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商品流通买和卖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分离的,怎么理解?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5/30 09:18:54
商品流通买和卖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分离的,怎么理解?
流通手段是钱货两清的,它和商品流通是什么关系,是否可理解为是其中的一个环节?
物物交换的经济中,用自己生产或拥有的东西,去换取自己需要的东西.交易双方在交易的瞬时,完成了“已有”换“稀缺”的过程.时间上和空间上是同时的.即,时间上,交易双方(由于是物物交换,所以是对等的,没有买卖方区别)是同时取得自己所需.空间上,是同一个地方完成交易,取得自己所需.所以说,物物交易时间和空间上都不分离.
货币是从一般等价物演变过来的.货币是没有使用价值的,它的作用仅仅是交换.
我举这个例子只是想说,货币是仅仅表示“信用”,即货币发行方(政府)拍着胸部说,相信我,货币是等价物,虽然本身只是没有价值的纸而已.于是大家就用货币(火星上的沙粒)来交易.
货币方便了交易,任何人只需要卖出商品,换取货币(火星砂),然后去买就对了.
现实中,市场是不在一起的,不像例子中只有一个市场.所以,你在这个市场卖,在另一个市场买,空间上是分离的.然后买卖不是同一个时间,所以时间上是分离的.
这种分离表现在.当你把有价值的商品换成货币后,如果没有货币中的信用成分消失,(比如政府狠狠发行货币,造成通货膨胀.或者货币是银行的银票,银行突然说银票不能兑换银子只是废纸了),那么你手里的货币就一文不值.而物物交易中你一定能同时取得有价值的商品.所以在爆发严重通货膨胀时,会出现两者现象:1、人民赶紧把手里的货币花掉.2、物物交易开始出现.这是时间和空间分离的证明.因为货币是连接交易的时间和空间,如果货币的一般等价物功能消失(其中的信用消失,大家不相信货币),那么买和卖就完全断裂了,经济陷入混乱.
所以说,虽然是钱货两清,但是自从有价值的一般等价物(金银)变为信用货币后,商品流通就断裂了.本来是“商品”的互相买卖,“商品”的流通,断裂为中间靠“货币”的流通连接的交易了.
再问: 能简单点说吗?
再答: 物物交换中,你随时都能换到一个具有使用价值的商品。 而货币经济中,卖出后获得的是没有使用价值,仅有交换价值的货币。这就是断裂。
再问: 买和卖时间和空间上是分离的要怎么理解?
再答: 物物交易,买是用“换得所需要商品”,卖是“换出所拥有商品”。若考虑不经中间过程,即不经过等价物或一般等价物,买就是卖。换出和换入是同时、同地发生。 商品流通,就是经过中间过程的商品转移,中间过程即可以是换取货币,也可以是换取其他一般等价物。中间过程的存在,使“买”和”卖“不是同时发生。先在一个地方(市场)"卖",再(经过一段时间)到另一个地方(市场)“买”。这就是分离。 商品流通下,商品交换范围极大,商品交换形成了互相独立的市场,这些市场位置不同,所以空间分离。交易者不能同时出现在多个市场,所以时间上也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