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英语翻译雕虫,是雕刻虫豸,譬喻文字工巧纤细的意思.丱,是童子的丫髻.六甲,即今六十甲子,古时八岁入小学,学六甲书记之事.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5/09 14:45:53
英语翻译
雕虫,是雕刻虫豸,譬喻文字工巧纤细的意思.丱,是童子的丫髻.六甲,即今六十甲子,古时八岁入小学,学六甲书记之事.隋主杨坚,性尚敦朴,不喜辞华.既代周而有天下,诏谕天下,凡朝廷表章,官府公移,士人撰述,一应公私文翰,都着从实叙录,不得徒逞浮词.那时有个治书侍御史,叫做李谔,也见当时文章体制崇尚轻薄,宜痛革其弊.乃上书说道:“昔魏之三祖,武帝曹操,文帝曹丕,明帝曹睿都崇尚文词,专攻诗赋,君人为治的大道,却不知留心,只好那雕虫小艺.夫上之所好,下必从之.始于朝廷,达于里巷,波荡风靡,遂以成俗.晋宋以来,立国江左,历齐及梁,其弊愈甚.排比声律,竞一韵之奇;剪裁对偶,争一字之巧.制作繁多,连篇累牍,积案盈箱,其中所言,不过是描写那月露的形容,妆点那风云的状态而已,于身心何与?于理道何关?沿习既久,世俗以此相高,朝廷以此取士,止据浮词,选擢在位,加以爵禄.此路既开,人见这几句浮词可以得富贵,越发爱尚,好之愈笃.于是闾里间童幼昏蒙之人,贵宦家游闲总角之子,年方稚艾,未曾通晓六甲名目,便去操笔学做五言诗句.所以浮华荡心,浑朴尽散.其文日繁,其政日乱.此无他故,良繇其废弃古先大圣之轨模,凡羲皇舜禹之典,伊傅周孔之说,不复关心;别造一种无用之词,把来当做实用,父兄以是期望,师友以是传习,下以是希用,上以是取人,此政之所以日乱也.近日朝廷虽有诏书,谕天下公私文翰,并宜实录,然未必就能改观易听.如闻外州远县,仍踵弊风.盖有司官未必着实举行,仍举浮词,不先实行.宜加采察,令法司纠劾然后可.”隋主嘉纳之,诏以李谔所奏,颁示四方.然习俗已成,毕竟不能革也.大抵朝廷有教化,然后士人有风俗.隋主虽有美意,而不学无术,何以转移士风.汉董仲舒尝劝武帝罢黜百家,推尊孔氏,故武帝表章六经.西汉文章,遂称尔雅,庶几与三代同风,至今犹赖之,此可见崇经术而罢词赋,诚有国家者之急务也.
陈后主叔宝祯明二年十二月,隋主举兵伐陈,命晋王广、秦王俊、清河公杨素、元帅韩擒虎等统兵五十余万,分道并进,前临大江,长史高熲与郎中薛道衡计议说:“用兵之道,贵在万全,今番大举人马,去伐江东,可保必胜乎?”道衡答说:“必然胜之.我尝闻的郭璞推算历数说,江东地方,分据为王三百年,当复与中国合而为一.今建康自晋元帝渡江立国,历宋、齐、梁以至于陈,三百年之数,已将尽矣.以气运推之,知我必取胜,一也.我主恭俭勤劳,务修德政,有道则宜兴;陈叔宝溺于声色,荒淫骄侈,无道则宜亡.以君德论之,知我必取胜,二也.国事安危,系于所倚任的大臣,倚任得人则安,不得其人则危.彼以江总为相,依任的是狎邪小人,唯令侍宴后庭,赋诗饮酒,不理政务.以国政度之,知我必胜,三也.我既有道,又是大国;彼既无德,又是小邦.量彼战士,不过十万,我以五十余万之众,西起巫峡,东至沧海,阵势联络,数千余里.彼欲分兵拒战,则势悬力弱,众寡不支;欲并力守城,则顾此失彼,缓急不救.以兵力较之,知我必取胜,四也.以此观之,我件件当胜,彼件件当败.今日之举,乘胜直前,可以席卷江东,尽为我有,事在必克,更有何疑?”高熲闻其言大喜,乃欣然说:“兵家胜负,难以预期,得汝之言,将彼己之情、成败之理,说的件件透彻,使我心下豁然,洞知胜算,便当决策渡江,无容别虑矣!”其后隋兵渡江,陈人望风瓦解.建康既破,陈后主逃于枯井之中,隋兵出而执之,国遂以亡,竟不出乎薛道衡之所料.
隋朝的君主杨坚,性格一向敦厚朴实,不喜欢奢华.以前是有了周朝才有了天下,昭告天下百姓,凡是朝廷表彰的文书,官员升迁的文书,官员撰写的书,不管公私文章,都要从实记录,不得用浮夸的词语.那时有个治书侍御史,叫做李谔,眼见当时文章体制崇尚轻薄,应该改革这个弊端.于是对皇上上书说:昔日魏国的三个帝王,武帝曹操,文帝曹丕,明帝曹睿都崇尚文词,潜心研究诗词赋言,君王治理天下的道理却没有用心学习.只喜欢琢磨文章词句.君王喜欢什么,下面的臣子必定跟随风气.从朝廷开始,流行于街市小巷,风靡一时,于是成为习俗.经历了晋宋齐梁几朝以后,这个弊端越来越严重.排比声律,经常争一个押韵,剪裁对偶,争一个字的巧用,作文的繁复,连篇累牍,积满了桌案和箱子,其中说的内容,却不过是描写那月露的形容,装点那风云的状态而已,对身心有什么用呢?和道理有什么相关呢?延续了这个习俗这么久,百姓以此来比高低,朝廷凭借这个来招纳官员,文章华丽辞藻优美的作者,给他加俸禄晋升.这样的习惯一开,人人看见几句浮华的话就可以得到富贵,越来越崇尚这个习俗,趋之若鹜.于是百姓家的孩子,官宦家的儿子,未成年,也没有学习过六甲名目,就去拿笔学习无言诗句.所以浮华游荡,浑厚纯朴的心性不见了.文章越来越繁复,政治越来越乱.这没有其他的原因,都是因为废弃了古时圣人的风气,对伏羲、舜、大禹的法典,孔子的学说不再关心:却另外学习无用的词句,把它们当作实用的东西,父亲兄弟都把这个作为期望,师傅朋友把这个宣传学习,下面的人学习采用,上面的人用以录取官员,这样朝政才乱了.
.太长了,翻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