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韩国申请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4/28 07:57:12
韩国申请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
成功了哪些?
韩国世界文化遗产 有一些,也不蛮多.楼主要学术的答案,就希望看这个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1.宫廷宗庙祭祀礼乐(2001)
  2.板索里史诗说唱 (2003)
  3.江陵端午祭 (2005)
  但是也为韩方的”积极”申遗行为感到可笑...
  成功的有形遗产:
  1.石窟庵 佛国寺(1995年12月同被注册为世界文化遗产)
  2.海印寺藏经版殿(1995年12月被注册为世界文化遗产.)
  3.宗庙(1955年12月被指定为世界遗产.)
  4.昌德宫(1997年12月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5.水原华城 (1997年12月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6.高敞、和顺、江华支石墓遗迹(2000年12月,被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7.庆州史迹区(2000年12月被指定为世界遗产)
  接下详细介绍下遗迹:
  1.石窟庵 佛国寺
  石窟庵是公元751年新罗景德王时期时任宰相的金大城开始修建的,到了公元774年新罗惠恭王时期竣工,修建时被命名为石佛寺.
  石窟庵的石窟采用白色花岗岩材料,在吐含山山腰修筑人工石窟,在内部雕刻了本尊佛释迦如来佛像,并以其为中心在四壁上雕刻了菩萨像和弟子像、金刚力士像、天王像等共39座佛像.石窟庵的石窟由通道连接长方形前室和圆形主室,用360块石板巧妙地修筑了圆形主室的圆屋顶等,其建筑工艺在世界上史无前例.位于石窟庵入口的平面方形前室中,左右各放四座八部神将,通道左右入口雕刻了金刚力士像,狭窄的通道上各雕刻了两座四天王像.
  主室入口左右各立有八角形石柱,过了此处就是平面圆形主室,本尊供奉在中间稍靠后的位置上,入口左右开始的周围墙壁上雕刻有天部像两座, 菩萨像两座,罗汉像十座,本尊正后方雕刻了十一面观音菩萨像.
  采用娴熟的雕刻技法和写实主义表现形式的近乎完美的释迦如来像,具有十个面孔和全身的雕刻华丽的十一面观音菩萨像,仁王像的勇猛,四天王像的威严, 主室内菩萨温和优雅的形象,罗汉像所具有的个性等,可称为东亚佛雕像中最杰出的作品.
  特别是,主室内供奉的笈多式样的本尊佛释迦牟尼佛像,结跏趺坐姿的从容姿态,眯缝的眼睛、温和的眼眉、眉间含有的睿智、好像马上就要开口说话的嘴和鼻子、下垂的耳朵等等,所有这一切似乎塑造得能够表达出内心深处的崇高的心灵,它代表着世界上最理想的美.
  此石窟被评为新罗全盛时期修建的最好的杰作,它在建造计划上综合体现了建筑、水理、几何学、宗教、艺术.石窟庵石窟被指定为第24号国宝,而在1995年12月与佛国寺一道共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面对东海,位于庆州 吐含山山顶下面深处的石窟庵,以完美和突出的雕刻和富有独创性的建筑而闻名于世.它用人工方法建造了石窟,其内部以本尊佛为中心,共雕刻了39座佛像,石窟庵有前室、通道、主室组成.方形的前室内有八部众像和金刚力士像,过了有四天王像的狭窄通道,就会出现圆屋顶的圆形主室.主室的中央有释迦牟尼佛像,墙面上从入口开始雕刻有对称状的梵天像和帝释天像、普贤、文殊菩萨像,以及十代弟子像.
  很早以前,唐朝的玄奘(公元602~664)到中亚和印度的圣地进行17年巡礼后所著的风俗地理性质的《大唐西域记》中记载:“在释迦牟尼达成正觉的那个地方建有大觉寺,那里矗立着达成正觉的佛像,佛像把左脚放在右脚上,左手放在股间,右手下垂,向东而坐.台座高四尺二寸(唐尺),宽一丈两尺五寸,佛像高一丈一尺五寸,两膝宽八尺八寸,肩宽六尺二寸.” 石窟庵的本尊佛大小与上述记录相一致,但玄奘见过的大觉寺的那个佛像现在已不存在,因此石窟庵的历史性意义更大.到了象征天体的圆形空间内,其中央有高350厘米、具有堂堂而柔和形象的释迦牟尼大佛像向东而坐.露出脸部和肩部的衣服富有生动感,使整个佛像充满了生气.沉浸在深深冥想中的眯缝的眼睛,丰满而严谨的脸部带着慈悲的表情.手的模样呈降摩触地印状,左手呈禅定印状,右手放在膝盖上,食指朝向地面.这表现了释迦牟尼在到达佛境驱除所有恶魔的妨碍和诱惑而胜利的一瞬间,即到达佛境的形象,因此又称其为成道像.
  从主室的位置来看,龛室意味着地上界和天上界的中间部分.从教理上来看,这与菩萨是作为觉者的如来和无明众生作为中子存在这一点很协调.弥勒菩萨像的右肩、手腕、右膝组成的三角形给人以稳定感,而与此相反弯曲的膝盖,斜放着的手臂,低垂的脸部所组成的曲线给人以变化感和动感.
  前室墙壁上的八座八部众像带有武士的性质,它们是守护佛法的各种形象的神,身着裙子的金刚力士像也是守护佛法的一对手门将,为上身肌肉发达的勇猛形象,因为金刚手持用金刚做的棍棒,而被称为金刚力士.
  坐落释迦牟尼大佛像的圆形主室后壁中间最深处的十一面观音菩萨像,其美丽姿态会抓住我们的心.头部周围的十个华丽而精雕细刻的头部颇为引人注目,微微一笑的表情、华丽的装饰前面的璎珞(用珍珠或首饰串成的首饰)、自然下垂的天衣、手指和脚趾的微妙的动感、左手拿着一只插着一只莲花的花瓶,右手下垂抓着璎珞,以正面姿势站立,从这些形象中可以感到华丽而成熟.
  八世纪中叶,统一新罗文化全盛时期修建的石窟庵,是以佛教思想和比较发达的水理原理为基础,采用高超的建筑技术、卓越的造型感觉修建的.我们从石窟庵中感觉到的庄严而崇高的美,可以说在于这些基础和蕴含在其内面的协调性上.
  石窟庵以看得见的建筑和雕刻方式再现了释迦牟尼达成正觉,即达到佛境时的瞬间,在其雕刻方面也没有人为的技巧和不自然的感觉,富有生气,成熟和卓越的造型方法很突出.通过绝对的境地正觉,作为人的释迦牟尼变为形而上学式的释迦牟尼,俗世变成法界这种乌托邦.
  佛国寺是在修建石窟庵的同一时期公元751年新罗景德王时期,由金大城创建,于公元774年新罗惠恭王时期竣工的.位于吐含山西侧倾斜的山腰上的佛国寺,用独特的方式表现出深奥的佛教思想和天才艺术家之魂,是被世界认定其优秀性的里程碑式的艺术品.佛国寺是建立在地球上的新罗人所描画的佛国——理想中的彼岸世界,它把根据法华经的释迦牟尼佛裟婆世界和根据无量寿经的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及根据华严经的毗卢遮那佛的莲花藏世界进行了形象化.
  观察佛国寺的建筑结构,被分为两大区域.一个是以大雄殿为中心,建有青云桥、白云桥、紫霞门、泛影楼、紫景楼、多宝塔和释迦塔、无设殿等的区域;另一个是以极乐殿为中心,建有七宝桥、莲花桥、安养门等的区域.
  从正面观察佛国寺,雄伟而独特的石造结构为创建当时8世纪的遗物,其上面的木造建筑物因战火烧毁后于18世纪重新修建的,而回廊是1960年复原的.佛国寺石造结构由长短的长台石、拱形石、做成圆形的石柱、栏杆石等琢磨好的各种形状的石材组成,特别是莲花桥和七宝桥精巧琢磨的石柱和圆形石栏杆的轻巧和柔和,使观者赞叹不已.
  佛国寺高8.2米的三层石塔释迦塔,其各部分的比例和整体匀称感较好,具有简洁和庄重的感觉.高10.4米的多宝塔,在正方形基坛上用各种精巧琢磨的石材像木材建筑一样相互组装而成,其复杂而华丽的庄严美,独特的结构和独创性的表现方法被评为具有非常优秀的艺术性.
  佛国寺被指定为第一号史迹名胜进行着管理,佛国寺内主要文化遗产有多宝塔(第2号国宝)、释迦塔(第21号国宝)、青云桥和白云桥(第23号国宝)、莲花桥和七宝桥(第22号国宝)、金铜阿弥陀如来坐像(第27号国宝)、毗卢遮那佛(第26号国宝)等.1995年12月,佛国寺与石窟庵一起被注册为世界文化遗产.
  2.海印寺藏经版殿
  海印寺藏经版殿是保管13世纪制作的八万余张世界性文化遗产高丽大藏经版的宝库,是海印寺现存建筑中最古老的建筑.藏经版殿按南北方向并行排列有正面15间的两座大规模建筑.藏经版殿南面的建筑为修多罗庄,北面的建筑为法宝殿,东面和西面各有一座小规模的东、西寺刊版殿(侧殿).
  该建筑用简洁的方式进行了处理,只具备了作为版殿所需要的功能,而没有进行任何装饰,前后面窗户的位置和大小互不相同.良好的通风、防潮效果、保持室内的合理温度、版架的陈列装置等都非常科学,这一点被认为是大藏经版能够完整地保存到今天的重要原因之一.
  藏经版殿的精确的修建年代不详,但据记载,在朝鲜世祖三年(1457年)奉谕旨重新修建了40余间版殿,在成宗十九年(1488年)由学祖大师得到王室支援重新修建了30间大藏经经阁后被命名为普眼堂.光海君14年(1622年)和增建了修多罗庄,仁祖2年(1624年)重新修建了法宝殿.由于藏经版殿建在伽倻山山腰的海印寺内,自公元1488年朝鲜初期修建以来,没有一次遭受火灾或战乱的破坏,具有超常收藏价值的八万大藏经被完美无缺地保存下来,这是一件十分万幸的事情.藏经版殿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保存大藏经的建筑,海印寺的建筑手法体现出朝鲜初期传统木制建筑式样,不仅其建筑本身很优美,而且建筑内部采用了能自然地进行合理的换气和温湿度调节等功能.
  此版殿内保存着81,258张大藏经版.预计其字数达5,200万字,而这些刻版中没有一个错、漏字,都均匀精确,从这一点上它具有很大的保存价值,它是在现存大藏经中具有最悠久历史和完美内容的,具有享誉世界的文化遗产.
  大藏经版是高丽高宗时期在大藏都监刻制的木版.大藏经集经、律、论三藏之大成,是指佛教经典的汇总书籍.一般地,由于海印寺大藏经版是高丽时期刻制的,因此被称为高丽大藏经,并且其木版的数量达八万余张,收录了八万四千篇法文,因也被称为八万大藏经.
  高丽显宗(1009~1031)时期刻制的初雕大藏经,是由于被蒙古军的入侵而烧毁后重新雕刻的,因此也被称为再雕大藏经.初雕大藏经被烧毁以后,高丽高宗19年(1232)为了用佛力低档蒙古的入侵,迁都到江华岛,从国家的角度设立了大藏都监机构,开始重新雕刻大藏经版.
  一开始大藏经版在庆尚南道南海雕刻后挪移到江华岛大藏经版堂进行保管,但由于高丽末期倭寇的频繁侵入,朝鲜太祖时期(1398年)挪移到现在的海印寺藏经版殿中保管至今.此大藏经版是开泰寺的僧统守其对照北宋官版和契丹本及我国初雕大藏经进行校正的大藏经.
  据李逵报编著的《大藏经刻版君臣祈告文》记载,在显宗二年(1011)契丹军入侵时,雕刻大藏经上报契丹军已撤退,祈愿因蒙古入侵大藏经版烧毁而重新雕刻,以佛力打退蒙古的入侵.大藏经版从高宗二十四年(1237)开始到三十五年 (1248)共雕刻了12年,如果加上准备期间,一共花费了16年的时间完成的.
  供奉在海印寺东、西寺刊版殿的佛教经典与国家组织雕刻的高丽大藏经版不同,是在高丽时期寺刹中雕刻的高丽刻版.八万大藏经集佛教经、律、论三藏之大成,因此成为世界佛教研究的宝贵文献.日本制作新修大藏经时,曾把此大藏经作为标准,中国也反而从韩国引进它,英、美、法、德等欧美发达国家也纷纷引进它,对世界佛教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海印寺藏经版殿被指定为第52号国宝进行管理,其收藏的文化遗产有:大藏经版 81,258部(第32号国宝)、高丽刻版2,725部(第206号国宝)、高丽刻版110部(第734号宝物)等.其中,1995年12月海印寺藏经版殿(第734号宝物)被注册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的世界文化遗产.
  3.宗庙
  宗庙是供奉朝鲜王朝历代王和王妃以及被追封的王和王妃牌位的儒教祠堂,是最精致和庄严的建筑之一.
  太祖三年(1394)十月,朝鲜王朝迁都汉阳的当年十二月开始修建宗庙,到第二年九月竣工,紧接着供奉了原在开城的太祖的四大祖先——穆祖、翼祖、度祖、桓祖的牌位.
  宗庙面积达56,503坪,内部有宗庙正殿,以及侧庙永宁殿和典祀厅、斋室、香大厅、功臣堂、七事堂等建筑.起初正殿有太室7间,左右带侧间2间,但在宣祖二十五年(1592)壬辰倭乱时被烧毁,而在光海君即位之年(1608)重新修建,后来在 英祖和宪宗时期进行增建,到了现在已有19间.
  永宁殿是在世宗三年(1421)开始修建,已开始有太室四间,东西各有一间侧室,共六间,但在壬辰倭乱时被烧毁,而在光海君即位之年重新修建成十间规模,后来继续增建,到现在成为16间.
  现在正殿19间和永宁殿分别供奉着49个和34个牌位,而正殿前院中的功臣堂内供奉着朝鲜时期83位功臣的牌位.
  朝鲜时期,每年的春夏秋冬和腊月在正殿举行了大祭,而每年春秋和腊月在永宁殿指定专门的祭日举行了祭礼,现在每年5月的第一个星期日,在全州李氏大同宗约院举行被称为宗庙祭礼的上香仪式,祭祀时演奏包括器乐和歌曲以及舞蹈的宗庙祭礼乐.
  宗庙的主殿建筑面积达1,270㎡,估计这在同一时期的木制建筑中,可能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建筑,与宫殿和佛寺的建筑华丽而装饰性强的特点相比,它是按着儒教朴素的风格修建的用于特殊目的建筑.
  和韩国的普通建筑一样,宗庙具有个别的非对称结构,但整体上具有对称结构,它反映了仪礼场所的阶级等级,正殿和永宁殿的台基和屋檐、屋顶的高度、房柱的粗细都根据其等级而不同.
  起源于中国周朝的宗庙制度,从供奉七代祖先的制度开始,到了明朝发展到供奉九代,中国太庙只有9间太室,而只有韩国的宗庙具有19间太室的很独特的制度,正面长而强调水平的独特的建筑样式与宗庙制度的发源地中国不同,是在西方建筑中根本找不到其前例的世界稀有的建筑样式.
  宗庙祭礼与宗庙仪礼次序、仪礼食品、祭器、乐器和仪仗物、仪礼音乐及舞蹈等相互融合,五百多年来一直完整地保存了1462年被定形化的形态,从这一点上可以说它是世界上最悠久的综合仪礼文化.
  宗庙祭礼和宗庙祭礼乐中表现的仪礼次序、音乐、舞蹈等,不仅起源于以中国古代文明为基础形成的夏、殷、周时期的仪礼文化,而且几乎完整地保存了东方古代文化的特征和意义,因此它是可以作为研究东方古代文化的宝贵资料的文化遗产之一.
  宗庙祭礼乐由器乐、歌曲、舞蹈组成,演奏在世宗时期第一次创作,世祖时期精雕细琢的《保太平》和《定大业》等22首曲子,并跳动作简练而庄严特点的佾舞等舞蹈.与《新罗乡歌》或《高丽歌谣》只传下来歌词相比,宗庙祭礼乐把500年前的旋律原封不动地传承到今天,因此具有很大的意义.
  宗庙是朝鲜时期的传统建筑,尽管是非普通建筑的神殿建筑,但带有建筑的普遍价值,因此成为很多建筑师的研究对象,而宗庙卓越的建筑价值到了可被称为东方帕台农神庙的程度,具有很大的建筑史价值.
  宗庙被指定为第125号史迹进行着保存,所收藏的文化遗产有:正殿(第227号国宝)、永宁殿(第821号宝物)、宗庙祭礼乐(第1号重要无形文化遗产)、宗庙祭礼(第56号重要无形文化遗产)等,1955年12月,被联合国家科文组织指定为世界遗产.
  4.昌德宫
  昌德宫是在朝鲜第三代王朝太宗五年(1405)作为景福宫的离宫修建的宫殿,刚修建时,竣工了昌德宫的正殿仁政殿,侧殿宣政殿、寝殿熙政堂、大造殿等重要殿阁.其后,太宗十二年(1412)修建了敦化门,世祖九年(1463)把原来约6,200坪的后院进行扩大,把整个宫的面积大大扩大到15万多坪规模的面积.
  壬辰倭乱时被烧毁后,从宣祖四十年(1607)开始重建,到光海君五年(1613)竣工,而在1623年仁祖反正时,烧毁了除仁政殿之外的大部分殿阁,在仁祖二十五年 (1647)进行了修复.
  其后,也发生了几次火灾,在1917年大造殿和熙政堂区域被烧毁,1920年,撤出了景福宫的交泰殿、康宁殿等很多建筑,移建到昌德宫内.
  从1610年光海君时期景福宫被作为正宫使用到1868年高宗重建景福宫为止,258年来,景福宫一直是帝王治理国家的法宫.昌德宫内有历史最悠久的宫殿正门敦化门,作为使臣举行贺礼仪式或外国使臣的接见场所的仁政殿,议论国家大事的宣政殿等社稷场所,王和王后及王室家族居住的熙政堂,大造殿等寝殿,还有以进行宴会、散步、治理学问的宽阔的后院.
  为了象征王的权威,正殿建筑修建得高一些,寝殿建筑比正殿低而简洁,为了使自然地形不受压抑,在作为娱乐场所的后院修建了很多丁字阁.
  在建筑布置上,在正宫景福宫、行宫昌庆宫和庆熙宫中,把从正门到正殿、侧殿、寝殿等对称地布置在一条直线上以强调宫殿的威严性,与此相反昌德宫的正门敦化门朝着正南,进入宫内后锦川桥向东排列,再向北方向排列着仁政殿、宣政殿等正殿.而侧殿和寝殿均布置在政殿东侧等,其建筑布置由几个轴向组成.
  如今,不破坏自然地形而顺着山势使自然林环抱着人工建筑的布置,使大自然和人类所创造的完美的代表性建筑.并且用来王室休息场所的后院,超过300年的巨树和莲花池、亭子等庭院设施和大自然相互融合,从建筑史和园林史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宝贵价值.在太宗五年(1405)修建昌德宫时,修建了后院,并使其与昌庆宫相通.
  昌德宫后院是代表我国的传统园林设施,它在自然地形上种植花树,修建了莲花池,使建筑布置得美丽和协调.
  大部分亭子在壬辰倭乱时被烧毁,现在留下的亭子和殿阁是在仁祖元年(1623)维修和增建的.此地有各种葱郁的珍贵树木和众多建筑及莲花池等,王和王妃在这里度过余暇时间,修养身心,治理学问,举行宴会.
  昌德宫是朝鲜时期的传统建筑,以自然景观为背景的建筑和园林相互融合,后院具有可欣赏东方园林精髓的世界级园林的一个侧面的特点.
  有关昌德宫历史记录在《朝鲜王朝实录》、《宫阙志》、《昌德宫造营仪轨》、《东阙图》等中.特别是1830年左右绘制的《东阙图(第249号国宝)》中,用图画形式留传下来昌德宫的建筑布置和建筑形态,成为研究和考证宫殿史和宫殿建筑的珍贵资料.
  昌德宫被指定为第122号史迹进行着管理,同时敦化门(第383号宝物)、仁政门(第813号国宝)、仁政殿(第225号国宝)、大造殿(第816号宝物)、昌德宫旧璇源殿(第817号宝物)、宣政殿(第814号宝物)、熙政堂(第815号宝物)、 圆柏(第194号天然纪念物)、日本猕猴桃(第251号天然纪念物)等.昌德宫于1997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5.水原华城
  朝鲜第22代王朝正祖大王为悼念自己的父王(即英祖的二子,虽然被册封为世子,但被派别斗争中受排挤而未能登上王位,在米柜中结束自己生命的思悼世子),把父王的遗骸从杨州拜峰山移葬到被称为朝鲜最好的风水宝地的水原华山,并把花山附近的邑城迁移到水原八达山下现今位置,修建了水原华城.
  正祖的孝心不仅成为修筑水原华城的根本原因,而且水原华城成为政治构想的中心地,它的修筑蕴涵着为根除基于派别斗争的派系政治,实现强有力的王道政治的远大政治抱负,修筑它也是为了把它作为首都南边的军事要塞.
  水原华城由奎章阁文臣丁若镛以参考东西方的技术书籍编著的《城华筹略(1793年)》为指南,在曾任宰相的领中枢府事蔡济恭的总策划和赵心泰的指挥下,于1794年1月开工,到1796年9月竣工.修建该城时,特别设计和使用了举重机、辘辘等新设备,用于搬运和砌筑沉重的石材等.在修建水原华城的同时还修建了附属设施华城行宫、中铺舍、内铺舍、社稷坛等很多建筑,但大部分因战乱被毁坏,现在只剩下华城行宫的一部分洛南轩.
  水原华城修建以后,经历了日本占领和韩国战争时期,一部分城廓被遭到破坏,后来在1975~1979年之间,根据修建之后发行的《华城城域仪轨》把大部分城廓又重新恢复成原样一直保存到今天.
  该城城墙全长5,744米,面积达130公顷,东面地形为平地,西面邻接八达山,是一个平面山城的形式,城内设有四座门楼、两个水门、三个空心墩、两个将台、两个弩台、五座铺楼、五座炮楼、四座角楼、五个暗门、一个烽墩、四座敌台、九座外城墙、两条阴沟等,共有48个设施组成了城廓,但由于水灾和战乱7个设施(一个水门、一座空心墩、一个暗门、两座敌台、两条阴沟)被损毁,现在只剩下四个设施.
  水原华城不仅几乎保留了建设此城时的原样,而且流过北水门(华虹门)的水原川至今还在流淌,同时分别连接八达门和长安门,华城行宫和苍龙门的道路网至今也还在保持着组成城市内部街道网的主要构架等等,至今还原封不动地保持着200年前城市的主要骨架.由于建城的动机不在于军事目的,而在于政治经济和对父母的孝心,城廓本身蕴涵着所谓“孝”的东方哲学思想,因此该城除了具有文化价值之外,还具有精神和哲学价值,在城内很好地保留了与此相关的文物.城廓的石砖和建筑物的瓦等都是用独特的方法制作的,用现在的技术是很难制作的,因此称为维修中的难点和需要继续解决的课题.
  水原华城是在中国、日本等地也找不到的平面山城形式,同时具有军事防御功能和商业功能,设施的功能最为科学和合理,结构实用,堪称东方城廓的典范.城廓只砌筑外侧,内侧利用自然地势用土填埋,即采用“外筑内托”的修筑方式来与大自然相互谐和.并且水原华城受了在百姓的现实生活中寻找学问的实践课题的实学思想的影响,而不是哲学论争,因此可以说混用砖头和石头,悬眼和漏槽的构思,举重机的发明,混用木材和砖头等修筑方法,堪称东方城廓修筑技术的结晶和稀世之作.特别是,水原华城是当时学者们通过充分的研究和细致的计划,集东西方建筑技术之大成而修筑的,具有巨大的建筑史意义.
  城廓建成后的1801年发行的《华城城域仪轨》中,不仅详细记载了建城计划、制度、法式,而且还记载了所动员人力的人事资料、材料的来源及用途、预算及工资计算、施工机械、材料加工方法、工程日志等,留下了建筑等城廓建筑史的宝贵资料,被认为具有很大的历史记录价值.
  水原华城被指定为第3号史迹进行着管理,包括的文物有八达门(第402号宝物)、华西门(第403号宝物)、长安门、空心墩等.1997年12月,水原华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6.高敞、和顺、江华支石墓遗迹
  支石墓是史前时期石墓的一种,英语叫Dolmen.支石墓是巨石文物之一,金字塔、方尖碑(obelisk)等埃及和非洲大陆的各种石造建筑,以及英国的巨石阵、法国卡尔纳克的列石等都是巨石文化的产物.
  支石墓是韩国青铜器时期的代表性坟墓之一.支石墓分布于世界各地,随地区和时期不同其形态也有所区别.
  在支石墓分布地区中,东北亚最为集中,而其中心地区就是韩国.韩国已发现的支石墓近3万座,其中被指定为世界遗产的高敞、和顺、江华支石墓遗迹,分布密集,形式多样,是研究支石墓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的重要遗迹,具有欧洲、中国和日本的石墓所无法比拟的特色.
  同时支石墓又是研究史前时期文化现象和社会结构、政治体制以及当时人们的精神面貌的重要资料,对于研究史前时期具有很高的保存价值.2000年12月,被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在高敞支石墓遗迹中,以全罗北道高敞郡竹林里和道山里一带的梅山村为中心,在东西方向约1,764米范围内分布着442座支石墓,是韩国最大的支石墓最密集的地区.这里分布着从10吨以下到300吨的各种尺寸支石墓,桌形、围棋盘形、地上石椁形等各种形式的支石墓在一起.
  和顺支石墓遗迹沿着全罗南道和顺郡道谷面孝山里和春阳面大薪里一带的溪谷分布,在约10公里长的范围内集中分布着500余座支石墓群,由于最近被发现其保存状态良好.而且还发现了展现支石墓建筑过程的采石场,被认为是能了解当时琢磨石材的技术、筑造和搬运方法等的遗迹.在江华支石墓遗迹中,沿着仁川广域市江华郡富近里、三巨里、鳌上里等地区的高丽山山脚分布着120余座支石墓.此地有长7.1米、高2.6米的韩国最大的北方式支石墓,这里在比韩国其他支石墓所在地区海拔高度高100m-200m的地区还分布着支石墓.
  7.庆州史迹区
  在庆州史迹区(Kyongju Historic Areas),体现新罗千年(公元前57年-公元935年)古都庆州历史和文化的佛教遗迹和王都遗迹都保存得完好,无论从遗址的密集程度还是多样性方面来看,都比已被指定为世界遗产的日本京都、奈良的历史遗迹更为出色.
  2000年12月被指定为世界遗产的庆州史迹区是保留着丰富遗产的综合历史区,可一目了然地了解新罗的历史和文化.庆州史迹区还按遗迹性质分为5个区,即佛教美术的宝库南山区、千年王朝的宫廷遗址月城区、新罗王陵等的古墓群所在地大陵苑区、新罗佛教的精华皇龙寺区、王都防守设施的核心山城区等,共有52件指定文物属于世界遗产地区.
  庆州南山堪称露天博物馆,这里有新罗建国传说中的萝井、新罗王朝灭亡的象征鲍石亭,还有弥勒谷石佛座像、拜里石佛立像、七佛岩磨崖石佛等许多佛教遗迹.
  月城区有曾是新罗王宫所在地的月城,新罗金氏王朝的始祖金阏智出生地鸡林,新罗统一时期筑造的临海战地,还有东方最古老的天文设施瞻星台.
  大陵苑地区有新罗王、王妃、贵族等高贵阶层的坟墓,按区域的化分别称为皇南里古墓群、路东里古墓群、路西里古墓群等.在发掘、调查古墓的过程中出土了象征新罗文化精华的金冠、千马图、玻璃杯、各种土器等反映当时生活状况的宝贵的遗物.
  皇龙寺区有皇龙寺遗址和芬皇寺.皇龙寺因蒙古的入侵而被烧毁,但通过发掘可以想象出大寺院当时雄伟的规模.另外,4万多件出土遗物,已成为研究新罗时期历史的宝贵资料.山城地区有推测在公元400年前修筑的明活山城,当时新罗的城廓修建技术甚至传到了日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这个网站东西蛮多关于韩国的:www.yuloo.com 推荐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