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阅读《满井游记》,完成下列问题。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5/31 07:15:17
阅读《满井游记》,完成下列问题。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小题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2分)
                                     
小题2:解释下列划线字词(2分)
红装而          泉而                       事         
小题3: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A.局促一室之内 B.晶晶然如镜之新开
C.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D.送孟浩然之广陵
小题4:翻译句子(6分)
⑴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⑵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小题5:本文写郊外景色,先用                           (原句)总写一笔,然后依次分写各种景物,由                     ,再由                    。条理十分清楚。(3分)
小题6:选文紧扣景物的季节特征,描写了满井初春的景色。在记叙描写中,文中运用了许多贴切新鲜的比喻句,举一例并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小题1:鬣   liè     呷   xiā        恶   wù         曝   pù 

小题1:蹇  骑着毛驴    茗  煮茶喝      鳞 像鱼鳞一样     堕   毁坏

小题1:   A 

小题1:⑴ (山)鲜艳明丽,好像美丽的少女刚刚洗了脸梳了发髻一样。⑵我这才指导郊外田野里未尝没有春天,只是居住在城里的人不知道这种变化罢了。 

小题1:先用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  (原句),由   物    及  人,再由人及物 。

小题1:略  





点评: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考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在理解时,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还要注意一些字的特殊用法。

小题1:试题分析:A、结构助词,的;B、助词,无意义;C、助词,无意义;D、动词,到----去。例句中“之”为“结构助词,的”。所以,选A项。

点评:“之”“于”“而”“以”“其”“为”“乃”“焉”等,我们要根据这些文言虚词的不同用法,结合例句进行归类积累,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把握地完成虚词题。同学们不妨通过卡片的形式,识记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小题1:试题分析:翻译(1)时,注意“妍是美丽的意思,如是像的意思,靧是洗脸的意思,而是表顺承的作用”等重点字,还要补充出主语“山”。翻译(2)句时,注意“始是才的意思,未尝是不是没有的意思”等重点字,还要补充出主语“我”。

点评:文言翻译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初中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小题1:试题分析:本文写郊外景色,先用“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总写郊外之景,接着分写“山、水、游人、鸟”等景物,这是“物---人----物”,这样安排,使文章条理十分清楚。

点评:分析文言文的内容,最重要的就是要读懂文章的内容,然后根据题意,再去分析。如本道题,先读懂第二段的内容,根据第二段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可。

小题1:试题分析: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处处都是富有表现力的语句。比如: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这个句子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山在晴雪的刷洗下清新可人、娟净明媚的特点。

点评:赏析语句的表达效果,可以从语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或表现方法入手,从句子表达的内容、效果及所处位置等等方面,分析句子的具体作用,最后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