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风筝 精神虐杀的具体含义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5/12 10:21:04
风筝 精神虐杀的具体含义
鲁迅的《风筝》精神虐杀的具体含义
《风筝》笔记
  1、(1)1-2段写了什么? (2)、3-4段写了什么? (3)、5-11段写了什么? (4)、12段写了什么?
  ①看到北京天空风筝浮动,“我”想到了故乡的风筝时节;②回忆起自己幼年时的对小兄弟精神的虐杀;③中年时我明白了我的过错,想要补过,但小兄弟已经完全忘却了这件事;④我无法补过,心里只有着一种无可把握的悲哀.
  2、见到风筝,“我”为什么会产生惊异和悲哀心情呢?
  故乡放风筝的季节是早春二月,而在北京,冬季尚未过去,就开始放风筝,所以“我”感到惊异;同时,我见到风筝,不由想起自己少年时虐杀小兄弟精神的一幕,而且无从补过,所以心头又不禁感到悲哀.
  3、写“我”心情的“惊异和悲哀”在文章结构方面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引出下文.
  4、“我”和小兄弟对待放风筝有什么不同的态度?(我:嫌恶、鄙视 +小兄弟:最喜欢)
  5、我对小兄弟放风筝采用了哪些措施进行管教?(我:不许放 毁风筝 )
  6、从哪些神态、语言、行动可以看出小兄弟确实很喜欢放风筝? (看得出神、惊呼、跳跃偷着做风筝)
  7、“我”少年时为什么不许小兄弟放风筝? (因为“我”认为放风筝是没出息孩子的玩艺)
  8、我为什么会认为爱放风筝就没出息呢,这种观点是与生俱来的吗?
  当时的思想观念是小孩子应该一心读书,至于放风筝这些玩乐的活动当然就会被认为是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在这种旧思想旧观念的影响下,理所当然地认为小兄弟放风筝是没出息的表现;我又很希望小兄弟能够成才,而又“恨铁不成钢”,所以粗暴地毁掉了小兄弟苦心孤诣做好的风筝.从这些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我是一个对兄弟十分爱护并且严格要求的兄长,同时也是一个受旧思想、旧观念影响和毒害的人.
  9、从小兄弟喜欢风筝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什么样的一个小孩?
  ①从看别人放风筝的表现:天真、活泼;
  ②从他所做的蝴蝶风筝与众不同这一点,可以看出他聪明、善于创新的特点.
  10、“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这件事做错了吗?我在什么时候知道自己做错了?
  第五自然段,中年时,“我”偶然读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此时,“我”才知道自己做错了.知道了自己的脚下不只践踏了一只风筝,还践踏了一颗幼小的心灵,践踏了小兄弟的创新精神,是精神的虐杀.
  11、我为什么心情沉重,要堕着?
  “我” 向兄弟提起旧事,承认自己年少胡涂,希望得到兄弟的宽恕.可是,兄弟已全然忘却,无从宽恕,所以“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12、为什么说“悲哀”是“无可把握的悲哀”?
  “我“希望得到弟弟的宽恕,来抚平他精神的创伤,而弟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精神被虐杀而全然不自知;“我”因无法补过而心情只能一直沉重下去,这种情况的出现是我没有预料到的,所以说这悲哀是“无可把握”的,想摆脱也不可能了.
  本文的主旨.
  (1)、通过回忆幼时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和中年时的补过,表现出“我”对小兄弟浓烈的兄长之爱,歌颂了兄弟情深.
  (2)、通过回忆幼时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和中年时的补过,表现了鲁迅先生严于自我解剖的精神.
  (3)、通过回忆幼时粗暴地禁止小兄弟放风筝,到了中年时补过已晚的事实,说明我们应注重游戏对于儿童的重要作用,并批判了落后的儿童教育思想.
  (4)、通过回忆幼时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和中年时补过兄弟二人不同的表现,说明了人的思想行为需要用科学思想来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不干出违情背理、愚昧落后的行为,而对自己的正当的权利也应该去捍卫.
  13、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A、有手足情;B、有“我”的自我反省精神; C、有游戏对于儿童的意义;D、有小兄弟毫无怨恨的思想内容;E,还集中表达了“我”的悔恨、自责、悲哀的情感.
  14.为什么说“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近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北京天空中荡漾了”?
  作者在北京的冬季看到天空中的风筝所引发的惊异和悲哀(引出下文),在“春光明媚”的画面里展开了对往事的回忆,使现实中严冬的“寒威”与回想中春日的“温和”互相映衬,既增添了回忆往事哀婉动人的力量,又使文章带上几分明丽的色彩,透露出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光明天地的心情.
  Our teacher's!Very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