨响,教室门猛地被撞开,大家吓了一跳.一看,又是那老头.一手拖着麻袋,一手紧攥拳头,朝教室后面的垃圾桶大摇大摆地走去,那架势随时等着反抗我来推他.
“臭老头,出去!”“臭老头,快出去!”很多学生异口同声地喊着,整个课堂一片喧哗.当老头走近我时,我出人意料地让开了道,并向学生作了个安静的手势.
“继续朗读吧,不要打扰老爷爷捡东西了!”我平静地说.犹豫间,琅琅书声又逐渐响起.我们反常的举动让老头有些发愣.他从垃圾桶里翻出了几个饮料瓶后,竟加快了脚步往外走,饮料瓶掉出了一个也不知道.我捡起来送到他手中,他疑惑地看了看我……
又过了几天,我正在上课,教室的门又突然被推开,老头刚探进半个身子,一看是我,竟缩了回去,还轻轻地带上了门离开了.我们发现老头和以前都不大一样了!
我问学生:“老爷爷为什么会变了呢?”
“我知道,因为前几天老头子没有被老师推出去.”
“杨老师没骂他,还帮他捡瓶子!”陈业若有所思地说,“老头……老,老爷爷好像知道杨老师对他好!”
我说道:“老爷爷一个人孤零零的,每天起早贪黑到处捡破烂不容易呀,老师有个办法可以帮帮他:大家平时把丢弃的那些废品专门放进一个袋子收集起来,送给老爷爷,谁愿意负责这件事?”
“我愿意!”“我也愿意!”……好多学生都争着说.没想到陈业也抢着举手,我把这件事交给陈业负责.
从那以后,我班无论上什么课,老头子再也没有闯进教室了.
临近期末的一天,我一进教室就看见讲台上多了一盆水仙花,我惊讶地问:“这花是哪位同学放在这里的呀?”陈业兴奋地说:“老师,花是老爷爷从菜市场买来的,他让我带到教室摆在讲台上,说是谢谢同学们,谢谢您呢!”这是我万万没想到的,那节课上得特别开心.
转眼间,一个学期就过去了.暑假里我又被临时通知回到原单位.教师节那天,遇到了李老师,我问起老头子的事.李老师说:“他死啦.”“啊,怎么死了呢?”我很是惊愕.
“暑假里,他跳入水中救上了一个小孩,自己却因体力不支被淹死啦.听村里人说老头也不怎么会游泳.”李老师补充道,“对了,他救的小孩就是你班的陈业……”
我听着,心里酸酸的,竟有些想流泪,朦胧间眼前就浮现出了那盆水仙花……
(选自2009年第6期《小小说月刊》 作者:杨聪 有删改)
1.请用简洁的语言在方框内写出相关的故事情节(每处不超过6个字).(4分)
老头闯课堂 → “我”善待老头→ 同学帮老头 → →
2.小说主要刻画了两个人物,一个是老头,一个是杨老师(“我”),你最欣赏哪个人物?请说明理由.(3分)
3.下列句子任选一句,请赏析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2分)
(1)一看,又是那老头.一手拖着麻袋,一手紧攥拳头,朝教室后面的垃圾桶大摇大摆地走去
(2)老头刚探进半个身子,一看是我,竟缩了回去,还轻轻地带上了门离开了.
4.文中划线句写到杨老师帮老头捡饮料瓶,此时老头心里会想些什么?请联系语境,描写老头的心理活动.(30字左右)(3分)
5.许多小说往往用第一人称“我”来讲故事,如《孔乙己》、《斑羚飞度》、《我的叔叔于勒》……本文也是如此,请简要分析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2分)
答案:
1.老头送水仙 老头救人牺牲
2.我欣赏老头.他虽然穷,但他有穷人的风骨,他有尊严,他懂得感恩.他明知不谙水性却纵身跃入水中.孩子得救了,他却牺牲了.这是多么值得尊敬的老人啊.
我欣赏杨老师.面对生活中的一个弱者,杨老师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对他嗤之以鼻,恶语相加,甚至拳打脚踢.杨老师给了弱者以尊严,改变了一个人对生活仇视,这是一个何等伟大的教育者啊.(以上二选一,言之成理即可)
3.(1)“攥”字准确地写出了老人随时准备反抗的心理,正是这个捏紧拳头的动作,说明了以往老人得到的都是伤害.“攥”既是给自己造势,又是自卫心理的体现.
(2)“缩”字形象地写出了老人见到曾经帮助过他的“我”时难为情的样子,这是老人懂得感恩心态的一种表现.(以上二选一,言之成理即可)
4.“怎么可能呢?其他老师都是大声嚷嚷赶我走的,他不但不赶我走,还帮我捡瓶子?”
5.(1)增强小说的真实感.(2)便于作者叙述故事,抒发情感.
二、2009年湖北省恩施自治州
阅读下面一篇小小说,回答问题.
向生命鞠躬
张强
①早就想带儿子爬一次山.这和锻炼身体无关,而是想让他尽早知道世界并不仅仅是由电视、高楼以及汽车这些人造的东西构成的.只是这一想法的实现已是儿子两岁半时的初冬季节.
②初冬的山上满目萧瑟.刈剩的麦茬已经黄中带黑,本就稀拉的树木因枯叶的飘落更显孤单,黄土地少了绿色的润泽了无生气.因此,当儿子发现了一只蚂蚱并指给我看时,我也感到十分惊讶.我想,这恐怕是山上唯一还倔强活着的蚂蚱了.
③我蹑手蹑脚地靠近,它发现有人,蹦了一下,但显然已经很衰老,才蹦出去不到一米.我张开双手,迅疾扑过去将它罩住,然后将手指裂开一条缝,捏着它的翅膀将它活捉了.
④我觉得就这样交给儿子,会被它挣脱,于是拔了一根干草,将细而光的草秆从它身体的末端捅进,再从它的嘴里捅出——小时候我们抓蚂蚱,为防止其逃跑都是这样做的,有时一根草秆上要穿六七只蚂蚱.蚂蚱的嘴里滴出淡绿的液体,那是它的血.
⑤我将蚂蚱交给儿子;告诉他:“这叫蚂蚱,专吃庄稼,是害虫.”儿子似懂非懂地点头,握住草秆,将蚂蚱盯了半天,然后又继续低头用树枝专心致志地刨土.儿子还没有益虫、害虫的概念,在他眼里一切都很新鲜.
⑥“跑了!跑了!”儿子忽然急切地叫起来.我扭头看见儿子只握着一根光秃秃的草秆,上面的蚂蚱已不翼而飞.我连忙跟儿子四处找.其实蚂蚱并未逃出多远,它只是在地上艰难地爬,间或无力地跳一下,因此我很轻易就发现了它,再一次将它生擒.我将蚂蚱重新穿回草秆,所不同的是,当儿子又开始兴致勃勃地刨土时,我没有离开,想看看这小玩意儿究竟用何种方法逃跑的.
⑦儿子手里握着的草秆不经意间碰到了旁边的一丛枯草,蚂蚱迅速将一根草茎抱住.随着儿子手抬高,那穿着蚂蚱的草秆渐成弓形,可是蚂蚱死死地抱住草茎.难以想象这如此孱弱受着重创的蚂蚱竟还有这么大的力量!
⑧儿子的手稍一松,它就开始艰难地顺着草茎往上爬.穿出它嘴的草秆在一点儿一点儿缩短,退出它身体的草秆已被它的血染得微绿.
⑨我张大嘴巴,看得出了神.我的心被悲壮的蚂蚱强烈震撼.它所忍受的疼痛我们人类不可能忍受.它的壮举在人世间也不可能发生.
⑩我相信,自己正在目睹一个奇迹,我想这是并非所有人都有幸目睹的生命的奇迹.等蚂蚱终于将草秆从身体里完全退出后,反而腿一松,从所抱的草茎上滚落到地上.它一定是筋疲力尽了.
○11儿子手握着草秆再没有动.原来他和我一样,在呆呆地盯着蚂蚱的一举一动,并为之震惊.
○12我慢慢站起来,随即向前微微弯腰.儿子以为我又要抓蚂蚱,连忙喊:“别,别,别动它!”我明白儿子的意思.
○13但是,儿子大概永远也不会明白我弯腰的意思.我几乎是在下意识地鞠躬,向一个生命、一个顽强的生命鞠躬.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09年第6期)
9.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
10.第②段中的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11.这篇小说哪一个词最能表现蚂蚱生命力的顽强?文中的哪一个细节可以证明?
12.根据这篇小说的内容,依次填写出“我”对蚂蚱情感态度变化的词语.
答: →难以想象→ → →鞠躬
13.怎样理解小说结尾“鞠躬”一词的含义?
14.在“我”看来,蚂蚱是害虫,专吃庄稼,因此用草秆穿透它的身体给儿子玩.你对“我”的做法是否赞同?为什么?
9.示例:困惑于生活在当代优越环境中的儿子不知道艰辛不理解生命意义的我带他去爬山,用草秆穿透一只蚂蚱的身体给儿子玩,蚂蚱不惜流尽鲜血忍着剧痛让草秆刺穿身体也要逃生的毅力让我们感受到震撼,体味到生命的伟大和敬畏.
10.为后文情节的发展做铺垫,这么冷清的环境蚂蚱求生的不易,更加让人震撼.
11.震撼 震惊 奇迹 描写蚂蚱拼命求生的坚强毅力时候的细节
12.认为它是害虫轻视→难以想象→对蚂蚱求生的毅力感到惊讶→被强烈震撼→鞠躬
13.鞠躬即使作者对蚂蚱表现出来的坚强的毅力的钦佩也是对蚂蚱的歉意,对生命的敬畏,更是对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乃至生命的代价教育了作者父子的感激.
14.不完全赞同.首先蚂蚱是害虫这是人类从自己校对对它进行的界定,有其合理性,但是任何生物在世界上都有其生存的权利,也是大自然的一员,特别是对生的本能对作者父子也起到了震撼教育作用.
三、2009年山东东营市、荷泽、德州等市
姓氏:不亚于“四大发明”的发明
单之蔷
中国人的姓氏有两个特点:一是源远流长,至今已经五千多年了;二是中国人的姓氏是按照父系传承的.事实上,这一点恰恰与遗传学中的Y染色体的传递方式相一致,除了极为罕见的异常,一代代的只要是男性,就会一直传下去.这真是人世与自然神奇的同构,是天人合一的典范.我甚至认为姓氏是我们中国人的一项不亚于四大发明的伟大发明.
为什么中国人最早发明了“姓”,而且“姓”在中国能够延续下来?我猜想原因有二:一是汉语文字的简洁.汉字是单音节,一字一音,方便好用.西方人的语言文字复杂冗长,用来做姓,就不如汉语方便;二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需要户籍制度配合的郡县制,所有的人要登名造册,中国人的姓便得以流传、普及和巩固.
中国人在传统上特别看重生男孩,古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种现象不仅有文化、经济和社会方面的意义,而且还有着更深的生物学上的意义.
男孩是染色体Y的承载者,而人体其他的45条染色体在人类一代一代的繁殖过程中被反复地打乱重组,加之配偶的染色体不断地补充进来,基因被逐渐地“稀释”.但是除了少数的突变外,Y染色体躲过了被“稀释”的命运,它将随着这个家族的男性成员一直延续下去.
“姓”告诉我们的,不仅是传承,更重要的还有竞争.今天新百家姓的排行榜上前19个姓,包括了汉族人口数的一半.但是中国人的姓氏现今仍在使用的达4000多个,也就是说,不到0.5%的姓,占据了50%的人口.中国历史上曾经存在过23000多个姓.如果把姓氏看做是物种,那么那些消失的姓氏就是灭绝了的物种,留存下来的则是成功者.最“成功”的是那些大姓,比如张、王、李、刘、赵、朱等,如今前3个姓每一个姓的人数都超过了总人口的7%,刘姓人数超过5%,赵姓超过2%,朱姓超过1%.刘、李、赵、朱这几个大姓不正是中国几大王朝皇帝的姓吗?皇权使这几个姓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最常见的姓,这可以归结为姓氏发展的“皇室效应”.
同时,姓氏也是一笔珍贵的资源,不仅是文化的,还是生物的,尤其是那些小姓、奇姓、罕见的姓.在漫长的历史惊涛骇浪中,这些小姓奇姓没有借助任何权势的力量,竟然在姓氏的竞争中走了过来,给我们保存了一份珍贵的独一无二的Y染色体的遗产.多一个姓,不仅多了一份家族史,一份文化史,更是多了一部基因史.
然而在今天,这些小姓和奇姓,有的正在消失,有的正处于濒危的边缘.想想看,一个家庭只生一个孩子,按照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按男性传递,生女的小姓家庭,姓氏就有失传的危险.国家应该制定相关政策保护不常见的小姓、奇姓,因为一个不常见姓的文化价值和生物学价值并不比大熊猫差.既然我们对濒危的野生动物那么关心,对野生动物一个物种的灭绝忧心忡忡,我们有什么理由对稀有的姓氏的灭绝无动于衷呢?
我们中国人的姓氏,是让外国非常羡慕的资源,因为它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更珍贵的是它稳定地按照男性一脉相传.它是Y染色体的标记,可以说它就是“姓氏基因”.如果今天现代文明对中国姓氏的延续有严重冲击的话,为“姓”申报世界遗产可能极有价值.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姓氏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最珍贵的遗产.
17.根据文意概括中国人的姓氏具有怎样的生物学意义.(3分)
18.简要说明“皇室效应”对姓氏发展的影响,并分析姓氏的兴盛与消亡受哪些因素的制约.(4分)
19.如果要为中国的姓氏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那么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列出申报的主要理由.(4分)
20.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写法,举例分析其表达作用.(4分)
17.答案:中国人的姓氏按照父系传承,恰与遗传学中Y染色体的传递方式相一致,为我们保存了珍贵的生物学资源.这对于研究中国人的遗传素质、身体健康以及疾病等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评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8.答案:皇权的存在使有些姓氏的生存竞争能力增强,逐渐发展成为大姓和常见姓.
评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19.答案:中国人的姓氏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既反映了血缘的传承,也反映了生存的竞争;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生物学价值;有些小姓和奇姓正在消失或处于濒危边缘,应采取措施加以保护.
评分:每个要点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20.答案示例:将小姓和奇姓的文化价值、生物学价值与大熊猫相比较,强调保护小姓、奇姓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评分:举例和作用各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四、(2009年江苏盐城)
○1尽管“消费”拉动“需求”是商业社会经济的第一推动力,但是我还是认为,消费不能等同于奢侈和铺张,节约永远是一种可贵的时代精神.
○2为什么要提倡节约?因为还不够富有吗,因为落后和短缺吗?这些并不是全部的理由.其实,节约不是贫穷时的捉襟见肘,也不是短缺时的窘迫与无奈.从字面讲,节约是指节制和约束,显然这是一种自觉的行为,是一种主动的追求.节约是一种美德,是一种高尚的情操.节约是对物欲而言的.人们所需求的物质,从本质上说,无非是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对自然资源的占有,一是凝结于其中的人的劳动.所以节制物欲,就是对自然的珍惜,也是对别人劳动和生命的的尊重.这难道不是一种高风亮节,不是一种美好的情操吗?
○3“勤俭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是过去许多殷实人家门前常见的楹联--俭,就是节约,以“勤俭”二字示人,是对家风的讽劝,也是道德的标榜.“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以陶渊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先贤雅士之所以归隐南山,不是因为他们没有条件享受荣华,而是他们把简朴的生活方式看作是值得追求的一种人生境界.
○4高尚的人们总是以简朴而更增添了人格的魅力.当年小米加步枪的共产党为什么能够战胜美式装备的国民党?除了别的原因,延安窑洞的简朴,解放军官兵的土布军装,也许更加增加了老百姓的亲和力和信任感.这一点,大概蒋介石至死也没有弄明白.即使是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节约和简朴也是有识之士信奉的一种生活哲学.拥有亿万资产的香港大富李嘉成,据说至今住的仍是30多年以前购置的一所旧房子,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是旧式西装,戴的是廉价电子手表.他说:“我觉得简单的生活更令人愉快.”
○5节约是一种境界,奢侈是另一种境界.最典型的大概要算《世说新语》记载的西晋武帝时石崇与王恺争豪的故事.石崇曾出任荆州刺史,生活非常奢侈.王恺是皇帝内戚.两个人都是武帝时富可敌国的豪强.石崇故意用铁如意打碎王恺价值连城的珊瑚树,再赔偿以示其富有.更有甚者他们夸富夸到以杀人为能事的地步,到了泯灭人性的程度!这些豪强当时是何等的骄横,他们大概没有想到,自己留给后人的道德形象又是何等的丑陋和恶心!
○6节约是一种时代精神.节约象征着健康向上,奢侈则意味着没落.如石崇和王恺,是那个时代的代表人物.作为开国皇帝的晋武帝司马炎,早期也曾“矫以仁俭”.但灭吴后,逐渐怠惰政事,荒淫无度.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在他的身边出现王恺、石崇之辈也就不足为怪.
(选自2009年4月8日《光明网•光明观察》,有删改.作者 马德)
1、这篇文章中,作者要阐述的道理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看,“要提倡节约”的理由有哪几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陶渊明和李嘉诚崇尚“节俭”分别反映他们怎样的生活观?各用一句话简要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运用的两类不同事例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节约永远是一种可贵的时代精神.(选文原题为“节约应当成为时代精神”).
2.生活还不够富有和物质短缺;要珍惜自然资源和尊重别人的劳动和生命.
3.陶渊明追求简朴的生活方式;李嘉诚信奉节约和简朴的生活哲学.或:从简单的生活中获得了精神的愉快.
4.古今结合和正反对比;有力的证明了节约与奢侈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
五、2010年重庆市
好望角
连俊超
①老人划着船向岸边驶来.我踏上船板,船身晃荡了几下,荡出去一层层细密的波纹.我回头朝岸边望去,老人问:“岸边像什么?”我盯着那个凸出的尖端,想给老人一个精当的比喻.他乐呵呵地说:“非洲好望角!”我愣住了.老人脸上流露出一丝诡秘的笑:“跟好望角长得一模一样!”
②我不解地问:“您到过好望角?”老人呵呵一笑:“非洲那个我倒是没去过,但我现在不整天都在好望角吗?”他将目光送到了远处的河岸.河水哗哗地响.河上无风.芦苇丛簇挺立.
③“我小的时候,在一本地图册上看到了这个地名.当时我就想,长大后一定到好望角,看看那里到底是个啥样子!可我连小学都没读完,日本鬼子就扛着枪进村了.人们四处逃难,我和爹娘跑散了.后来,我就参军打鬼子、打老蒋,差不多把山南海北都跑遍了.那本地图册一直揣在怀里,行军或休息时总把手放在胸口上摸一摸.”老人说着,掏出一本面黄肌瘦的小册子——中间破了个圆圆的洞.有一页折起一角,翻到那页,好望角的浪潮就从灰黄粗糙的纸页上拍打了出来,我似乎闻到了咸腥的海浪气息.
④“这怎么破了一个洞啊?”
⑤老人笑了笑,眼角的皱纹亲密地挤到一起,说:“鬼子枪子打的,还在我肚子上打了一个洞.”老人微笑着摸了摸小肚子:“解放后我买了很多书,我想,只要把书念成了,迟早会被国家派到国外学习.可书没读多少,又是‘革命’什么的.干脆不念了,这辈子就没有念书的命.那年我托人说了个媳妇成了家.我想,这好望角啊,它就在这张书页里,世上压根儿就没有!”老人向远处望了一眼:“可后来我儿子非说,好望角就在非洲南端.”
⑥“你儿子?”这时,一只白色水鸟从芦苇丛中飞来,落在了我们小船上.老人伸手抚摸着,呵呵地笑了起来:“是啊,后来有了个儿子.不光我儿子说有,连这家伙也呱呱叫着,一个劲地说‘有’呢.”水鸟果真朝他吆喝了起来.老人从口袋里抓出一把米粒,丢在船板上.水鸟啄了一阵,在老人头顶飞旋了两圈,飞回了芦苇丛.那里传来了很多鸟嬉戏的鸣叫声.
⑦老人激动地说:“儿子很争气,考上了大学,后来恰好到非洲工作.那次他差点就把我接过去看好望角了.”A老人的手微微颤动了一下,然后深深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呼了出来.
⑧河上起了一阵风,吹得芦苇沙沙地响.老人轻轻地摇了摇头:“他在非洲被当地人给绑了.老婆子一听就晕了过去.她在床上躺了半年,我想了各种办法骗她,可她就是想走了,谁也拦不住.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命.”老人的讲述纯净如清澈的河水.
⑨B“老婆子一走我就觉得院子太大了,就像穿了一条肥裤子一样老是那种松松垮垮的感觉.有时候又觉得院子太小了,压得我胸闷.那天我走到村外,在河边一直坐到傍晚.日头把整条河照得黄灿灿的,我跳进河里,游了很远.回头一看,他娘的!河岸跟地图册上画的一模一样.这不就是好望角吗?我盼了一辈子好望角,竟在家门口找到它了.我哇哇地叫喊了起来,让老鼻涕眼泪也痛快了一回……”老人哈哈笑了起来,笑声随着波纹微微荡漾.
⑩“现在我啥也不想了,我划划桨、喂喂鸟,整天都能看到好望角,自在得很!”老人的脸庞像天空一样明净而深远……
夕阳正红,映得老人满身古铜色.
(选自2010年2月《今日教育•读写舫》)
13.阅读全文后,围绕“好望角”,在方框中补全对故事内容的概括.(4分)
小时候 企盼长大后到好望角 执着追求梦想
长大成家时 怀疑好望角的存在
老年时 找到新的精神慰藉
14.理解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4分)
(1)老人脸上流露出一丝诡秘的笑:“跟好望角长得一模一样!”
(2)老人说着,掏出一本面黄肌瘦的小册子——中间破了个圆圆的洞.
15.请在文中划横线的A、B两处中选择一处,根据句后的提示进行赏析.(4分)
A.老人的手微微颤动了一下,然后深深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呼了出来.(动作描写)
B.老婆子一走我就觉得院子太大了,就像穿了一条肥裤子一样老是那种松松垮垮的感觉.有时候又觉得院子太小了,压得我胸闷.(心理描写)
16.结合全文,概括老人的性格特征.(4分)
17.每个人在追逐“好望角”的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些不如意,你觉得应该怎样对待?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4分)
重庆答案:13.梦想被现实逐渐磨碎;在家门口找到好望角. 14.(1)“诡秘”原指(行动态度等)隐秘不易捉摸.这里指老人的笑中含有深意,隐藏着他的人生的秘密,让人不解而好奇.(2)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这本小册子是老人的至爱,在长久的岁月历程中,小册子被老人翻得“满目沧桑”. 15.A. 谈起儿子,骄傲的背后是深深的痛,内心深处的疼痛化成外在的“微微颤动”;“深深的吸”和“缓缓的呼”都是内心极度痛苦的一种掩饰行为,表面的平静折射的是人物内心的不平静.(能结合3个关键词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B.比喻句“院子太大了,像穿了一条肥裤子一样老是那种松松垮垮”非常形象生动,这样的比喻既符合老人的身份特点,又写出了老人内心那种空荡荡的失落孤独的感觉.(言之成理即可)
16. 这是一个怀揣梦想多年却至老也终未实现,历尽人生沧桑的老人.小时,小学没读完,鬼子来了,四处逃难,和爹娘跑散了;解放后,只想把书念成,可书没读多少,又遇上了“文化大革命”;老年时,儿子在非洲被当地人给绑了,老婆子拦都拦不住离世了,一个人孤苦伶仃了却残生.但苦难没有把老人打倒.他没有因为梦想的无法实现和生活中的种种变故而终日消沉低迷下去,老人靠对梦想——“好望角”的坚守和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走出了人生的苦难. 17.(言之成理即可)“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每个生命的历程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我们每个人应该首先意识到这一点.在不如意中能够活出如意,方法之一就是至始至终保持并去追寻自己的梦想,用梦想来引导自己的行动,用坚守梦想来冲抵苦难的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