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对于诗词在作文上的运用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5/11 20:19:02
背了好多诗但在作文中一直想不到,要怎么样才能运用好呢
解题思路: 1.以名句为题,画龙点睛; 2.以名句开篇,先声夺人; 3.以名句对比,突出见解; 4.以名句为料,别致传神; 5.以名句穿插,一气呵成; 6.以名句煞尾,强化主题。
解题过程:
【美文感知】
1.感时花溅泪
我国诗人有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其实,这句诗正说明了景随情迁的道理。对事物的认识和一个人感情有很大关系。
对于常人来说,一粒沙子就是沙子,而在诗人的眼里,一粒沙子可以弥漫整个世界……
因此,人的感情亲疏不同,对事物的认识便也不同。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感情亲,则对事物爱好,感情疏则对事物厌倦。其实,这本是见仁见智的。
2.⑴季节
春,是情人的眼眸,那是“人面桃花相映红”的顾盼流转;夏,是热烈的灵魂,那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与豪情;秋,是愁人的心绪,那是“满地黄花堆积”的愁情与怅然;冬,是勇士的信念,那是“零落成泥碾作尘”的义无反顾。
最爱是秋,并非她的萧瑟与惆怅……
我想这秋,正包含了四季,她有春的温馨,夏的热烈,冬的严酷,她是那四季最好的诠释者。
在四季的时光里,是我在边跑边仰望。
⑵季节
怀念从前,季节总如歌般行吟。当春来到时,就有“逃之夭夭”的景致;当夏来到时,就有“小荷才露尖尖角”的生气;当秋走近时,会有“晴空一鹤排云上”的诗情;当冬走近时,会有“窗含西岭千秋雪”的韵致。
那该是怎样的乐趣,怎样的生活?有四季伴你而行,生活的路如何多姿多彩,一路蜂忙蝶舞,一路花香弥漫。而如今?
一幢幢高楼平地而起……
怀念从前,向往明天,希望明天季节在城市扎根发芽,开花。如歌般行吟。
⑶做本色的自己才优秀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伴着时间的流逝,一代代先哲,一群群贤达在激流中沉淀,定格在属于他们的位置上,定格在历史的长河中——做本色的自己才优秀。还记得乌江边上的项羽吗?还记得他和虞姬的生死离别吗?……
的确,他们都已逝去。然而,历史却将他们定格在属于他们的位置上,伴随着时光流逝,他们依然闪耀夺目!因为他们面对自己的不足,并没有自怨自艾,而依然坚定着自己的步伐,走出了属于自己的光辉——做本色的自己才优秀!
3.⑴琵琶行之父母有情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孩子是父母爱的结晶,是由爱情转为亲情的结点。……在温暖亲切的环境下,我快乐地成长着。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爱女成凤。严父慈母在我的童年是两个互补的角色……绝不作温室花朵,也绝不堕落消极。
[间关莺语花底滑]
上学后,爸妈便对我松了一点……风儿总是和煦的,鸟儿总是快活的,像我的心情。[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当叛逆之神降临时,我不再乖巧地讨父母欢心……他一步步地引导我,以不揭我的短,也不重复说教,黑色的日子就在无声中过去了。[曲终收拨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
终于把我拉扯大了……最后,爸爸说:“孩子,以后的路只能自己去走了,自己好好把握啊!”
[座上泣下谁最多,掌上明珠双眸湿]
我要感谢父亲母亲的教导,他们是最普通的父母,却是我永远敬仰的明星。他们为我照亮了前方的路,引导我走向光明的未来。谢谢!这是我唯一能说的话了。
⑵流水落花春去也
千百年前,南唐后主一声嗟叹:“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整个诗坛开始震撼。千百年后,你可知道,大自然也发出了同样的呼喊?
(一)流水,去也
流水仍在,可已不是昨日碧绿容颜,你竟不知,那躲躲藏藏的壮观的排污口,把成千上万吨黑水浩浩荡荡排入赣江,千百里白沫蔓延,触目惊心!你竟不知,那偷偷摸摸挖井取水的粗大“吸管”,正急速吸吮着地球的血液,地理学家看到了华北地区的地下漏斗,给华北盖上了“严重缺水的求救信号!”你竟不知,由于毫无节制的毁林开荒,大面积的引水灌溉,中华大地那最初强劲的大动脉,竟变成了共和国最难治愈的几字裂口!
你竟不知,不知,不知昔日清流碧水,去也!
(二)落花,去也
落花仍在,但也真的只能是落花了。那被二氧化硫污染的牵牛花,被环保人士定格在醒目的照片上,残破的花瓣,诉说着委曲的成长,刺痛盲人的心!那整整齐齐生长在路边的花花草草,又有着怎样的眉目和面容?烟尘凝结了光泽,尾气阻塞了呼吸,被折断的裂痕沾满无泪的愤怒,一年年,等待着衰老和死亡。人们的心将再次受到震撼,植物的弱小
的生命,也将在忍无可忍之后发出惊天动地的呐喊!
落花有意,人却无情,去也!
(三)春去也
掸去尘土,春天也会明媚起来!
青天高,黄地厚,三北防护林蜿蜒挺进,为东北、华北、西北缠绕绿色腰带,征途漫漫,它是大自然即将复苏的春梦;日落西山,牛羊归圈,满足而安详。留下一片茂盛的草地,啃过的嚼痕却仍有勃勃生机。人工草场像自然的眼睛,不再等待老天的怜悯,肥肥的牛羊,是自然感恩的赠礼;退了,退了,围湖的田地,还给原属于自然的明珠;退了,退了,伐林而得的耕地,还给自然本有的绿衣。我看到星光点点的湖泊,像一颗颗璀璨的夜明珠,我看到绿荫片片的森林,像一个个期待许久的梦幻。
141工程,吹响了新中国环保最嘹亮的号角。治沙、治水、治树,治疗地球的百孔千疮,抚平曾经留下的伤痕,弥补曾经犯下的错误;三峡出平湖,跨世纪的工程;南水北调,带来水的音讯;西气东输,让能源沿着动脉汩汩流动;酒精代替汽油,让空气变成希望精灵;秸秆还田,肥沃了当代,功利在千秋;滴灌喷灌,点亮节水农业的彩色虹霓,
春末去,春末去,人人环保,让大自然起死回生。艾青说:“为何我的眼睛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当我读到这句话,我的心被融化了。是的,现代的中国,最需要这样掷地有声的呐喊,因为只有这样的呐喊,才有如此厚重的热爱,只有真正热爱这片土地,才可能动容苍穹,化爱为行动!
千百年前的一声嗟叹,亡了南唐的大好河山,千百年后的一声嗟叹,却是地球奄奄的企盼。大自然以其宽厚广博孕育了人类文明的扉页,但大自然又以其粗犷暴怒向人类敲响黄色的警钟!
“流水落花春去也!”自然的呼喊!“携手共建美好家园!”我们的宣言!
4.打一场母语保卫战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试问,那一种语言有这样灵动的气韵?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试问,那一种语言有这样绚丽的色彩?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试问,那一种语言有这样恢弘的气势?法国作家都得说┅┅……
月上林梢,地面月影婆娑;微风渐起,吹皱一池春水。独坐在故乡的竹林间,山溪水怯生生地从脚趾缝间流过,耳畔缠绵着竹海的波涛不时夹杂着竹竿断裂的鸣爆声。捧本小册子,细细品读其清澈的文字,我在其间沉醉不知归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语文,我心中的一泓清泉。
【归纳总结】
1.以名句为题,画龙点睛;
2.以名句开篇,先声夺人;
3.以名句对比,突出见解;
4.以名句为料,别致传神;
5.以名句穿插,一气呵成;
6.以名句煞尾,强化主题。
【举例分析】
一、巧用题记,揭示主旨。
题记是指位于文章标题下和正文前揭示文章主旨的独立段。借用古诗名句作为题记,不仅能提携全文,凸显主旨,还能增添文采。如:“一个名人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满分作文《伸出自己的手》片段)作者巧妙借用这一名句作为文章的题记,贯穿全篇,在文章中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给全文定下了一个诗意美的基调。
二、开头引用,起点高远。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如果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那么开头就是文章的面孔。文章如果有一个好的开头,就会给读者一个好的印象,就会吸引读者继续读下去,文章也就成功了一半。如何开好头,我谈两种方法。
第一,以兴的手法开头。“兴”即起兴,是《诗经》中常见的表现手法。《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兴”又兼有了比喻、象征、烘托等手法。“兴”原本是思绪无端地飘移和联想而产生的,所以即使有了比较实在的意义,也不是那么固定僵板,而是虚灵微妙的。如《关雎》的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以兴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但关雎和鸣,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的和谐恩爱,只是它的喻意不那么明白确定。
文章开头在不偏离主题的情况下,妙引诗词名句,往往能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增加文章的文采。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伴着时间的流逝,一代代先哲,一群群贤达在激流中沉淀,定格在属于他们的位置上,定格在历史的长河中——做本色的自己才优秀。”(满分作文《做本色的自己才优秀》片段)作者开篇不凡,引用孔子名言,在审视先哲贤达的历史地位的至高点上切入题目,令人赞叹。
三、穿插文中,诗意盎然。
在行文结构中贯穿诗歌。结构是紧接着剪裁之后的一项整体构造工作,也称为"布局""谋篇"。它的任务是使文章"言之有序"。莫泊桑说:"布局是一连串巧妙地导向结局的匠心组合。"柳青认为,写作中"最困难的是结构",这是因为,"作品的结构不单是一个形式的问题,也是内容的问题。因为一篇作品既是描写一个事件,那事件本身就具备一个进行的规律,一个存在的规模。作者抓住这个规律,写出这个规律,使它鲜明,便是作品的基本结构。"(孙犁:《文艺学习谈结构》)如湖南省高考优秀作文《琵琶行之父母有情》一文,就是巧妙地结合了《琵琶行》的结构特色,选择了一些关键的诗句,构成了全文的脉络,辅之以叙述,使文章显得摇曳多姿,结构新颖。
写作文时,如果在文中精心穿插几个名句,定能使文章诗意盎然。如:“隆冬时节,雪花纷飞。到处粉妆玉砌,银装素裹。‘厚冰无裂纹,短日有冷光’,冬天是寒冷的;‘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冬天是肃杀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冬天是孤独的。‘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但冬天的脚步无论如何也无法束缚人的情致。因为冬藏的万物也许正酝酿着春天的梦想,它们心中有个不变的信念: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满分作文《走进四季》片段)巧妙引用大量的诗词名句,突出了冬景的特征,表现自然对人的影响,抒发对四季的热爱,更为文章增添了诗情画意,显示了考生深厚的文学功底。
四、充当论据,支撑观点。
在议论文中,如果引用蕴含深刻哲理的古诗名句充当事理论据,来支撑中心论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如:“翻开那绵长的历史卷轴,映入眼帘的一位位名人志士,几乎都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才取得了令人仰止的卓越功绩。诗仙李白面对自己的人生曾有过迷茫与困惑,但其能重新树立对自己前途的希望,才写出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千古绝唱,这不禁使人感到无限的振奋。继续向前追溯,回到越王勾践的身旁,我体会到了他那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正是这种希望鼓励着他卧薪尝胆,肯于寄人篱下,最终凭国人的力量,‘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坚强信念,成为了春秋五霸中的最后一位霸主,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占据了重要的一席。”(满分作文《希望是力量之源》片段)文段所引用的两个名句,都能充分论证“希望对于人生的重要作用”这一观点,富有文采和说服力。
五、置于结尾,升华主题。
在作文中,以诗文名句来结尾,可以使之成为点睛之笔,升华文章的主题,获得自然贴切,水乳交融的效果。如:“‘胜人者劲,胜己者强’,失败的英雄,坚强的人。阿赫瓦里,太棒了!”(满分作文《阿赫瓦里,太棒了》片段)引用老子的名言进一步揭示出失败英雄的可贵精神,点明了中心,升华了主题。
总之,经典诗词名句,内涵丰富,意旨深远,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有时洋洋洒洒一大篇,却不如一句名言来得简洁,来得有力。而巧妙引用经典诗词名句,可以使语言显得厚重,警策,含蓄,具有丰富的哲理意蕴。中考作文中若能巧妙引用,定会使你的文章文采飞扬,显示出丰厚的文化底蕴。
显然,名句的运用,不仅能提高我们的理解能力,丰富我们的审美情趣,还能培养我们的创造思维。在我们的作文中,名句的运用,有这样几种具体的途径。
1.以名句为题,画龙点睛。
例文3的"所谓伊人,在水之诶",言简意赅,一语双关:既是屈原心中追随的"伊人"一一明主,又是考生心中崇尚的爱国先行者--屈原,可谓典雅传神,韵味无穷。
2.以名句开篇,先声夺人。
"拣尽寒枝不肯栖""嫣然一笑竹篱间""玄裳缟衣嘎然长呜",暗引苏轼的名句,构成语意上的排比,为正文论述"断岸千尺?气定神闲"的苏轼做了极富神韵的渲染,引人入胜。
3.以名句对比,突出见解。
明引北岛的"一切希望都带着注释,一切信仰都带着呻吟......"和舒婷的"未来的一切,都生长于它的昨天,希望......",通过绝望与希望的鲜明对比,有力地突出了人生的聪明就是拥有平和心态的见解。
4.以名句为料,别致传神。
以暗引,作为开头,它们起到了摄人眼目、先声夺人的作用,而作为全文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些富有象征意味的诗句,含蓄隽永,别致传神,虽不是主要材料,但对表现主旨同样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5.以名句穿插,一气呵成。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与"虽九死其犹未悔"三句屈原《离骚》中的名句为小标题,既巧妙衔接三个片段,又通过层层叠加,使屈原热爱祖国、坚持真理的伟大品性更加鲜明突出。
6.以名句煞尾,强化主题。
以《论语》完篇,强化了人生聪明的现实意义,引文简洁明了,短促有力,虽戛然而止,却引人深思,以苏诗结尾,进一步突出了苏轼的淡定潇洒、豪放旷达,既照应开文,又给人回味无穷之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作文就像方塘和镜子,我们的思想和情感就如天光,而名句则如飘动的云影?亲爱的同学,多用名句、善用名句吧,它能让我们的作文更亮,更雅,更灵动,更富有魅力,你,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