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爱科学 勤思考”的手抄报怎么写?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5/05 19:39:07
“爱科学 勤思考”的手抄报怎么写?
科学就是把任何被研究的对象.进行无限放大和无限缩小,在无限放大和缩小的过程中.找到接近100%的完美理论.得出价值.做出贡献.看看你现在的生活.航母.互联网等等.这些科学的意义平凡于人类的生活当中.
  科学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科学是人类智慧结晶的分门别类的学问.科学就是讲求证据,逻辑严密的人类认知.
  哲学家和科学家经常试图给何为科学和科学方法提供一个充分的本质主义定义但并不很成功.尼采认为,人们容易忘记,科学其实是一种社会的、历史的和文化的人类活动,它是在发明而不是在发现不变的自然规律.某些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像费耶阿本德(Feyerabend)和罗蒂,可能会同意他的这种看法.他也认为,落入科学主义窠臼是愚蠢的---科学主义相信科学能最终解决所有人类问题,或者发现隐藏在我们感觉经验到的日常世界背后的某些真是世界的隐藏真理.但是,他完全支持把科学视为一种现象学的、实用的---因此不太野心勃勃的---活动的观点.当然,后现代主义对科学的定义仍然存在很大的争议,随意引用会出错.
  科学的定义:对一定条件下物质变化规律的总结.
  科学的特点:可重复验证、可证伪、自身没有矛盾.
  科普是科学普及的简称.
  讲述自己的论据和结论,让读者自行验证此结论是可重复的规律(科学)的过程,被称为科普.
  迷信是不希望听者去验证,只希望听者接受讲述观点的传播形式.
  不经验证的接受方式,也是迷信.科学不一定是真理,但科学的追求目的是真理.科学的研究内容有二;一是揭示宇宙万物的本质特性和规律,二是对万物的原有状态的重组,使其成为有某种性能的能满足人们某种实践需求的东西.
  对没有能力理解或验证的人讲科学,应该叫启蒙教育,多用于在儿童还不知道基本科学验证方法的时候,讲述科学知识.这不适用于理论交锋之时,此时主要讲证据.学校的教材,才是经得起推敲和实验证明的标准的科普读物.
  迷信不一定是错的,每个人都不是全才,都会或多或少的迷信权威、专家,不经验证而相信.所以迷信不可怕.但分不清科普和迷信,就可能分不清科学和假科学.
  科学是崇尚真理和真实的人们的,永无止境地探索、实践,阶段性地趋于逼近真理,阶段性地解释和揭示真理的阶段性、发展性、历史性、辩证性、普遍性、特殊性、信息性等特点,尽可能不包含自相矛盾的知识体系,且是一项成果的绝大部分有利于造福人类社会的高尚事业.
  科学,应该是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科学就是知识.第二,科学不是一般零散的知识,它是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第三,科学是人类和科学家群体、科学共同体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类自身规律性的认识活动.第四,在现代社会,科学还是一种建制.第五,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提出).
  实际上,在此以前,由于科学一词从来就没有严格定义过,所以会引起一系列的混乱和无谓的争论.比如: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中医是否是科学?科学与伪科学的区别是什么?科学与宗教的区别是什么?等等.而这些问题又是非常非常吸引人的问题.所以时代要求我们尽早地给出恰当的定义以解决这些争议.
  该定义中“逼近真理的尽可能不包含自相矛盾的”该定语是自己加进去的,原因是为了明确科学的涵义,即明确科学是一个怎样的知识体系(我至今为止不明白为什么很多书上为什么不敢明确地加上它).其中“矛盾”当然是指逻辑矛盾.
  “ “尽可能不包含自相矛盾”该定语反映了科学对完美的追求,强调了科学也有个成长过程.普通人犯错误是经常的,伟人也会犯错误,象牛顿、爱因斯坦和马克思这样最受人尊敬的人物也有错误的理论.罗素的著作中,经常描写伟人的自相矛盾,比如,提倡用节育手段控制人口的马尔萨斯四年内添三个孩子;提倡无为的叔本华对晚来的荣誉欣喜若狂;被称为实验科学的始祖的培根则不知道为他治病的哈维发明血液大循环理论.伟人尚且如此,那么集所有伟人智慧的科学内容要想没有一点自相矛盾的暇点则十分困难,而且体系越大越难以没有错误,特别是新学科,需要时间的检验.任何科学都有个成熟的过程.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有的科学也许是某种情境下的近似,在无限推广时就可能出现矛盾,而科学决不会装作没有看见,必定要去解决这一矛盾,使科学向前迈进.由迈克尔逊实验引起的相对论、由黑体辐射实验引起的量子力学以及理发师悖论引起的数学革命,正是排除了那些自相矛盾后发展起来的.
  我们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在使用“科学”这一概念的时候,我们表达的意思究竟是什么?有必要做出明确地解释.
  科学是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实现具体统一的实践活动,是通往预期目标的桥梁、是联结现实与理想的纽带.也可以说科学是使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包括真实的联系与变化的规律)和创造符合主观认识的客观实际(事物、条件、环境)的实践活动.这是科学的内涵.科学性就是符合客观实际的真实属性,是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能够实现具体统一的属性(是否科学,科学的,是指科学性).使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和探索创造符合主观认识的客观实际的实践活动过程是科学研究;创造符合主观认识的客观实际(实现预期目标)的方法、措施、手段是科学技术;创造符合主观认识的客观实际的实践活动是运用科学;符合客观实际的主观认识是科学知识;符合客观实际的普遍规律是科学理论;对人类来说首次揭示出客观实际事物本来面貌的内容是科学发现;变革现实使它产生从未有过的客观实际是科学发明;按照客观事物之间的实际联系与客观规律进行的思考是科学思考(逻辑思维);运用科学思考的方法分析事物与问题是科学分析;依据科学分析作出的能够实现预期目标的决策是科学决策;通过多方面重复的或普遍的实践检验与科学思考,看主观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在多大程度上、符合什么样的客观实际,能否创造出符合主观认识的客观实际,这种态度是科学态度.用科学态度指导个人行为与社会实践,这种思想是科学意识与科学精神.科学家是在科学实践中有重大突破创新(重大发现或发明)的人.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的基本观点.
  真理必须是科学的,否则就不能实现预期的目的.科学的不等于是真理,实现了杀人、放火、战争的预期目的,只是正确地运用科学,不一定符合真理,也可能是犯罪.那些只讲科学、不讲真理的人,有些人已经堕落成为社会的罪人,利用高科技实施犯罪活动已经屡见不鲜,制毒贩毒就是典型的案例.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我们学科学知识、用科学技术、发展科学事业,都是为了实现预期的目的,只有这目的崇高而远大,才能创造人生的高价值与开拓精神的高境界,实现人的大发展;才能创造社会的高效益,促进社会和谐的大发展.科学家只有把目标定在创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上,或者说把科学的功能用在实践真理与发展真理上,才能使科学成为真理,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
  科学发展要求用科学的态度探索和谐发展的规律,只有正确地运用和谐发展的规律与科学技术,才能实现和谐发展的预期目的.
  由于科学包含着多方面的因素,科学这个词被广泛运用,在不同场合下其含义不尽相同,所以人们觉得科学难以用一段话定义.就象卫星发射和运行轨迹若用一个数学表达式来反映将非常困难复杂而且难以理解,如果针对其不同阶段的轨迹采用不同的数学表达式来反映就可能比较容易实现.现在不妨试着用这种的形式来对科学进行定义:
  科学活动是指人们从事探索事物存在及变化的状态、原因和规律的实践活动,以及在科学知识、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实践活动.
  科学知识是指人们通过科学活动后,产生的如实描述事物存在及变化的状态、原因和规律的认识.
  科学体系是指人们把相关的科学知识通过合乎逻辑的组合形成的理论体系(知识体系).
  科学发明是指人们在科学知识、理论的指引下,从事创造人类从未经历过的事物的实践活动及其产生的成果.
  科学活动的要点在于求真务实、遵从客观规律,科学知识的要点在于真实,科学体系的要点在于知识的扎实和逻辑的严谨.科学的精髓是“真”.
  人类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是科学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它提供了感受、记忆、联想、想象、归纳、推理等完整的思维功能.人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是科学产生、发展的原动力.
  人类之所以从事科学活动和追求科学知识,是源于人的能力相对于许多事物来说是微不足道的,是不能与之抗衡的,因而只能顺势而为,按客观规律办事,这样才能谋得生存和发展.
  其他解释:
  文明的永恒、普适、唯一性就是科学.
  词语理解
  综上所述,一般人在对“科学”这个词的理解,可能理解为“人类已经找到的代表现实的真理知识内容”(具体的科学知识)或“科学真理的理论”(科学理论体系),也可能是“如何找到并区别称为科学知识及科学理论的方法”(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在后者中,可能也包含科学哲学.
  事实上,科学的存在和发展中一个永恒的问题是标准与创新的矛盾.一方面,科学知识的出现必然形成相关的评判正误的标准,另一方面,科学知识出现的过程就是对原有标准突破的过程,因此也必然受到原有标准的限制或压制.这就需要我们更深刻地反思两种科学的悲剧:一种是推行错误的标准所导致的后果;另一种是肆意创新所带来的人道主义灾难.聂文涛面向基层医院适宜技术培训讲演中说:人类推行糖尿病“限制碳水化合物”饮食标准(John rollo标准),到重新执行“高碳水化合物”标准(如北京协和医院标准),这期间无数患者因为错误的糖尿病饮食治疗进一步丧失了健康.医学界要如何面对这样的情况?该讲演引发的强烈震动,正在于他提出了一个深刻的科学伦理问题.
  斯蒂芬·茨威格在《异端的权利》原文中的两段话:“(卡斯特里奥与加尔文)在这场战争中,存在着一个范围大得多并且是永恒的生死攸关的问题.”“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有思想的人,都不得不多次确定自由和权力间的界标.因为,如果缺乏权力,自由就会退化为放纵,混乱随之发生;另一方面,除非济以自由,权力就会成为暴政.”这两段话隐藏着这样的意思:(1)应该给所有持异端见解的人证明自己的权利,或者说一切反对异端见解的人必须提供证据;(2)所有持异端见解的人都需要证明自己的正确,而无需在此之前抱怨社会的不理解.(3)所谓科学发展的意义,正在于改变人类原有的认识.因此,选择错误是一种权利,否则就没有科学探索的合理性.
  没有标准可能丧失人道;标准本身隐含的错误也能并不人道.因此,科学是一个超越了正确和错误本身的社会问题.
  词汇来源
  科学一词起源于中国古汉语,原意为“科举之学”,宋 陈亮 《送叔祖主筠州高要簿序》:“自科学之兴,世之为士者往往困於一日之程文,甚至於老死而或不遇.”而科,单独有分类,条理,项目之意,学则为知识,学问,因此到近代日本翻译西方著作的时候,在翻译英文science的时候,引用了中国古汉语的“科学”一词,意为各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和学问.
  科学一词,英文为science,源于拉丁文的scio,后来又演变为scientin,最后成了今天的写法,其本意是“知识”“学问”.日本著名科学启蒙大师福泽瑜吉把“science”译为“科学”〔香港创业学院院长张世平:即分类的“知识”“学问”〕.到了1893年,康有为引进并使用“科学”二字.严复在翻译《天演论》等科学著作时,也用“科学”二字.此后,“科学”二字便在中国广泛运用.
  science的本来含义是系统知识,我想也许这样,科学在十九世纪已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知识体系了,它已分得非常细了,即分成许多许多专业,而这些专业知识又不象其它知识那样是互不联系的.除了专业概念外,基础概念是一致的,基本方法也是一样的,“科”的意思是分类或层次条理的意思,所以我自认为science 对应“科学”还是比较合适的.
  中国古代的关于科学的起源,比如各类经典的经书都是关于科学规律的探索的信息记录!古代的祖冲之的数学圆周率、张衡的地动仪、汉朝的指南车和指南针等,黄帝内经就是典型的医学大成!是中国上古社会的科学巨著!但是就科学这个字眼来说,也许还是舶来品!
  中国的成语“名不见经传”,实际上就是告诉我们说所有的经和传等都是关于中国古代人类社会的科学探索纪录!自司马迁开始,根据历史经传编著史记,记录了汉朝以前的所有的可识别的文字信息历史纪录!这些都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巨著!
  词语解释
  合乎科学的.很多情况下作为形容词,其涵义是:“正确的”.例:①这种方法很科学;②科学共产主义;③科学发展观.
  [编辑本段]科学分类
  按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以及总结和贯穿于三个领域的哲学和数学.
  按与实践的不同联系可分为理论科学、技术科学、应用科学等.
  按人类对自然规律利用的直接程度,科学可分为自然科学和实验科学两类.
  按是否适合用于人类目标来看,科学又可分为广义科学、窄义科学两类.
  学科分支
  1、人文科学
  考古学
  经济学
  伦理学
  2、自然科学
  物理学
  化学
  生物学
  天文学
  地质学
  气象学
  建筑学
  地学
  医学
  心理学
  信息学
  3、文学艺术
  美学
  文学
  [编辑本段]科学领域
  自然科学
  空间科学(太空科学)
  考古天文学 天体生物学 太空化学 航天动力学 天体测量学 天文学 天体物理学 太阳系化学 星系天文学
  银河天文学 物理宇宙学 天体地质学 行星学 太阳天文学 星学
  地球科学
  生物地理学 地图学 气候学 海岸地理学 大地测量学 地理学 地质学 地貌学 地球统计学 地球物理学 冰川学
  水文学 水文地质学 矿物学 气象学 海洋学 古气候学 古生物学 岩石学 湖沼学 地震学 土地科学 测缯学
  火山学
  环境科学
  环境科学 环境化学 环境地学 环境土地科学
  生命科学
  解剖学 太空生物学 生物化学 生物资讯学 生物学 生物物理学 生物工程学 植物学 细胞生物学 亲缘分支分类法
  细胞学 发育生物学 生态学 胚胎学 昆虫学 流行病学 动物行为学 演化(演化生物学) 演化发育生物学 淡水生物学
  优生学 遗传学 (群体遗传学,基因体学,蛋白质组学) 组织学 免疫学 海洋生物学 微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形态学 神经科学 个体发生学 藻类学 种系发生学 体质人类学 物理治疗 生理学 群体动力学 结构生物学
  生物分类学 毒理学 病毒学 动物学
  化学
  分析化学 色谱法 光谱学 生物化学 分子生物学 环境化学 地球化学 无机化学 材料科学 纳米科技 药物化学
  核化学 有机化学 有机金属化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物理化学 电化学 量子化学 高分子化学 超分子化学
  理论化学 计算化学 立体化学 热化学
  物理学
  声学 土壤物理学 原子,分子及光学物理学 生物物理学 计算物理学 凝聚态物理学 低温物理学 动力学
  流体动力学 地球物理学 材料科学 数学物理 力学 原子核物理学 光学 粒子物理学(或称 高能物理学)
  等离子物理学 高分子物理学 热力学 静力学 固体物理学 车辆动力学
  社会科学
  人类学
  应用人类学 宗教人类学 考古学 文化人类学 人种生物学 民族志 民族学 民族诗学 人类发展学 人类性学
  实验性考古学 历史的考古学 人类语言学 人类医学 人类物理学 人类心理学 动物考古学
  经济学
  总体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行为经济学 生命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 计量经济学 经济地理学 经济史 经济社会学
  能量经济学 创业者经济学 环境经济学 主张男女平等经济学 金融经济学 绿化经济学 产业组织理论
  国际经济学 制度经济学 伊斯兰教经济学 劳动经济学 法律与经济学 管理人经济学 数理经济学 货币经济学
  物理经济学 公共财政 公共经济学 平台经济学 不动产经济学 资源经济学 社会主义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
  计算经济学 计量经济学 演化经济学 实验经济学 社会心理学 神经元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经济社会学
  运输经济
  心理学
  行为分析 生物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 临床心理学 文化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法庭心理学
  健康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 企业及组织心理学 神经心理学人格心理学 测定学 宗教心理学 心理物理学
  物质心理学 知觉 社会心理学
  地理学
  语言学
  历史语言学 构词学 语音学 音韵学 语义学 符号学 语法学 语源学
  政治学
  社会学
  犯罪学 人口学
  应用科学
  认知科学
  认知神经科学 认知心理学 神经科学 心理语言学
  计算机科学
  计算理论 自动机械装置理论 (正式语法) 可计算性理论 计算复杂性理论 同作理论 算法 随机化算法 分散算法
  并行算法 数据结构 电脑系统结构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 操作系统 电脑网络 信息论 互联网, 万维网
  无线网络 (流动网络) 电脑放御及效能 密码学 错误容忍算法 分布式计算 网格计算 并行计算 高性能算法
  量子电脑 电脑图形学 图像处理 科学形象 计算几何 软件工程 形式化程序 (形式化验证) 编程语言
  编程范型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函数式编程 形式语义学 类型论 编译器 同步编程语言 资讯学 数据库 关联式数据库
  分布式数据库 对象数据库 多媒体, 超媒体 资料挖掘 资讯检索 人工智能 认知科学 自动化推理 机器学习
  人工神经网络 自然语言处理 (计算语言学) 电脑视觉 专家系统 机器人学 人机互动 数值分析 符号计算
  数位电脑理论 数学电脑学 科学电脑学 生物电脑学 物理电脑学 化学电脑学 神经科学电脑学 电脑助手工程学
  有限元分析 计算流体力学 经济电脑学 社会电脑学 金融工程学 数位人文学科 信息系统 (信息管理系统)
  资讯科技 信息管理系统 医学信息学 电脑与社会 使用电脑的历史 人道资讯学 公众资讯学
  工程学
  航空工程 航太工程 农业工程 农业科学 生医工程 化学工程 土木工程 计算机工程 控制工程 电机工程
  语言工程 海洋工程 机械工程 制造工程 矿业工程 核工程 软件工程 运输工程
  健康学
  环境医学 牙医学 流行病学 医学 兽医学 解剖学 皮肤学 妇科学 免疫学 内科学 神经学 眼科学 病理学
  病理生理学 儿科学 药理学 物理治疗 生理学 精神病学 影像诊断学 毒物学
  其他
  军事学
  [编辑本段]科学方法
  要真正理解科学,仅弄清科学的定义是不够的.但也不是要掌握许多科学知识才能理解科学,想迅速理解科学的捷径,那只有掌握一些主要的科学方法.
  科学就是求真,也就是如何获得真的陈述,经典的科学方法有两大类,即实验方法和理性方法,具体的说主要就是归纳法和演绎法.
  归纳法:将特殊陈述上升为一般陈述(或定律定理原理)的方法.经验科学来源于观察和实验,把大量的原始记录归并为很少的定律定理,形成秩序井然的知识体系,这就是经验科学形成的过程.可见怎样的归纳是有效的、可靠的,这是经验科学要研究的最重要的问题.自从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延生以来,从未停止过这方面的探索和争论.可以看到随着深入的研究,发现这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远比演绎法复杂.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教育不敢注重科学方法的普及,使得大众接受科学知识和接受其它知识似乎一样,以致分不清什么是科学知识,什么是非科学的知识.这里无法严格的讨论归纳方法的完整内容,但为了说明下面的一系列问题,这里简单提些基础的归纳要点.
  归纳法分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其中完全归纳法应用范围很小,因为对绝大多数事物,可观察的现象往往都是无穷的.所以实用的归纳法必然是不完全归纳法.其又分两种即简单枚举法和科学归纳法.简单枚举法是不可靠的,只能得到或然性真理,因此科学归纳法是科学方法讨论的中心.
  所谓科学归纳法又叫排除式归纳法,这种归纳法不一定要增加原始陈述,而是排除那些可应用于特定事例的可能假说.培根的“三表法”和穆勒“五法”都是这类型的.下面简单列出穆勒“五法”.注意,它们的前提是,只存在两类现象,每类只有三个元素,即a、b、c(现象)和A、B、C(原因),并都先假定了①只有一个出现a的条件(原因),②只有A、B、C是可能的条件(原因).
  1、契合法:a与AB一起出现,也与AC一起出现.可知,A是a的充分条件.如,例1:在两块麦地上施氮肥(A),一块浇水(B),一块施钙肥(C),结果产量都增高(a).则可以猜想施肥(A)是产量增高(a)的原因.
  2、差异法:a与ABC一起出现,但不与BC一起出现,可知,A是a的必要条件.如,例2:在一块麦地上既施氮肥(A)又浇水(B)又施钙肥(C),结果产量都增高(a);而在另一块麦地上只浇水(B)施钙肥(C)则产量不变.则可以猜想施肥(A)是产量增高(a)的原因.
  3、契合差异法:a与AB一起出现,也与AC一起出现,但不与BC一起出现.可知,A是a的充分必要条件.如,例3:在两块麦地上施氮肥(A),一块浇水(B),一块施钙肥(C),结果产量都增高(a),而在另一块麦地上只浇水(B)施钙肥(C)则产量不变.则可以进一步肯定施肥(A)是产量增高(a)的原因.
  4、剩余法:已知B是b的条件(原因),C是c的条件(原因),abc与ABC一起出现,可知,A是a的充分必要条件.如例4:天文学家观察出天王星的运行轨道有倾斜现象(a、b、c),已知倾斜现象a、b是受两颗行星(A、B)的吸引,于是可以猜想还有一颗行星(C)影响天王星的轨道倾斜(c).
  5、共变法:A与a以同样方式发生变化,而BC则不以这种方式变化.可知,A是a的充分必要条件.如例5:改变单摆的摆长(A)则单摆的周期(a)随之改变,但改变摆球的质量(B)和摆球的材料(C)则周期不变.则可以认为单摆的摆长(A)决定其周期(a).
  通过类似于上面穆勒五法的科学归纳,似乎能够不太费力地找到事物的因果关系,但事实上非常困难.就穆勒五法而言,最难满足的就是那两个预设的条件,第一个称决定论公设,量子力学和混沌学的出现真实世界中决定论系统并不是太多的,所以并不总能满足这预设.第二个称封闭系统公设,这在科学研究中最难满足的,比如,契合差异法虽然对决定论系统是非常有效的研究方法,但只要系统较为复杂点,其封闭性就很难满足,对单摆这样的简单系统较容易搞清楚某现象(如周期)背后有哪些可能的原因(摆长、质量、材料等),但例3就不简单.影响麦田产量的可能原因其实有很多很多,因此实际研究决不象例3那样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