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青年文摘的某一期里有一篇关于“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的文章,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6/01 03:36:07
青年文摘的某一期里有一篇关于“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的文章,
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

2009-08-12


鲁迅作品被指生涩难懂,在中学校园里甚至流传顺口溜——
中学校园里时下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鲁迅的文章生涩难懂,不好学,几乎成了中学校园里师生的“共识”.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的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明显减少,《药》、《为了忘却的纪念》等作品不见了,保留下来的只有《拿来主义》、《祝福》和《记念刘和珍君》3篇,更是引起疑惑:鲁迅的作品真的过时了?昨天,在上海举行的第四届鲁迅论坛上,来自全国的学者和中学语文老师一起,就新时代如何读鲁迅作品再度展开了探讨.
鲁迅作品成了语文课的“鸡肋”?
论坛现场来了很多老师称学生们反映“鲁迅的部分作品很难读懂,文字较晦涩”.“读鲁迅的作品,好像看不到希望,很压抑.”
北京师大附中一位老师坦言,“鲁迅作品几乎快成了中学语文教学的一块鸡肋.”中国教育学会顾明远会长感叹,其实孩子不爱学鲁迅的文章,还是现在教育的出发点出现了问题,很多老师一上鲁迅的课,就开始介绍学习鲁迅的战斗精神,要孩子们攻克学习堡垒,让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一提鲁迅,大家就联想到一个横眉冷对的老头.这种误读,大部分是教学中带来的.这样怎么能完整地认识鲁迅的作品呢?”
教授不“这样好的作品,有什么理由不进教材?”
原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王铁仙教授,多年来一直参与中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工作,面对来自网络、校园的质疑声,王铁仙教授疾呼:“中学语文教材绝不能没有鲁迅作品.”
王铁仙告诉记者:“就拿《祝福》一文来说吧,这部作品将人物、情节、环境融为一体,体现了一部短篇小说的完美特征.这样好的作品,有什么理由不把它选进我们的教材中去?”王铁仙认为,鲁迅的文章并不全是生涩难懂的,一些诗歌、散文照样很生动,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故乡》、《风筝》等等,其实孩子们是能接受和喜爱这样的文章的.“鲁迅精神不仅仅是横眉冷对千夫指,我们大可以选一些孩子能读懂的文章,来进行教学,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鲁迅.”网上力挺鲁迅先生的网友也表示:“鲁迅乃一代文学宗师,其对现代文学的影响,绝非他人可比!好比英国人都知道莎士比亚,俄国人都知道托尔斯泰,德国人都知道歌德,中国人怎么能不学鲁迅的文章?”《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