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阿长与山海经》1.阿长为什么没有名字?这说明了什么?与鲁迅的哪篇文章的人物相似?2.阿长是怎样买到书的?3.这是怎样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5/14 01:39:09
《阿长与山海经》
1.阿长为什么没有名字?这说明了什么?与鲁迅的哪篇文章的人物相似?
2.阿长是怎样买到书的?
3.这是怎样的一本书?为何称为宝书?
4.阅读13---20段.找出当时我对阿长的态度.
5.作者的目的是怀念阿长,为何写那么多的缺点?
6.发现归纳阿长的缺点
7.作者写了阿长的哪些令“我”讨厌的生活习惯?由此可看出长妈妈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8.我为什么对长妈妈产生了“特别的敬意”?
9.最让“我”对她产生敬意的是什么呢?
10.为什么文题是“阿长与《山海经》”,而文中却写了几件似和《山海经》无直接联系的事?
《背影》
1.文中所写之事,都是平常之举,为什么会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
2.对于父亲为儿子所做的这一切,
3.本文共写了几件事?哪件事写得最详细?作者为什么详写这件事?
4.“我”两次流眼泪的原因
5.作者还略写了其它材料,有什么作用?
6.文章中有四处写“我”流泪的句子,请找出来并作简要分析.
7.作者为什么选择"背影"这样的角度来命题立意,并用它来组织材料、结构成文呢?
8.作者是怎样用"背影"来贯串并连接全文的?
9.你认为第6节中哪个词语用得最好?说说理由.
10.作者是怎样刻画父亲买橘子的背影的?
《陋室铭》
1.课文名为《陋室铭》,为何结尾是Y子云:何陋之有”,这是否矛盾?
2.陋室不陋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3.文章主旨至此已突出,意思似乎已写尽,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呢?
4.文章起笔写山水似乎与陋室不相干,为什么要这样写?
5.“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怎样表明作者“德馨”的?
6..“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趣?这与表明“德馨”有什么关系?
7.作者写“山不在闹,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目的是什么?
8.对居室周围环境的描写,与表明作者“德馨”有什么关系?
《爱莲说》
1.作者如此爱莲,那么,莲花的可爱之处表现在哪里呢?
2.篇文章的主体写的莲,为什么要写菊和牡丹?
3.为什么作者在第一段连用两个“独”字?
4.课文第一段和第二段前半部分均按“菊——牡丹——莲”的顺序写的,为什么文末却按“菊——莲——牡丹”的顺序呢?
5.陶渊明为什么爱菊?
《桃花源记》
1.渔人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3.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4.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
5.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6.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7.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8.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9.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
《阿长与山海经》1、旧时妇女无地位,无名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说明妇女处于受剥削受压迫的最底层.与《祝福》中的祥林嫂相似 鲁迅曾说过,旧中国的妇女,数千年来没有争得做人的地位,她们“连羊还不如”.连姓名都被人忘却的长妈妈不正是千千万万旧中国农村妇女的典型代表!
2、先是向“我”打听《山海经》,后告假回家时为我买来
3、绘图的《山海经》 ;能够吸引少年的心的一本有趣的历史书籍
4、敬重长妈妈
5、这是先抑后扬的写法,先写厌烦长妈妈再写敬重长妈妈
6、粗俗,迷信,封建、罗嗦、规矩太多,道理太多,睡相不好.
7、睡相不好、爱说闲话,规矩多.性格:粗鲁,不拘小节
8、长妈妈为我讲战胜长毛的故事,让我疑心她有神力,所以对她产生特别的敬意
9、最让我产生敬意的是为我买来《山海经》
10、欲扬先抑、详略有致是本文最大的特点.前面几例都是在突显这种写法.
《背影》1、虽是平常之举,却都感人至深
2、最终理解了
3、照看行李、嘱托茶房、买橘子三件事.详写买橘子.这件事最具典型性,最能体现父亲对我的爱
4、第一次因悲伤,第二次因感动.文章结尾还有一次,因思念.
5、交代事情的因果,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6、同第四题
7、侧面描写的写法
8、背影最能触动作者心弦,也最能打动读者.同时,背影又是全文的线索和文眼
9、颓唐.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父亲晚年的境况
10、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
《陋室铭》
1、 不矛盾.室内陈设虽陋,但主人志向高洁心灵丰富,此之谓不陋
2、 有朋友来访,有爱好可做,有书籍音乐可怡情.有美景以养心
3、 类比的写法,更加突出主题
4、 为陋室不陋作铺垫
5、 与高雅之士交往,与渊博之士交流
6、 爱好音乐书籍的高雅情趣,这些都可以怡情养性,使之“德馨”
7、 衬托陋室不陋
8、 环境对人的情操同样产生了积极影响
《爱莲说》
1、 外形、品格
2、 对比的写法,突出莲的高洁
3、 强调爱花者的各不相同
4、 前部分由菊和牡丹引出莲,后部分将莲置于中心地位,意在强调莲的品质
5、 菊代表隐逸者的品质
《桃花源记》
1、 迷路中无意发现的
2、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写桃花林树木众多,无一颗杂树,花草鲜艳夺目
3、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5、 因为渔人是外来的陌生人,从未见过
6、 感叹外面的世事变幻
7、 桃花源内的人不想被外面的人打扰
8、 此作者故意为之,为了表现桃花源的神秘感
9、 桃花源内没有剥削压迫、老少皆有所养,男女分工明确,百姓富足安乐.
这种想象的理想国并不存在于现实中,它体现了作者消极避世的思想,同样又寄托了作者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