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化学 > 作业

Cu、Zn原电池中,最初Zn是怎么变成Zn2+的,金属键是怎么断裂的,电子为什么没有直接给H+?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化学作业 时间:2024/06/06 22:29:44
Cu、Zn原电池中,最初Zn是怎么变成Zn2+的,金属键是怎么断裂的,电子为什么没有直接给H+?
提问的同学真好个爱动脑子的人,赞一个
首先给出2个概念:金属键、电极电势
在金属晶体中,自由电子作穿梭运动,它不专属于某个金属离子而为整个金属晶体所共有.这些自由电子与全部金属离子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某种结合,这种作用称为金属键.
德国化学家能斯特(H.W.Nernst)提出了双电层理论(electron double layer theory)解释电极电势的产生的原因.当金属放入溶液中时,一方面金属晶体中处于热运动的金属离子在极性水分子的作用下,离开金属表面进入溶液.金属性质愈活泼,这种趋势就愈大;另一方面溶液中的金属离子,由于受到金属表面电子的吸引,而在金属表面沉积,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愈大,这种趋势也愈大.在一定浓度的溶液中达到平衡后,在金属和溶液两相界面上形成了一个带相反电荷的双电层(electron double layer),双电层的厚度虽然很小(约为10^-8厘米数量级),但却在金属和溶液之间产生了电势差.通常人们就把产生在金属和盐溶液之间的双电层间的电势差称为金属的电极电势(electrode potential),并以此描述电极得失电子能力的相对强弱.电极电势以符号E Mn+/ M表示,单位为V(伏).如锌的电极电势以EZn2+/ Zn 表示,铜的电极电势以ECu2+/Cu 表示.
在298k,用电位计测得标准氢电极和标准Zn电极所组成的原电池的电动势(E池)为0.76v,根据上式计算Zn2+/Zn电对的标准电极为-0.76v.用同样的办法可测得Cu2+/Cu电对的电极电势为+0.34v.ECu2+/Cu>EZn2+/ Zn ,铜得电子的能力大于锌,锌电极的自由电子会有一部分转移到铜电极,锌的金属键有被破坏的趋势.当H+在铜电极不断得到电子,反应不断进行,锌电极就不断的产生Zn2+
  通常条件下,氧化还原反应总是由较强的氧化剂与还原剂向着生成较弱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方向进行.从电极电势的数值来看,当氧化剂电对的电势大于还原剂电对的电势时,反应才可以进行.
这些理论性太强的东西,我也只能解释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