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历史 > 作业

关于孙中山先生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历史作业 时间:2024/05/23 12:57:09
孙中山领导的 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分别说出 他们的起因 ,过程 ,结果 简洁点最好
解题思路: 孙中山的相关事件
解题过程:
1.二次革命:
二次革命

  孙中山等革命党人於1913年发动的讨伐袁世凯的一场战争﹐又称“癸丑之役”﹑“赣宁之役”。

  南京临时政府结束後﹐产生了全国统一的中华民国﹐北洋系军政集团领袖袁世凯取代孙中山出任临时大总统。1913年初﹐由同盟会改组而成的国民党在正式国会的选举中赢得胜利﹐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准备组织内阁。厉行独裁的袁世凯为阻止国民党执政﹐派人收买凶手﹐於3月20日晚在上海沪宁车站暗杀宋教仁。革命党人迅速协助租界当局捕获凶手﹐宋案真相大白﹐国民党理事长孙中山动员起兵讨袁。但由於实力不足﹐国民党的军事领袖黄兴迟疑不决﹐主张法律解决﹐孙中山的革命动员受到挫折。4月﹐袁世凯与五国银行团达成两千五百万英镑的大借款(见善後借款)﹐获得了战争经费﹐遂准备发动内战﹐消灭南方革命力量。5月初﹐北洋第六师﹑第二师在湖北都督﹑副总统黎元洪支持下相继入鄂﹐统制湖北地面﹐并监视江西。6月﹐袁世凯又下令罢免坚决反袁的赣督李烈钧﹑粤督胡汉民﹑皖督柏文蔚﹐三督相继被迫下野。

  孙中山面对革命党人不战而走的屈辱处境﹐愤懑万分﹐决心冒险起兵。在孙中山的动员下﹐李烈钧於 7月8日回到江西湖口﹐成立讨袁军﹐宣布江西独立﹐於12日向进驻九江的北洋第六师发动进攻﹐拉开了二次革命的战幕。7月15日﹐黄兴在南京宣布江苏独立。随後安徽﹑上海﹑广东﹑福建﹑湖南﹐以及重庆等地也相继宣布独立﹐加入讨袁行列。以江西﹑江苏为主要战场的二次革命全面爆发。但是﹐讨袁军仓促上阵﹐孤立无援﹐连国民党的多数议员都还在北京留恋议席﹐因此﹐这场革命很快就遭到挫败。在江西战线﹐北洋第一军於7月25日占领湖口﹐8月18日占领南昌。在江苏战线﹐讨袁军於7月16日至22日间在徐州地区与北洋第二军和张勋所部会战失利﹐直退南京。上海讨袁军进攻北洋军驻守的制造局屡攻不克。其馀各省动员起兵迟缓﹐湘﹑粤﹑闽北援之师迟迟不发。7月28日﹐黄兴看到大局无望﹐遂离宁出走﹐讨袁军全局动摇﹐各地相继取消独立。不久﹐南京第八师等部下级军官及士兵重新举起讨袁的大旗﹐於8月11日宣布恢复独立﹐士兵们义愤填膺﹐人自为战﹐与重兵云集的北洋军展开了顽犟的血战。9月1日南京失守﹐二次革命宣告失败。孙中山﹑黄兴﹑李烈钧等逃亡日本。二次革命是一场保卫辛亥革命成果的战斗﹐孙中山等革命党人继承了武装斗争的光荣传统﹐不畏犟权﹐英勇奋战。它的失败也充分暴露了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运动的软弱性。

2.护国运动:
(又称护国战役、反帝制战争;民国四年—五年,即1915年—1916年)是发生在中国近代的内战,起因是袁世凯在1915年12月于北京宣布接受帝制,南方将领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在云南宣布独立,并且出兵讨袁。袁世凯的军队受挫,南方其他各省之后亦纷纷宣布独立。袁世凯在内外压迫后宣布取消帝制,并于数月后病逝。

3.护法运动
(1917年—1922年)指由孙文领导,反对北洋政府,在广州另立中华民国军政府的行动。在中国国民党历史中,亦称为“三次革命”。所谓“护法”指的是护卫《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打倒事实上由北洋系统专政的“共和”,重新建立新生共和的民主法统。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