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化学 > 作业

16.下表各选项中,不能利用置换反应通过Y得到W的一组化合物是( )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化学作业 时间:2024/06/01 20:27:38
16.下表各选项中,不能利用置换反应通过Y得到W的一组化合物是( )
选项化合物 A B C D
Y CO2 Fe2O3 SiO2 FeCl3
W MgO Al2O3 CO CuCl2
17.两种盐的固体混合物:①加热时有气体产生,②加水溶解时有沉淀生成,且沉淀溶于稀盐酸.满足上述条件的混合物是( )
A.BaCl2和(NH4)2CO3 B.AgNO3和NH4Cl
C.MgCl2和NaHCO3 D.KCl和Na2CO3
18.下列陈述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A SO2有漂白性 SO2可使溴水褪色
B SiO2有导电性 SiO2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
C 浓硫酸有强氧化性 浓硫酸可用于干燥H2和CO
D Fe3+有强氧化性 FeCl3溶液可用于回收废旧电路板中的铜
19.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A. H+、I-、NO3-、SiO32- B.Na+、Fe3+、Cl-、SCN-
C.K+、SO42-、Cu2+、NO3- D.NH4+、OH-、Cl-、HCO3-
20.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18g H2O中含的质子数为10NA
B.常温下,22g CO2含有NA个氧原子
C.标准状况下,22.4LCCl4含有个NA个CCl4分子
D.1 mol Na 与足量O2 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钠失去NA个电子
21下列由相关实验现象所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Cl2、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二者均有氧化性
B.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SO42-
C. Fe与稀HNO3、稀H2SO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
D.分别充满HCl、NH3的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均迅速上升,说明二者均易溶于水
22.Al、Fe、Cu都是重要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者对应的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B.三者的单质放置在空气中均只生成氧化物
C.鉴别AlCl3、FeCl3、CuCl2三种溶液可以不用外加试剂
D.Fe分别与氯气和稀盐酸反应所得氯化物相同
23.下列与含氯化合物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HClO是弱酸,所以NaClO是弱电解质
B.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C. HCl溶液和NaCl溶液中阳离子不同,所以与AgN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同
D.电解NaCl溶液得到22.4LH2(标准状况),理论上需要转移NA个电子(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24.100mL0.3mol/LNa2SO4溶液和50mL0.2mol/LAl2(SO4)3溶液混合后,溶液中SO42-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20mol/L B.0.50mol/L C.0.40mol/L D.0.25mol/L
16、D,A可以通过镁与二氧化碳反应;B可以通过铝热反应,C可以通过与碳反应,D与铜反应,但得到的是氯化亚铁
17、A,B产生的沉淀不溶于盐酸,C、D没有沉淀生成
18、D,A选项与溴水反应是还原性,B光导纤维传递的是光信号,C是利用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19、C,A在有氢离子存在的条件下,硝酸根离子由强氧化性,且氢离子能与硅酸根离子形成沉淀,B硫氰根离子与铁离子,D氢氧根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和铵根离子
20、C,常温下,四氯化碳为液体
21、D,A二氧化硫是漂白性,B溶液中可以有银离子,C铁与稀硝酸发生的不是置换反应
22、C,可以通过溶液颜色不同辨认,A铝的是两性氢氧化物,B中的通可以生成碱式碳酸铜,D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与盐酸反应得到氯化亚铁
23、B,A高中除了醋酸铅所有的盐都是强电解质,C D 2NA
24、(0.03+0.03)除以0.15等于C
再问: 16、17、18错了吧
再答: 额。。。。拜托,解释的这么清楚还看不明白?这几题我都做了n多遍了,那请问下你想选哪个? 我帮你解释下你选的为什么不对
再问: 17、C 生成氢氧化镁 18、B A选项为还原性
再答: 碳酸氢根与镁离子不发生双水解,所以无法实现得到氢氧化镁 它的漂白性并不是由于它的还原性,而是与物质结合(相当于化合反应)形成无色的物质,很容易分解,这个过程没有氧化还原。
再问: 这个是溴水氧化了。氧化还原,不是漂白性
再答: 所以它们没有因果关系啊,看清楚题
再问: 对不起,看错行了
再答: 所以不选A,而对于B,传到的知识光信,也就是通过光波或者光子哪一类的,具体是怎样可以我问下你的物理老师,反正不是因为能导电才做光导纤维的,再者,二氧化硅根本就不导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