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请以 陈光标高调捐款 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5/18 07:45:55
请老师写一篇范文供我参考
解题思路: 由现象到本质,叙议结合,层层剖析,观点鲜明。两篇例文供参考。
解题过程:
陈光标高调捐款的启示
最近,被称为“中国首善”的企业家陈光标将自己和全国企业家、爱心人士捐助的4千多万元钱(包括支票)叠成 “钱墙”,决定马上出发,将这些钱带到新疆、西藏、云南、贵州和四川,和那里的贫困家庭一起过年。我为陈光标又一次的把现金直接送到被救助者手中的方式叫好。
  暂且不表其义举是否是作秀(况且不是作秀,有实实在在的人民币),也不说其感性的个人行为是否能够真正达到期望的目标,单就其直接快捷透明的做法,就令人觉得赏心悦目,酣畅淋漓。
  看看我们某些部门,信息不公开,即使公开也是“公开群众不关心的,群众关心的却不公开”;或者犹抱琵琶半遮面,遮遮掩掩,语焉不详,让人猜不透,甚至引起社会不稳定。况且,事实上即使救灾的费用也有被非法占用的例子。审计署1月28日公布有2.3亿汶川灾后恢复重建资金被违规使用便是佐证。
  由此可见陈光标们的行为尽管不完美,可是其行为以及动因,足以引起相关部门对捐款乃至纳税人的钱的使用情况的公开、公正、效益和对信息的透明等问题的重视。
陈光标高调捐款的启示
陈光标的毕节慈善演唱会又一次引起公众争议,这很正常;不过,争议愈来愈有向两个方向发展的趋势——以网民为主的草根群体,大都赞同陈的高调行为,至少是不反对;而一些慈善人士、学者以及部分媒体人士,则基本持否定态度,将陈的高调行为冠以“暴力慈善”的标签。

  批评陈“高调慈善”者,理由无非是:一、陈的“高调慈善”为的是吸引人们注意,慈善不过是陈表演的“道具”;二、陈的高调慈善不重结果,被捐赠者并没有享受到相应好处;三、陈的“高调慈善”不顾及受捐者的个人感受,对他们的尊严是一种压迫。结论是,陈的“高调慈善”有害于慈善的发展。

  虽然前一阶段有媒体指称,陈光标很多慈善捐赠没有到位,或夸大其事(对此陈光标进行了反驳),但至少在他几次被一些人诟病的“高调慈善”里,人们在现场看到的是真金白银。从媒体披露的现有情况来看,多数人还无法得出陈光标光说不练“假慈善”的印象。

  至于说陈的慈善行为的实际效果很差,这不能由陈本人完全负责。陈的主业是办企业,尽管现在慈善家的光芒已经盖过了他企业家的身份。他和他的团队当然有义务监督其慈善的落实,倘若有受捐者没有享受到其许诺的捐赠,陈是要负部分责任的。但如果认为这是其高调行为引起的,则把两个不同行为混淆在一起了,除非陈是诈捐,否则,最多只能批评他办事不严谨,后续事宜没做好。

  无论从外国还是国内经验来看,良性的慈善运作需要一套严格的程序和制度,需要一支专业的慈善团队去打理,一般企业和企业家也就是把钱物捐给官方或民间慈善团体。我国这些年来也开始有官方和民间人士专门做这项工作,然而由于制度不完善,很多慈善最后到受赠者那里,也被大打折扣或干脆没有。这是一个全社会的问题,并不仅仅存在于陈光标身上。

  在对陈光标的批评中,一个貌似更有力的理由是其不顾受捐赠者的尊严,这也是为何陈的慈善被冠以“暴力”之名。但如果当事人在大庭广众下接受陈光标的捐赠没感到受了污辱,旁人又何必操这个心?当然,知识分子比起农民或其他贫穷者来,似乎更在乎面子之类。

  慈善的确不能像陈光标似的一味“高调”,一味“暴力”,作为一项善举,需要扎扎实实推进,需要照顾受捐者的感受和尊严,需要很多人无私奉献,但在中国目前的环境下,陈氏“高调”似乎也并非一无是处,起码他的做法唤醒了公众对慈善的关注,也使得一些企业家和慈善人士感受到压力。

  更进一步说,高调与否是个人的行善风格问题。只要是真行善,即使在行善方式上如陈光标一样出一点格,也应该得到宽容。何况,我们都批评中国人缺少个性,循规蹈矩,不敢表现,现在有一个人挺身而出,以自己的风格,高调行善,这又有什么不好?不管这个人叫陈光标,还是李光标;也不管这个人是企业家,还是慈善家或别的什么家,慈善本来就该多种形式,社会本来就该丰富多彩。
祝:生活愉快,学习不断进步!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