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明清时代的建筑有哪些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5/09 12:44:11
明清时代的建筑有哪些
此时期建筑组群采用院落重叠纵向扩展,与左右横向扩展配合,以通过不同封闭空间的变化来突出主体建筑,其中以北平明清故宫为典型,此时的建筑工匠,组织空间的尺度感相当灵活敏锐.
单体建筑
  明清建筑具有明显的复古取向,官式建筑由于形式上斗拱比例缩小,出檐较短,柱的生起、侧脚、卷杀不再使用梁坊的比例沈重,屋顶柔和的线条轮廓消失,故不如唐宋的浪漫柔和,反而建立严肃,拘谨而硬朗的基调,明代的官式建筑已高度标准化,定型化,而清代则进一步制度化,不过民间建筑之地方特色十分明显.但也有极少数特例,如飞云楼在万荣县解店镇东岳庙内,相传始建于唐,现存者建于明正德元年(1506年)重建.楼面阔5间,进深5间,外观三层,内部实为五层,总高约23米.底层木柱林立,支撑楼体,构成棋盘式.楼体中央,四根分立的粗壮天柱直通顶层.这四根支柱,是飞云楼的主体支柱.通天柱周围,有32根木柱支擎,彼此牵制,结为整体.平面正方,中层平面变为折角十字,外绕一圈廊道,屋顶轮廓多变;第三层平面又恢复为方形,但屋顶形象与中层相似,最上再覆以一座十字脊屋顶.飞云楼体量不大,但有四层屋檐,12个三角形屋顶侧面,32个屋角,给人以十分高大的感觉.各层屋顶也构成了飞云楼非常丰富的立面构图.屋角宛若万云簇拥,飞逸轻盈.此楼楼顶,以红、黄、绿五彩琉璃瓦铺盖,木面不髹漆,通体显现木材本色,醇黄若琥珀,楼身上悬有风铃,风荡铃响,清脆悦耳.飞云楼楼体精巧奇特,像这样造型繁丽的建筑在宋元绘画中出现很多,但实物保存极少,所以它具有重要的价值.
宗教建筑
  现存的佛寺,多数为明清两代重建或新建,尚存数千座,遍及全国.汉化寺院显示出两种风格:一、位于都市内的,特别是敕建的大寺院,多为典型的官式建筑,布局规范单一,总体规整对称.大体是:山门殿、天王殿,二者中间的院落安排钟、鼓二楼;天王殿后为大雄宝殿,东配殿常为伽蓝殿,西配殿常为祖师殿.有此二重院落及山门、天王殿、大殿三殿者,方可称寺.此外,法堂、藏经殿 苏州北寺报恩古塔
及生活区之方丈、斋堂、云水堂等在后部配置,或设在两侧小院中.如北京广济寺、山西太原崇善寺等即是.二、山村佛刹多因地制宜,布局在求规整中有变化.分布于四大名山和天台、庐山等山区的佛寺大多属于此类.明清大寺多在寺侧一院另辟罗汉堂,现在全国尚存十多处,尚有新建重者.为了便于七众受戒,经过特许的某些大寺院常设有永久性的戒坛殿.明、清时代,在藏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分布地区和华北一带,新建和重建了很多喇嘛寺.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汉族建筑风格的影响,有的已相当汉化,但总是保留着某些基本特点,使人一望而知.   此时期中国佛寺建筑上出现一种拱券式的砖结构殿堂,通称为“无梁殿”,如山西、南京灵谷寺、宝华山隆昌寺中都有此种殿堂建筑.这反映了明朝以来砖产量的增加,使早已应用在陵墓中的砖券技术运用到了地面建筑中来.五台山显通寺内的无量殿为用砖砌成的仿木结构重檐歇山顶的建筑,高20.3米.这座殿分上下两层,明七间暗三间,面宽28.2米,进深16米,砖券而成,三个连续拱并列,左右山墙成为拱脚,各间之间依靠开拱门联系,型制奇特,雕刻精湛,宏伟壮观,是我国古代砖石建筑艺术的杰作.无量殿正面每层有七个阁洞,阁洞上嵌有砖雕匾额.无量殿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是我国无梁建筑中的杰作.   明、清佛塔多种多样,形式众多.在造型上,塔的斗拱和塔檐很纤细,环绕塔身如同环带,轮廓线也与以前不同.由于塔的体型高耸,形象突出,在建筑群的总体轮廓上起很大作用,丰富了城市的立体构图,装点了风景名胜.佛塔的意义实际上早已超出了宗教的规定,成了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审美对象.因而,不但道教、伊斯兰教等也建造了一些带有自己风格意蕴的塔,民间也造了一些风水塔(文风塔)、灯塔.在造型、风格、意匠、技艺等方面,它们都受到了佛塔的影响.广胜寺飞虹塔为例介绍.飞虹塔在山西洪洞县城东北17公里广胜上寺,为国内保存最为完整的阁楼式琉璃塔.塔身外表通体贴琉璃面砖和琉璃瓦,琉璃浓淡不一,睛日映照,艳若飞虹,故得名.塔始建于汉,屡经重修,现存为明嘉靖六年(1527 年)重建, 天启二年(1622年)底层增建围廊塔平面八角形,十三级,高47.31米.塔身青砖砌成,各层皆有出檐,塔身由下至上渐变收分,形成挺拔的外轮廓.同时模仿木构建筑样式,在转角部位施用垂花柱,在平板枋、大额枋的表面雕刻花纹,斗拱和各种构件亦显得十分精致.形制与结构都体现了明代砖塔的典型作风.该塔外部塔檐、额枋、塔门以及各种装饰图案(如观音、罗汉、天王、金刚、龙虎、麟凤、花卉、鸟虫等),均为黄、绿蓝三色琉璃镶嵌,玲珑剔透,光彩夺目,形成绚丽繁缛的装饰风格,至今色泽如新,显示了明代山西地区琉璃工艺的高超水平.塔中空,有踏道翻转,可攀登而上,为我国琉璃塔中的代表作.
民居建筑
  北京四合院作是北方合院建筑的代表.它院落宽绰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独立,彼此之间有游廊联接,起居十分方便.四合院是封闭式的住宅,对外只有一个街门,关起门来自成天地,具有很强的私密性非常适合独家居住.院内,四面房子都向院落方向开门,一家人在里面和亲和美,其乐融融.由于院落宽敞,可在院内植树栽花,饲鸟养鱼,叠石造景.居住者不仅享有舒适的住房,还可分享大自然赐予的一片美好天地.   影壁是北京四合院大门内外的重要装饰壁面,绝大部分为砖料砌成,主要作用在于遮挡大门内外杂乱呆板的墙面和景物,美化大门的出入口,人们进出宅门时,迎面看到的首先是叠砌考究、雕饰精美的墙面和镶嵌在上面的吉辞颂语.通过一座小小的垂花门,便是四合院的内宅了.内宅是由北房、东西厢房和垂花门四面建筑围合起来的院落.封建社会,内宅居住的分配是非常严格的,位置优越显赫的正房,都要给老一代的老爷、太太居住.北房三间仅中间一间向外开门,称为堂屋.两侧两间仅向堂屋开门,形成套间,成为一明两暗的格局.堂屋是家人起居、招待亲戚或年节时设供祭祖的地方,两侧多做卧室.东西两侧的卧室也有尊卑之分,在一夫多妻的制度下,东侧为尊,由正室居住,西侧为卑,由偏房居住.东西耳房可单开门,也可与正房相通,一般用做卧室或书房.东西厢房则由晚辈居住,厢房也是一明两暗,正中一间为起居室,两侧为卧室.也可将偏南侧一间分割出来用做厨房或餐厅.中型以上的四合院还常建有后军房或后罩楼,主要供未出阁的女子或女佣居住.   南方地区的住宅院落很小,四周房屋连成一体,称作“一颗印”,适合于南方的气候条件.南方民居多使用穿斗式结构,房屋组合比较灵活,适于起伏不平的地形.南方民居多用粉墙黛瓦,给人以素雅之感.在南方,房屋的山墙喜欢作成“封火山墙”,可以认为它是硬山的一种夸张处理.在古代人口密集的 贵族四合院
南方一些城市,这种高出屋顶的山墙,确实能起到放火的作用,同时也起到了一种很好的装饰效果.   客家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民居建筑.土楼分方形土楼和圆形土楼两种.圆形土楼最富于客家传统色彩,最为震撼人心.客家人原是中国黄河中下游的汉民族,1900多年前在战乱频繁的年代被迫南迁.在这漫长的历史动乱年代中,客家人为避免外来的冲击,不得不恃山经营,聚族而居.起初用当地的生土、砂石和木条建成单屋,继而连成大屋,进而垒起多层的方形或圆形土楼,以抵抗外力压迫,防御匪盗.这种奇特的土楼,后来传布到福建、 广东、江西、广西一的带客家地区.从明朝中叶起,土楼愈建愈大.在古代乃至解放前,土楼始终是客家人自卫防御的坚固的楼堡.   此外,我国其它地方的民居也都很有特色.总之,民居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法式”、“则例”等条条框框的约束,其中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借鉴.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建筑体系的最后一个高峰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