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文言文运用3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5/08 20:02:22
1 《瑞鹤仙》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改写欧阳修的名文《醉翁亭记》而成的一首词,就你对这两则材料的理解,谈自己的认识。 2 概括两首诗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诗中抒发的情感 (1)《明月何皎皎》: (2)《拟明月何皎皎》: 3 你认为陆机的《拟明月何皎皎》一诗着重模仿了《明月何皎皎》一诗的那些地方?请举例说明。
解题思路: 见解答
解题过程:
1 《瑞鹤仙》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改写欧阳修的名文《醉翁亭记》而成的一首词,就你对这两则材料的理解,谈自己的认识。 答: 2 概括两首诗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诗中抒发的情感 (1)《明月何皎皎》:关于此诗主题,历来有两种说法:一说写女子闺中望夫,一说写游子久客思归。从全诗情调看,以前说为佳。   此诗写闺怨离愁,诗中刻画了一个独守空闺、愁思难寐、徘徊辗转的闺中女子形象。其愁由明月引起。“隔千里兮共明月”(谢庄《月赋》)。夜深人静,孤寂难耐的时候,月光皎洁照耀着床帐。原本“忧愁不能寐”,月光的照临更勾起若许的情思,只好披衣而起,徘徊于闺室。开头两联,就形象生动地把一个辗转徘徊的孤闺女子亮相于明月清辉之中。第三联:“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是女子心头对“客行”在外游子的劝说,有抱怨,也有期许。这一联是对全诗主题的揭示。但说归说,怨归怨,在此时此刻他能听见?他能回来?这满腹的愁思啊该告诉谁去?无可奈何,只好孤独地到院子里去流连彷徨,去对月倾诉。古乐府《悲歌》:“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但月亮照我影,却难慰我情,抬头仰望愈久,而“忧愁”愈添,不得不回到房屋里去,止不住的泪水打湿了衣裳。后两联如泣如诉,感人至深。诗中刻划了一个久客异乡、愁思辗转、夜不能寐的游子形象。
(2)《拟明月何皎皎》: 由于“明月”的窥照,“凉风”的侵袭,“寒蝉”的鸣唤,游子自己心神恍惚,而紧接以“踟蹰感节物,我行永已久,游宦会无成,离思难常守”四句收束全诗,进一步塑造出一个“踟蹰”忧伤的形象,更留下绵绵不绝的离愁别绪。这里,诗人涵蕴了古诗中“揽衣起徘徊”的踟蹰姿容,“不如早旋归”的热切企盼,以及“出户独徬徨,愁思当告谁”的孤寂情境,深刻地展示了复杂的心理状态。假如说“踟蹰感节物,我行永已久”只是久客的直接写照,其间包含了缘于行久而踟蹰感物的因果关系,那么“游宦会无成,离思难常守”则兼有两重意义:既体现了缘于游宦无成而离思难守或缘于离思难守而游宦无成的互为因果关系,又包涵了游宦无成还得“游宦”、离思难守还得“常守”的深层意蕴。由此反观全诗,其中情景意兴,共时交织,令人体悟尤深。表达了游子久客思归的情感。 3 你认为陆机的《拟明月何皎皎》一诗着重模仿了《明月何皎皎》一诗的那些地方?请举例说明。 拟明月何皎皎   安寝北堂上,明月入我牖。   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   凉风绕曲房,寒蝉鸣高柳。   踟蹰感节物,我行永已久。   游宦会无成,离思难常守。 这首诗拟古诗十九首之《明月何皎皎》,其词虽异,其意略同,是久客思归之作。   诗之首,词平意曲,寄情遥深。“安寝北堂上,明月入我牖”,点出“安寝”之地,兼抒游子思妇之意。如果说,前句是静态的描写,意在突出“安寝”二字,那么,后句则是动态的描写,且以“明月”射入窗户的皎洁光辉打破“安寝”的静态氛围,引发出久客烦扰之情,这较《明月何皎皎》首二句“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又多一层意蕴。对月思乡怀人,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恒见主题。陆机此诗仅以“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二句状摹对月怀想之态,表面上看缺乏情韵,然实际上却是“情繁而词隐”。  “凉风绕曲房,寒蝉鸣高柳”二句,似诗中闲语,然其所制造的凄清冷寂的气氛,却成为诗中由自然、心态的描摹向客子忧伤形象的塑造的转化契机。以“凉风”点出季节已届寒冷,而“绕曲房”三字,又极写寒气萦绕、渗刺之力;“寒蝉”句则用曹植“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诗意,而增以“高柳”意象,再次烘托出久客思归之情。  
同学:
对以上解答如还有不明白的地方,请在讨论中回复,好吗?谢谢!
很高兴为你解答!
祝你的成绩越来越棒!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