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历史 > 作业

中国近代史总结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历史作业 时间:2024/05/08 08:47:59
1840年--1949年, 中国历史总结。 分政治,经济,文化思想3方面。
解题思路: 你好,希望解答使您满意,如有要求,请继续讨论。
解题过程:
中国近代史专题复习提纲
第一部分 旧民主主义时期(1840-----1921年)
一、鸦片战争(1940年——1842年)
1、鸦片战争的原因:直接原因——英国为维护鸦片贸易发动战争
1) 英国走私鸦片: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危害:“兵荒银弱”,危害清朝统治
2) 虎门硝烟------林则徐
3) 清朝——封建社会末期。欧美崛起——英国最强,法美相继发展
2、战争经过(1840.6--1842.8)
3、《南京条约》----------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二、西学东渐
1.“开眼看世界”——林则徐、魏源
(1)背景:鸦片战争惊醒了有识之士的“天朝上国”梦,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2)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海国图志》,提出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1956年——1960年)
1856年,为了扩大在华利益。英法联合发动战争,中国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四、太平天国运动(1951年——1964年)
1、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2、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1853年,定都天京,正式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3、转折:“天京变乱”
4、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①、《天朝田亩制度》(前期)。
内容:土地分配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财产分配原则:绝对平均。
评价: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绝对平均主义违背了当时社会的发展规律,无法真正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违反了社会的发展规律
②、《资政新篇》(后期)
它是先进的在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它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没有反映当时农民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
5、太平天国的失败
①、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主观原因: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②、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特点:
既反侵略又反封建、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
五、维新变法思想
1、早期维新思想
①产生时间和原因: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以后,是伴随着中国资本主义和民族资本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文化的传入。早期维新思想的人物(王韬、郑观应、薛福成等)。
②思想内容:主张变革政治制度,建立议会制度,建立君主立宪制。经济上主张发展工商业,与外国人进行商战。
2、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背景:①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②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③先进人士有关西学知识的增长。
3、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
4、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资本主义维新思想同封建主义思想的论战。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六、八国联军侵华
1、 义和团运动。
(1) 、口号:扶清灭洋(评价:“扶清”有利于争取军官,但容易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灭洋”具有反帝精神,但笼统排外。“扶清灭洋”的口号反映了当时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2)、评价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农民反帝爱国运动(性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但它对清政府认识不清,盲目排外也体现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3)、《辛丑条约》签订
列强强迫中国签定不主要的不平等条约
条约
内容
影响
《南京条约》
割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圆,协定关税。此后又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
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割九龙司地方给英国;外国人可以往内地游历、经商、传教、增开天津为商埠;增开10个口岸。
侵略势力进入内地
《马关条约》
割三岛,赔二亿,开四口,办工厂
资本输出(办工厂), 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辛丑条约》
赔款4.5亿两白银;允许各国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驻兵;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区;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反对外国侵略。设外交部。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七、辛亥革命(1911年)
1、三民主义
1).三民主义的提出
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组建中国同盟会,将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
2).三民主义的内容及评价
主要内容:①民族主义,用革命的手段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②民权主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③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
评价:①进步性——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表达了中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②局限性——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
3).革命派和保皇派的论战
4).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的提出,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体现了反帝反封建的精神,同中共的最低革命纲领基本一致,是国共两党的合作的政治基础。
2、武昌起义: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
3、民国的建立和帝制的终结
1)、中华民国的建立
①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1912、1、1)袁世凯篡夺革命领导权
②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
2)、帝制的终结
①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的原因:帝国主义列强物色新的代 理人;立宪党人和旧官僚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革命党人的妥协退让;袁世凯的个人实力
②1912.2,宣统帝下召退位——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结束
3、辛亥革命的结果: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正式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窃取。
4、辛亥革命的意义
推翻了清政府的君主专制制度,制定了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八,五四运动(1919年)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2、 发展: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运动中心由北京转向上海。
3、 五四运动意义:
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性质); “爱国主义精神”;广泛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第二部分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1921——1949年)
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1年——1923年)
1、历史条件:
(1)一战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的壮大;
(2)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时期马列主义的传播;
(3)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陈独秀 上海)
2、建立:
党的一大1927年7月23日在上海召开。党的二大确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二、国民革命运动(大革命时期):(1924——1927年)
1、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国民党“一大”,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
2、北伐战争(1926年7月):
(1)性质:是中共和各革命阶级联合发动的一次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战争。
(2)作用: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及其支持的封建军阀,有力地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同时也有力地推动了工农运动的发展。
3、大革命的失败:1927年以蒋介石和汪精卫为代表的反动势力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国共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
4、教训:革命要取得胜利,必须掌握革命的领导权;建立革命武装;开展武装斗争。
三、国共十年对峙(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
1、中共为挽救中国革命的努力:
(1)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这次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立人民军队的开始。
(2)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确立了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3)秋收起义:1927年9月9日,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湘赣边秋收起义爆发。文家市决策-----由城市转向农村。
(4)广州起义:1927年12月。
2、井冈山道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正确道路。
3、红军长征:
(1)原因:
① 根本原因:王明左倾错误的领导和危害。② 直接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2)遵义会议(1935年):
纠正了错误的军事路线,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4、九一八事变(1931年):日本出兵东北,蒋介石为了围剿红军,实行不抵抗政策,日本占领东北。
5、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扣押了蒋介石,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6、官僚资本对民族资本的压制:
1929-1937年,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形成,利用国家反动政权,积累了大量财富,压榨民族资本主义。
四、 抗日战争(1937--1945):
1、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这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
2、国共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团结一切抗日力量,改编中共军队为八路军、新四军。
3、日伪政权对沦陷区经济的破坏:
4、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近百年来中国取得的第一次反侵略战争的胜利,中国收回台湾,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5、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确立:
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概念。在党的“七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五、解放战争:(1946——1949)
1、重庆谈判:
2、内战全面爆发:
3、战略反攻:1947年夏,刘邓大军强度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4、战略决战::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
5、国民党统治的覆灭: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解放南京,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结束。
六、新中国的成立: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召开:1949年9月 21日在北平召开。
(2)内容: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立了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规定了新政协的性质和地位;确定了国都、国旗、国歌;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
2、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标志新中国成立。
3、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胜利。
经济史
经济
、洋务运动
1、背景:(19世纪50—60年代,清政府内外交困,陷入严重的政治统治危机中。)
2、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目的: 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技,来挽救清王朝统治。
3、代表人物:------地主阶级
4、实践及其破产:
①从19世纪60至90年代。②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洋务运动的破产。
5、对洋务运动评价:
(1)没有真正达到其“自强”、“求富”的目的,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2)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3)对中国的早期现代化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中国近代化起步。
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
1、原因:
(1)自然经济解体。(2)外国资本主义企业的刺激。(3)洋务运动的诱导。
2、时间: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前后。
3、代表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4、特点:
(1)是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产生的。身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发展缓慢。
(2)中国民族工业基本上是轻工业,其中主要是纺织业。
(3)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大城市,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
(4)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从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年)
1、 战争结果:签订《马关条约》
2、 影响: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从商品输出发展到资本输出;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彻底失败.
、中国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1、原因:
(1)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2)1903年,清政府设立商部,奖励工商。
(3)社会上涌现出一批实业家,兴起一股实业救国的热潮。(4)中国人民掀起的收回利权运动。
2、时间:甲午战争以后,十九世纪末。
3、影响:
(1)民族资产阶级的队伍也逐步壮大,发动了戊戌变法。
(2)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也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和发展准备了条件。十二、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1912——1919年)
1、出现的原因:
(1)欧洲列强忙于一战。(2)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
(3)受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各种发展实业的团体纷纷建立。
(4)政府实行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也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5)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
2、影响:
(1)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
(2)促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壮大,这就为五四运动发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土地改革:
1、时间:1950年6月——1953年春。
2、政策:1950年规定,“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把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
3、意义:建国初期的这次土地改革具有明显的新民主主义性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土地改革运动。
文化史
新文化运动
1.背景:
①袁世凯复辟帝制,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②中国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
③西方启蒙思想的进一步影响和民主共和观念的深入人心。
2.兴起:
①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出版《青年杂志》,标志新文化运动兴起。
②主要阵地:《新青年》。
③口号:民主和科学,即德先生和赛先生。
3.内容
前期:①倡导民主和科学(核心)。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③提倡新文学,
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4.影响:
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