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文言文特殊字解释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5/09 19:13:50
请老师总结高中三年文言文解释很特殊的字,比如:“与”有赞同的意思,其,有:“我”的意思,一定要特别全,如果不行可以不用解答,谢谢
解题思路: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全国统一高考《考试大纲》中对文言虚词的考试范围及要求作了明确规定,规定指出:“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常见文言虚词有——之、而、以、为、乎、乃、其、且、若、所、焉、也、因、于、与、则、者、何、”。下面结合课本对以上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逐一加以详解、辨析。
解题过程: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第一期:“之、而、于”的用法详解及辨析
(一)之:(1)代词。① 人称代词,译为“他(他们)、她(她们)、它(它们)”,比如:“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 之”,代词,他,代指徐公。② 指示代词,译为“这(这样、这些、这件事等)、此”,比如:“之子于归(《诗经》)”,“ 之”,指示代词,这个(注:全句译为:这个女子出嫁)。
(2)助词。① 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或表示定语后置,译为“的”,比如:“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左传 · 烛之武退秦师》)”“ 之”,结构助词,的。②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翻译,“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左传 · 烛之武退秦师》)”,“臣”与“壮”构成主谓短语,“之”介于主谓之间,取消了主谓短语“臣壮”的独立性,使其充当整个句子的主语,“之”不翻译。③ 用在疑问句中,表示宾语前置,不翻译,比如:“何厌之有?(《左传 · 烛之武退秦师》)”,该句子为疑问句,调整之后的语序应为“有何厌?” ,即“有什么满足呢?” ,“何厌”作“有”的宾语,这里用“之” 将宾语“何厌”提前,“之”不翻译。
(3)动词,译为“到……去 ;往”,比如:“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之”,动词,译为“到……去”。
(二)而:(1)连词。① 表示前后两个词或短语之间的并列、转折、相承等关系,可以译为“和、与;却、但是;来、就、于是”,有时不用翻译。比如:“故其国富而兵强(《韩非子 · 定法 》)” ,“而” 表示“国富”与“兵强” 两个短语之间的并列关系;又如:“知文而不知武,知一而不知二(《 盐铁论 · 和亲 》)”,“而” 表示“知文”与“不知武”两个短语之间的转折关系,译为“却”;再如:“入而徐趋(《战国策 · 触龙说赵太后》)”,“而” 表示“入” 与“趋”的相承等关系,不翻译。② 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表示修饰关系,不译。比如:“太后盛气而揖之(《战国策 · 触龙说赵太后》)”,“盛气而揖之”译为“气冲冲地等着他(他指代触龙)”,“而” 表示“盛气”这个状语修饰中心语“揖之”,不译。③ 连接主语和谓语,含“如果”或“却”的意思,比如:“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左传 · 襄公三十年 》)”,“而” 表示假设关系,含“如果”的意思。
(2)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比如:“余知而无罪也(《左传 · 昭公二十年》)”,“而”, 第二人称代词,“你”。
( 3)动词,译为“如,像”。
(三)于:(1)介词,①引出动作的处所、时间、对象,译为“在、到、向、从、对于”等,比如:“达于汉阴(《列子 · 汤问》)”,“于” 引出动作的处所,译为“到”。“以其无理于晋(《左传 · 烛之武退秦师》)”,“于” 引出动作的对象,译为“对于”。特别指出:有时用作“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有两种解释:第一,“在这时;在这件事情上”。第二,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于是”,比如:“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战国策 ·触龙说赵太后》) ”。②表示比较,相当于“过”,比如:“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③在被动句中,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不译,比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史记 · 廉颇蔺相如列传 》)”,“于” 引出被欺的对象“王”,不译。
(2)叹词,表示呼声或赞叹,译为“唉,哎,啊等”。比如:“禹曰:于,帝念(常常想)哉?(《尚书 · 大于谟》)”,译为“唉”。
(3)动词词头,不译。比如:“黄鸟于飞(《诗经 · 周南 · 葛覃 》)”。
第二期:“以、乎、者”的用法详解及辨析
(四)以:(1)介词,①表示原因,译为“因为”,比如:“孙膑以此明显天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以”介词,译为“因为”。有时和“是”连在一起,组成“是以”,即“因此”,“以”作介词,译为“因”,“是”作代词,相当于“此、这、这些”,比如:“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基地)(《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专》)”。②表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来、以便”,比如:“楚人罚宋以救赵(《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以”作介词,译为“ 以便”。又如:“焉用亡郑以倍邻?(《第一册《烛之武退秦师》》”,“以”作介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来”。③表示行为、方式或引出对象、工具等,译为“用”、“把”,比如:“以子(你)之矛陷(戳穿)子之盾何如?(《韩非子·难一》)” ,“以” 作介词,译为“ 用”。又如:“木直中绳,揉以为轮(第一册《劝学》)”,“以” 作介词,译为“ 把”,“以为”即“把……作为”。④表示凭借、依靠,译为“用”、“凭借、凭借……身份”、按照”,比如:“骞以郎(官名)应募使月氏(古国名)(《汉书·张骞传》)”,“以” 作介词,译为“凭借……身份”。⑤表示时间,相当于现代汉语“在……时候”,比如:“(秦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史记·秦始皇本纪》)”。⑥和“上、下、东、西”等连用,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如:“以上”、“以东”。
(2)连词,用法相当于“而” (见前面所讲),如:“狐偃(人名),其舅也,而惠(聪明)以有谋”,“以”连接“惠”和“谋”两个词语,表示并列关系,不译。
(3)动词,①表示心理活动,译为“认为、以为”,如“……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第一册《邹忌讽齐王纳谏》)”。②表示动作、行为,译为“用”,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屈原《九章·涉江》)”。
(4)副词,通“已”,相当于“已经”,如:“固以怪之矣(史记·《陈涉世家》)”。
(5)有时与“可”连用,相当于现在的“可以”。如:“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势(第三册《六国论》)”。
(五)乎:(1)介词,用法相当于“于”(见前面所讲)。如:“吾又何怨乎今之人?(屈原《九江·涉江》)。“乎” 介词,译为“对、对于”。
(2)语气词。①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呢”,如:“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译为“吗”。②用在句末表示感叹,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呀”,如:“美哉乎,山河之固(史记《吴起传》)”,译为“啊、呀”。
(3)形容词词尾。
(六)者:代词。(1)指人、事、物、时间、地点等,译为“的”、“的人”、“的东西”、“的事情”。如:“治国能使贫者富(《商君书·去强》)”,“者”指人,译为“的人”。又如:“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第四册,韩愈《祭十二郎文》)”,“者”指时间,译为“……的日子”。再如:“《齐谐》者,志怪者也(第四册《庄子》·《逍遥游》)”,第二个“者”指物,译为“的书”。
(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样”,如:“此数四(三四个)者,用兵之患(祸害)也(《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3)用在“今、昔”等时间词的后面,译为“……的时候”,如:“昔者十日(十个太阳)并出(《庄子·齐物论》)”。
(4)用在主语后面,表示停顿,引出判断,不翻译。如:“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表示停顿,引出判断,不翻译。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第一册《邹忌讽齐王纳谏》)”。
第三期:“为、焉、则”的用法详解及辨析
(七)为。动词:(1)动词,①表示动作、行为,译为“做、治理”、“给、给予”、“作为、当作”、“变为、成为”、“叫做”等,如:“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战国策·齐册》)” ,“为”表示行为,译为“做”。又如:“善为国者,仓廪虽满,不偷(怠慢、忽视)于农(《商君书·农战》)” ,“为”表示行为,译为“治理” 。又如:“霓为衣兮风为马(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为” 译为 “作为、当作”。又如:“北冥(北海)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庄子·逍遥游》)” ,前后两个“为”译为“叫做”,中间“为”译为 “变为、成为” 。② 表示心理活动,译为“认为、以为” ,如:“孰为盾(赵盾)而忍弑其君乎?(《谷梁传·宣公二年》)” 。③表示判断,译为“是”,如:“余为伯倏(人名),余而(你的)祖也(《左传·宣公三年》)”。
(2)表示假设关系的连词,译为“如果、假如”,如:“秦为知之,必不救也(《战国策·秦策四》)”。
(3)介词:①引出对象,译为“被”、“给、替”,如:“为张辽所袭(《三国志·吴书·吕蒙传》)”。又如:“庖丁为文惠君解(宰割)牛(《庄子·养生主》)”②表示原因、目的,译为“因为”、“为了”,如:“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为” 表示原因,译为“因为”。又如:“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史记·货殖列传》)”,“为”表示目的,译为“为了”。
(4)句末语气词,表示反问或感叹,可译为“呀、啊、呢”等或不译。如:“今故告之,反怒为!(《汉书·赵皇后传》)”。
(八)焉。(1)代词:①用法相当于“之”(见前面所讲)。②表示疑问,译为“怎么、哪里、什么”,如:“焉足道邪?(史记《司马相如传》)”,译为“怎么、哪里”。又如:“面目美好者,焉故(缘故)必知(智)哉?(《墨子·尚贤下》)” ,译为“什么”。
(2)兼词,即同时兼作两个词:①相当于“于何”,“于”介词“在”,“何”代词“哪里”,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焉”,相当于“于何”,即“在哪里”。②相当于“于此”,“于”介词“在”,“此”代词“这里、那里”,如:“彼有人焉,未可图也(《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3)连词: 相当于“乃、则、就”,如:“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荀子·议兵》)”。
(4)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陈述、感叹、疑问、反问等语气,译为“呀、呢、吧、啊”或不译。如:“寒暑易节,始一返焉(《愚公移山》)”,译为“呀、啊”。
(5)形容词、副词词尾,译为“……的样子”。
(九)则。(1)连词:①表示假设关系,译为“假如”,如:“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史记·高祖本纪》)”。②表示假设关系的让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就、便、那么”,如:“唇亡则齿寒(《盐铁论·诛秦》)”。③用在对比句中,不译,如:“内则百姓疾之,外则诸侯判之(《荀子·正论》)。”
(2)副词,译为“乃、就、就是”,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3)名词,译为“准则、法则”,如:“愿依彭咸(人名)之遗则(《离骚》)”。
(4)有时作动词,译为“效法”,如:“遵后稷、公柳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史记·周本纪》)”。
第四期:“也、其、且”的用法详解及辨析
(十)也。(1)语气词:①用于句末,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等各种语气,译为“是”或译为“啊、呀、呢、吧”等,也可不译。如:“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也” 表示判断,译为“是”。又如:“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第三册《五人墓碑记》)”,“也”用于句末,表示判断语气,不译。又如:“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第一册《邹忌讽齐王纳谏》)”,“也”用于句末,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呀或啊”。②有时用在句中,表示语气的停顿,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第三册《五人墓碑记》)。③与“何”等词相应,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呢、吗”等,也可不译。如:“昔者秦穆公之霸(称霸),终不东并(吞并)六国者,何也?(《史记·李斯列传》)”。
(2)句中语气词,表示语气的停顿,以引起下文。如:“天不为人之恶(厌恶)寒也辍(停止)冬(《荀子·天论》)”。
(3)副词,相当于“也”,后起意义。
(十一)其。(1)代词,①第三人称代词,表示领有,译为“他的、她的、它的、他们的”,后来又有了“他、她、它、他们”新的意义。如:“ 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第一册《勾践灭吴》)”,“其”,译为“她的”。②指示代词,译为“那、那些”、“其中的”,如:“ 今欲举大事,将非其人不可(《史记·项羽本纪》)”,“其”译为“那些”。又如:“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庄子·山木》)”,“其”译为“其中的”。
(2)表示假设关系的连词,译为“如果、假如”,如:“ 兰槐之根是为芷(一种香草),其渐(渐:浸)之滫 (臭水) ,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佩戴)(荀子《劝学》)”。
(3)句中语气词,表示揣测、反问、期望或命令,如:“ 天苍苍,其正色邪?(《庄子·逍遥游》)”。
(4)副词,表示诘问,译为“难道”,如:“其真不知马邪?(《马说》)”
(5)形容词词头。
(十二)且。(1)连词,①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而且、并且,况且,尚且、还”等,如:“征赋钱粟,以实仓库,且以救饥馑,备军旅也(《韩非子·显学》)”,“且”,译为“而且、并且”。又如:“余悲之,且曰(柳宗元《捕蛇者说》)”,“且”,译为“而且、并且”。又如:“曹操之众(军队),远来疲弊,……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且”,译为“况且”。又如:“臣死且不辞,岂特(岂但)卮(盛酒的酒器)酒乎?(《史记·樊哙传》)”,“且”,译为“尚且”。注意:表示递进关系时,又有如下表现形式“且夫”,用于句首,表示更进一层,可译为“再说”,如:“且夫以身为苦而后化《(教化)民者,尧舜之所难也(《韩非子·难一》)”。
②表示并列关系,表现形式为“既……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又……又……”,如:“三军既惑且疑(《孙子兵法·谋攻》)”。又有表现形式为“且……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又……又……”或“一边……一边……”,如:“上(皇上)且怒且喜(《史记·淮阴侯列传》)”。
(2)副词,①相当于“暂且、姑且”,如:“县官(皇帝)且顺群臣言(《汉书·陈汤传》)”。②相当于“将、将要、快要”,如:“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列子·汤问》)”。
(3)语气词,读作“(jū拘)”,如:“匪我思且(全句译为“不是我想念的”)(《诗经·郑风·出其东门》)”,不用翻译。
第五期:“与、因、所”的用法详解及辨析
(十三)与(yǔ)。(1)动词,表示动作、行为:①相当于“给予、授予”,如:“与斗卮(盛一斗酒的大杯)酒(《史记·项羽本纪》)”。②相当于“结交、亲附”,如:“不欺其与(《荀子·王霸》)”,“与”和“其”构成“其与”,指所结交的国家。又如:“桓公知天下诸侯多与己也(《国语·齐语》)”,“与”译为“亲附”。③读作“(yù)相当于“参加”,如:“骞叔(人名)之子与师(军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④相当于“赞许”、“帮助”,如:“朝过夕改,君子与之(《汉书·翟方进传》)”,“与”译为“赞许”。又如:“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战国策·齐策一》)”,“与”译为“帮助”。
(2)介词,引出动作、行为的对象等,相当于“和、跟、同”、“给、向”,如:“蜩与学鸠笑之(《庄子·逍遥游》)”,又如:“颇与中国同俗(《汉书·张骞传》)”,以上“与” 相当于“和、跟、同”。又如:“生三人,公与之母。(第一册《勾践灭吴》)”,“与” 相当于“给、向”。
(3)连词,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和、跟、同”等,如:“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第一册《寡人之于国也》)”。
(4)读作(yú),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语气,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欤”,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呢、吧、呀、啊、吗”等。获不译。。如:“管仲非人者与?(《论语·宪问》)”,“与”表示疑问语气,译为“吗”。又如:“何其爽(差错)与!(《封禅文》)”,“与”表示感叹语气,译为“呀”或“啊”。
(十四)因。(1)动词:①相当于“依靠、凭借”,如:“因人之力而敝(破坏)之(《左传·僖公三十年》)”。②相当于“沿袭、沿着、顺着”,如:“光(霍光)因循守职,无所改作(《汉书·循吏传》)”。
(2)介词:①相当于“依照、根据”,如:“法者,见功而与(给予)赏,因能而受(授予)官(《韩非子外储说左上》)”。②相当于“趁着”,如:“因其无备,卒(cù,突然)然击之(《三国志·魏书·郭佳传》)”。③相当于“由于”,如:“因前使绝国(出使西域)功,封骞(人名,张骞)博望候(爵号)(《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④相当于“由、从”,如:“如(如同)因荣木变为枯木(范缜《神灭论》)”。
(3)名词,指原因,译为“原因”,如:“无因而至前也(邹阳《狱中上梁王书》)”。
(4)副词,相当于“于是、就”,如:“秦军解,因大破之(《史记·高祖本纪》)”。
(十五)所。(1)名词,表示处所,译为“处所”,如:“夜以火指(指示)鼓所(《墨子·号令》)”。
(2)代词:①放在动词前,组成名词性短语,译为“……的人”、“……的事物”、“……的地方”等,如:“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曹操《举贤勿拘品行令》)”,“所”译为“……的人”。又如:“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陶潜《桃花源记》)”,“所”译为“……的情况”、“……的事物”。又如:“赐我南都之田,狐狸所局,豺狼所嗥(《左传·襄公十四年》)”,“所”译为“……的地方”。②有时和“以”连在一起,构成“所以”的形式。第一,表示“……的原因”,如:“国之所以兴(兴盛)者,农战也(《商君书·农战》)”。第二,表示“用来……的东西,用来……的人”,如:“夫仁义辨(口才)智(智慧),非所以持国(保卫国家)也(《韩非子·五蠹》)”。
(3)介词,构成“为……所”的形式,表示被动,译为“被”,如:“术(袁术)怒攻布(吕布),为布所破(打败)(《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4)表示大概的数目,如:“父去(离开)里所(一里路左右),复还(《史记·留侯世家》)”
第六期“何、乃、若”的用法详解及辨析
(十六)何。(1)代词,表示疑问:①可译为“什么、哪,怎么、为什么”,如:“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效法)?(《商君书·更法》)”,“何”译为“哪”。又如:“伐(讨伐,这里是批驳的意思)孔子之说,何逆于理?(王充《论衡·问孔》)”,“何” 译为“怎么、为什么”。②有时用于“何则”,相当于“为什么?这是因为……”(用于自问自答),如:“百仞之山,任负车(载重的车)登焉,何则?陵迟(山势逐渐倾斜)故也。(《荀子·宥坐》)”。③有时用于“何如”,相当于“怎么样”,如:“今欲以小举击之,何如?(《盐铁论·击之》)”。
(2)副词,表示程度,译为“多么”。如:“秦王扫六合(天地四方),虎视(像猛虎怒视一样)何雄哉?(李白《古风五十九首·其三》)”。
(3)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可译为“背、扛”,这个意义后来写作“荷”。如:“何蓑何笠(《诗经·小雅·无羊》)”。
(十七)乃。(1)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你、你的”,如:“今欲发(发兵)之,乃肯从我乎?(《汉书·翟义传》)”,“乃” 译为“你”。又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乃” 译为“你的”。
(2)副词:①表示前后两件事在情理上顺承或时间上紧接着,可译为“就”、“这才”、“于是”,如:“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三国志·诸葛亮传》)”,“乃”译为“就”、“于是”。又如:“断气喉,尽其肉,乃去(柳宗元《黔之驴》)”,“乃”译为“这才”。②表示前后两件事在情理上相背时,可译为“竟、竟然、居然”,如:“当改过自新,乃益骄溢(《史记·吴王濞传》)”。③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时,可译为“只、仅仅” 如:“天下胜者众矣,而霸者乃五(《吕氏春秋·义赏》)”。④表示对事物的确认,可译为“是、就是、实在是、原来是” 如:“臣非知君,知君乃苏君(《史记·张仪传》)”。
(3)语气词,可不译,如:“乃武乃文(《尚书·大禹谟》)”。
(4)有时用于“乃尔”,属于兼词,相当于“如此”,即“像这样”,“如”为动词,“此”为代词。如:“臣不意(料想)永昌(地名)风俗敦直(淳朴)乃尔(《三国志·蜀书·吕凯传》)”。
(十八)若。(1)动词,①译为“像、如、好像”,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成语有“若明若暗”。②用于“不若”,相当于“不如、比不上”,如:“曾不若孀妻弱子(《列子·汤问》)”。
(2)代词:①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你的”,如:“失法离令,若死,我死(《商君书·画策》)”,“若”译为“你”。又如:“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若”译为“你的”。②指示代词,译为“此、这个”,如:“以若说论之(全句译为“用这个说法议论它”)(王充《论衡·自然》)”。
(3)连词:①表示假设关系,译为“假如、如果”,如:“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②译为“或”,如:“时有军役或水旱,民不困乏(《汉书·食货志》)”。
(4)用于“若夫”、“至若”、“嗟夫”,句首语气词,以引起下文,有“至于说到……”的意思,如:“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范仲淹《岳阳楼记》)”。又如:“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范仲淹《岳阳楼记》)”。又如:“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范仲淹《岳阳楼记》)”。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