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历史 > 作业

从1840年到辛亥革命爆发,中国人探索救国道路的尝试有哪些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历史作业 时间:2024/06/07 12:49:54
从1840年到辛亥革命爆发,中国人探索救国道路的尝试有哪些
农民阶级的抗争:太平天国运动(1851 一1864 年)、义和团运动(1898 一1900 年)
地主阶级的抗争与探索 :鸦片战争时期地主阶级抵抗派的探索,林则徐“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洋务运动
资产阶级的抗争与探索: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1 .探索具有广泛性
( l )表现:近代前期主要社会阶级,包括地主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中的许多政治派别都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斗争和探索.
( 2 )原因: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已经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外国的侵略对中国各阶级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各阶级在反侵略、维护国家利益方面必然有一致性的一面.
2 .普遍具有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道路的特点(义和团运动除外).
这是因为外国的侵略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也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使人们从闭关锁国和妄自尊大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悟到了西方先进和中国落后的现实.
3 ,探索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 1 )表现:体现在学习西方的内容上有不同的层次,从学习经济、政治再到思想,从学习君主立宪再到民主共和,具有层层提高的特点.
( 2 )原因:不仅存在时间的差异和对西方认识上的差异,更主要的是阶级地位的差异.
4 .探索具有继承性
前后提出的救国方案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既有量变,也有质的飞跃.例如,地主阶级的洋务派就继承了地主阶级的抵抗派林则徐、魏源的“师夷长技”的思想而又有一定的变化,但在维护封建统治这一点上是一致的,因而是量变.早期的维新派又由洋务派转化而来,他们也继承了洋务派学习西方科技的思想,同时在此基础上又发展为学习西方的政治和经济.他们不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而是反对封建统治,这是质的飞跃.
5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都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一方面是由于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另一方面是中外反动势力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