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我心中的陶渊明或者刘禹锡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6/12 20:17:13
请老师帮我构思一下 我心中的陶渊明或者刘禹锡这篇作文这样写才比较好呢 要更据他们的思想 品德写 要写600字 多用一些优美的语句 要是初2年级学生的水平写 谢谢!要写的真实 生动 谢谢!麻烦老师快一点哦 !
解题思路: 要围绕所写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在典型环境中是如何表现出来的详写,重点要突出。给你提供两篇范文,以供参考。
解题过程:

我心中的陶渊明

闲暇之时,翻阅自己以前的一本诗集,首先是陶渊明那清新的田园气息感染着我。因为他的气质是独特而和谐的。
从“不为五斗米折腰”到“闲静少言,不慕荣利”,陶渊明在我心中一直以一个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立居。超凡脱俗,是我给陶渊明的定义,他是安贫乐道,他自得其乐,他淡泊名利,他不愿与世同流合污,他宁愿过清贫的生活,也不愿生活在世俗中,他宁愿“夕露沾我衣”也要“但使愿无违”。我崇尚陶渊明的精神境界,我向往陶渊明的生活方式,但是我注定不可能如同陶渊明一般,放弃红尘,舍弃所有,隐居深林,因为这只有心境自然平静的人才能做到,可是,又有几个人能像陶渊明一样呢?
林语堂曾说陶渊明是中国整个文学传统上最和谐、最完美的人物时,一定没有一个中国人会反对。他不曾做过大官,没有权力和外表的成就,除一部薄薄的诗集和三四篇散文之外,也不曾留给我们什么文学遗产,可是他至今依然是一堆照彻古今的烽火。
陶诗所描写的往往都是些最平常不过的事物,如村舍、桃李、桑麻、榆柳、豆苗、鸡犬等等,这些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东西,一经陶渊明重新审视,便进入了审美的可能,隐退尽了锋芒而泛着桃花源间的落英之芳与东篱黄花秋放之味的气息。“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劳作虽辛苦,结果虽让人感到无奈,但这种无所拘束的田园生活却充满了欢乐,充斥着喜悦。“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尽管劳动还不熟练,但充满希望和美好向往的生活本身就是快乐的。
这就是我眼中的陶渊明—— 一个才高八斗的诗人,一个逃避人间的隐士。

  
我心中的陶渊明
历史长河中,有众多诗人,赫赫有名,但我钟情于陶渊明。在我心中,他像山间的一缕清风,自然飘逸,他像晨曦下的露珠,纯真洒脱。
同学:
对以上解答如还有不明白的地方,请回复,好吗?谢谢!
很高兴为你解答!
祝你的成绩越来越棒!
在我心目中,陶渊明是嗜酒成性的。《归去来兮辞》里说他求官的目的只是为了“公田之利,足以为酒”,书中说“古代文人爱酒的不少,但能识酒中之深味的,从酒中体味人生真谛的,陶渊明算是为数不多的几个人之一。”
关于陶渊明饮酒的故事,也有很多。他每逢酒熟时,就取下头上的葛巾过滤酒,过滤完毕,仍把葛巾戴在头上;他住的家里面,有块大石,喝醉了,就躺在石上,故名醉石。
杨老师也给我们讲过:陶渊明曾经过着孤独的生活,不与宾客周旋,可是,一见了酒就不同了,纵使他和主人不认识,他也会和大家坐在一起喝酒的。有时他做主人,在席上喝酒先醉,便向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却一点也不顾及客人的面子。
以上故事我想应该是真实的,因为陶渊明对酒之钟爱可以从的他的诗中反映出来。陶渊明有《饮酒》诗20首,都是酒后所题。他在序里说:“我闲居在家,缺少欢乐,再加上近来日短夜长,遇到好酒,每晚都饮。一个人饮酒,很快就醉了。等到酒醒之后,就题诗自娱,这不过是单纯为了欢笑罢了。”梁昭明太子《陶渊明集序》道:“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
从志在四海,到逃避官场,退隐归田,这就是陶渊明一生的生活道路。有人说这条道路就其本质来说,是一条消极反抗的道路。我看不然,在事实上,陶渊明少年的豪壮使他追忆,家境的穷困使他烦恼,衰病的来临使他苦闷,政治的黑暗又使他悲叹,消极归隐是必然选择。但也许就是这种消极,才有了另外一个超然物外的,令人欣赏的陶渊明。
正因为陶渊明的爱酒,才让他远离了世俗的喧嚣,让千千万万的人喜欢他。这就是我心目中的陶渊明,一位爱酒而潇洒的诗人!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