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希望是学术性的回答,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5/09 05:08:59
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
希望是学术性的回答,
普通话也是方言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和北方方言为基础,这里的北京语音并不包括北京的土音,北方方言也并不包括北方的土语;这里的北方的含义是广义的,包括我们江淮一带.这样,普通话的词语中,扬州方言也占有一定的比重.扬州方言是江淮官话(俗称下江官话)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属于北方方言.当然,普通话中也不包含扬州方言中的土音土语.普通话是提炼多种方言后的结晶,是方言的升华.
  方言的形成
  方言起源于部落语和部族语,是汉语的地方变体.方言的形成是不发达地域之间缺少沟通的结果.现在,越是不发达的地区,方言的种类往往越多.世界上大约有3500种语言,其中非洲就有1140种.
  方言的价值
  方言本身确实也是一种文化,还是一种情结.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方言能继续发挥增进乡情、亲情的作用;在艺术领域,有继续发挥繁荣民俗文化的作用.试想若用普通话演唱苏州评弹或说扬州评话,那就不成其为地方艺术了.方言具有相当的使用价值.
  但普通话毕竟是在方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要高于方言.普通话的音素更为齐全,且用四声调配,节奏感、音乐性强;普通话的词汇和习语空前丰富,更富于表达功能.如果用普通话和方言分别唱歌,或朗诵散文、诗歌,或宣读政府声明,感染力与效果就明显有别.
  方言终将消亡
  目前世界上的语种尽管有三、四千之多,但被各国定为官方语言或通用语言的也就65种左右.由于共同语的建立,各种语言的方言都在逐渐衰退,方言的作用日益缩小.
  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也是相互影响的.普通话的逐步普及,必然会对方言语音逐渐产生影响,吴语中的王黄两姓不分,扬州话中牛刘读音无别,林凌、苏舒等读音相同的现象终究会要变化的.方言也必然会从普通话中吸收大量词汇,同时摈弃一些只有读音而无相应文字或已明显不合时宜的词语.但这种变化并不是方言的退化,而应看着是方言的进步.当然,普通话也会不断地吸收从方言中流传开来的词汇.随着我国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各地的方言必然会趋同,将逐步统一在普通话的旗下.
  当然,方言的消亡将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就像资本主义必定会消亡一样,谁也说不出会是在什么时候.从目前发达国家来看,尽管他们的民族语早已普及,但方言仍然普遍存在.英国英语以牛津音为标准音.但如你去伦敦旅游,街上能不难听到当地土音及带苏格兰或威尔士腔的非正宗英语
  就我国目前情况看,方言远未进入消亡阶段.有些地区由于经济的发达和扩张,当地的方言还处于发展阶段,甚至有外溢现象.说“世界上每年都有语言在消亡”,甚至说“每天都有一两种方言消亡”,是言过其实,是不可能举出实例来的.
  方言无须保护
  方言的产生,发展,衰退与消亡是事物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历史的必然.方言无法保护,也保护不了.语言是人们进行思想交流的工具.是工具就得不断改进、更新,以至扔掉落后的,用上更先进的.
  鼓励同一方言地区的人群总是使用方言是办不到的.随着人们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和文明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你会发现越来越多的人,甚至是中老年人也喜欢说一两句普通话了.
  由于普通话的学习和使用同接受教育,对外交往密切相关,年轻人爱说普通话往往能借以标榜自己的文化档次.有时候,一个人说话的发音、用语和语调确实可以成为这个人的文化高低和气质雅俗的一个标志.
  开设地区语言课也是行不通的.以扬州方言为例.很多方言词语只有语音而写不出文字来.有些词语口头说说时并不在意,但一旦写了出来却发现难登大雅之堂.比如江苏里下河地区的“屙尿”(小便)、“晓不得”(不知道)等.发达的语言的特点之一是特别富于同义词,中古时期的英语往往就能有三个同义词表达同一个概念.三个词当中,一个来自古英语,一个来自法语,还有一个来自拉丁语.而江苏苏北里下河地区方言中的“兜”字,一个词却能表达无数意义.如“曾兜了没有?”(吃饭了没有?)“我兜(打)了他两下.”“我兜(骂)了他两句.”“我兜(睡)了一觉.”“我兜(买)了两斤”等.
  要开设方言课还得有教材,课本的内容得从大量的用方言写作的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中去选择.要学好方言还要有较高水准的词典来规范方言的字形、读音和用法.目前,这些条件好像都难以具备.
  总之,我们认为普通话一定要大力推广.但目前应该是“双语”的语境,在正式场合要坚持说普通话.在日常生活中可让方言继续发挥增进乡情亲情的作用,在艺术领域中提倡用方言来继续发挥繁荣民俗文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