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秋野五首(其四)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6/02 19:54:08
1。此时描绘了怎样的景物? 2。使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3。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分析。 ps:回答此类题目,需要注意或是了解什么
解题思路: 整理高考诗歌鉴赏题目,仔细揣摩,归类标注,把握诗歌命题意向
解题过程: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潜鳞输骇浪,归翼会高风。
砧响家家发,樵声个个同。
飞霜任青女,赐被隔南宫。
1。此时描绘了怎样的景物?
答:诗人选取了白色的河岸和夕阳群山等意象,描绘了寒秋时节风疾浪涌,气轻云高,山林被霜的古朴简陋的生活环境。
2。使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答:对偶:“潜”和“砧”两句。用典:“青女,南宫”两句。借代:“潜鳞”“归翼”两句。
3。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分析。
答:表达了诗人对宁谧田园和富有禅意山水的喜爱,以此来获得精神的宽慰。秋霜摧残了夏天的绿色,寒风中传来了清脆的砧声(杜甫诗的砧多解释为捣衣声)和为渡严寒樵夫的伐柴声。诗人睹物生情,任凭青女(掌管霜雪的神女)飞霜,化作郑玄那样的锦被吧!但山高林密,自己怎么能获得南宫(代指为皇帝进谏良言的人)那样的资本呢?表达了诗人积极入世的心情,以及这种情怀无人能识的苦闷。
ps:回答此类题目,需要注意或是了解什么
1.知人论世,了解诗人所处的社会背景和诗人的经历,掌握诗人作品的风格。
2.掌握诗歌鉴赏常用术语 如: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衬托、对比、用典等。
表现手法有: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思想感情有: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作用:深化意境 深化主旨 意境深远 意境优美 意味深长 耐人寻味 言近旨远等
3.和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方式一样,积累些高考题目,仔细揣摩常见的命题角度,整理标准答案,作为解题的模子。
4.必须掌握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的精细分类。特别是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景物描写、白描)的作用(以乐写哀。从对方着手,以虚写实。借助梦境描写心情等等),衬托的作用、不完全句的作用、象征的作用、借代的作用等等。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