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化学 > 作业

(2013•福建二模)保护环境是全球关注的问题.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化学作业 时间:2024/05/31 20:26:36
(2013•福建二模)保护环境是全球关注的问题.
Ⅰ.某环保部门处理含CN-电镀废水的方法如图(CN-的CNO-中的N的化合价均为-3价):

某学习小组依据上述方法,用下图实验装置进行该电镀废水处理的研究.



操作步骤:
i.先关闭装置甲的开关,再将含CN-废水与过量NaClO溶液混合,取200mL混合液(其中c(CN-)为0.200mol•L-1)加到装置甲中,塞上橡皮塞.
ii.装置甲中,充分反应后,打开橡皮塞和开关,使溶液全部流入装置乙中,关闭开关.
iii.测定干燥管I增加的质量.
(1)写出装置乙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装置丙中的试剂是______,装置丁的作用是______.
(3)假定上述实验中的气体都被充分吸收.若干燥管I增重1.408g.则CN-被处理的百分率为______.
(4)你认为用此装置进行实验,与(3)对比,CN-被处理的百分率将______(填“偏高”、“偏低”、“无法确定”或“无影响”).简述你的理由:______.
Ⅱ.防治空气污染,燃煤脱硫很重要.目前,科学家对Fe3+溶液脱硫技术的研究已取得新成果.
(5)科学研究表明,脱硫率与Fe3+浓度、pH关系如图1、2.

为达到最佳脱硫效果,应采取的适合[Fe3+]及pH分别是______、______.
(6)某学习小组为了探究“SO2与Fe3+反应的产物”,将过量的SO2通入FeCl3溶液后,各取10mL反应液分别加到编号为A、B、C的试管中,并设计后续实验的3个方案:
方案①:A中加入少量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
方案②:B中加入KSCN溶液,不变红,再加入新制的氯水,溶液变红.
方案③:C中加入稀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上述实验方案中不合理的是______.
(1)由题意可知,酸性条件下CNO-与NaClO反应生成N2、CO2和Cl2,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CNO-+6ClO-+8H+═N2↑+2CO2↑+3Cl2↑+4H2O,
故答案为:2CNO-+6ClO-+8H+═N2↑+2CO2↑+3Cl2↑+4H2O;
(2)实验原理为测量干燥管Ⅰ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质量确定对CN-的处理,由于乙装置中产生N2、CO2、Cl2、H2O,氯气与水都能被碱石灰吸收,影响二氧化碳质量的测定.所以进入干燥管Ⅰ的气体应除去氯气与水,用浓硫酸吸水,用铜网除去氯气,故丙装置中的试剂是浓硫酸,丁装置的目的是除去Cl2
故答案为:浓硫酸;除去Cl2
(3)干燥管Ⅰ中碱石灰增重1.408g为二氧化碳的质量,物质的量为
1.408g
44g/mol=0.032mol,根据碳元素守恒可知被处理的CN-的物质的量为n(CN-)=n(CO2)=0.032mol,原溶液中CN-的物质的量为0.2L×0.2mol/L=0.04mol,所以该实验中测得CN-被处理的百分率为
0.032mol
0.04mol×100%=80%;
故答案为:80%;
(4)用此装置进行实验,与(3)对比,若部分氯气在装置丁中没有被吸收而在干燥管I中被吸收,则偏高;
若部分二氧化碳残留没有被干燥管I吸收,则CN-被处理的百分率将偏低,
若部分氯气在装置丁中没有被吸收而在干燥管I中被吸收,且部分二氧化碳残留没有被干燥管I吸收,处理的百分率无法确定,
故答案为:偏高;部分氯气在装置丁中没有被吸收而在干燥管I中被吸收;
(5)由图可知,图2中对应的浓度、pH效果好,且浓度为1.50g/L,pH=2.0达到最佳脱硫效果,故答案为:1.50g/L;2.0;
(6)①中二氧化硫、亚铁离子均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且二氧化硫过量,不能说明反应产物中含亚铁离子,不合理;
②加入KSCN溶液,不变红,不存在铁离子,再加入新制的氯水,溶液变红,说明存在亚铁离子,可说明反应产物,方案合理;
③白因亚硫酸钡能溶于酸,色沉淀为硫酸钡,可说明二氧化硫被氧化为硫酸根离子,方案合理,
故答案为:方案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