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关于节约反对浪费的作文素材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4/30 02:13:29
关于节约反对浪费的作文素材
“厉行节约”是今年的社会热点.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华社一份《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的材料上作出批示,要求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回望历史,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者从自身做起,勤俭节约,将“一穷二白”的中国带入新的历史时期.铺张浪费绝非小事,只有杜绝“中国式剩宴”,才能进一步凝聚党心民心,实干兴邦,共圆一个“中国梦”.
“厉行节约”热点都贴近生活,走近民生.高考作文的导向标就是社会热点,因为高考作文体现社会热点,关注社会人生是“硬道理”.
所以作文材料有可能涉及“厉行节约”热点材料或所给材料引导学生关注“厉行节约”社会热点.
【适用话题】
1.简单
简单虽然表面上简单,但蕴含的道理深刻,需要你准确阐释.早在1980年全国高考作文就要求以“读《画蛋》有感”为题写一篇议论文.画蛋是一个简单而枯燥的工作,它需要的是脚踏实地和坚持的精神,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达到成功,成就一番事业.只有审题准确,文章才不会跑题.我们应该透过事物的表象,去抓住事物的本质,这样才能很好地感悟事物.
浮躁、功利的社会现实必然会促使人们进行理性的思考,“简单”的回归就成为一种必然.简单这个题目已引起各地命题者的注意,像“其实很简单”“简单也美丽”“简单和精彩”等作文题频频出现在各地模拟试题中.现代社会中,很多人往往会忽视简单的事物,认为简单就是单纯而不屑一顾.其实,这是认识上的一种误区,有很多时候恰恰是简单让我们悟出了自身的价值,迸发出许多睿智的见解,使我们的心灵受到深刻的洗礼,让我们领略人生的无限精彩.
自然界中,一星一月,一虫一鸟,一草一木,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无穷的奥秘.需要我们慎重对待.学习和生活中,也有许多看似简单,容易被人们忽视的问题.有的忽略了也许无关大局,但有的忽略了就可能引起严重的后果.
可以 从书法中“一字最难写”的道理说开去,辩证论述简单与复杂的对立统一关系.一根木棍子,横着放,便成了“一”.然而在书法家的眼里,这个“一”字奥妙无穷,只此一笔,起、承、转、接的笔法尽在其内;只此一笔,书法家的喜、怒、哀、乐,皆在其中.这个“一”或许就连贯整篇书法的气势,体现通篇文章的风格.因此李苦禅由衷感叹:“一”字最难写.
可以阐述简单是一种美,是人生中的一种境界.古代的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生活可谓简单,“人不堪其忧”,颜回却以之为乐,孔子赞之曰“贤”.当代学术界泰斗季羡林先生衣食简单,也是以之为乐.他们都是洞察人生的智者.
当然,我们还可以反向联想.如揭露官僚作风,互相推诿、扯皮,把原本简单不过的事情无端复杂化了.
2.厉行节约
厉行节约也是一种美.厉行节约就是生活中的减法.在世事扰攘、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减法”体现了一种崭新的生活理念,它启发人们去思考生活的本源、本真意义.的确,生活就像一道数学公式,有加法,亦有减法.很多时候,我们不仅要做加法,更需要做好减法,勤俭节约,反对浪费,这样生活才会变得简单,我们才会轻装前行,提高生命质量,提升生活品位,享有生活的纯粹高尚,领略生活的无限风光.多余的脂肪会压迫人的心脏,多余的金钱会拖累人的心灵,多余的想法会增加生命的负担.为此,若想活得健康、充实、潇洒、轻松、快乐,就要时常演习生活中的减法,舍弃生命中的多余,让生活中的不如意越来越少,在简单中找寻生活的快乐.
厉行节约,是做人的一种智慧,是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淡然的人生态度.它体现了一个人的胸怀、品德和宽容的精神.厉行节约是一种舍弃的艺术,有舍弃才有获得.善于舍弃生命中的杂念和多余,必定会厉行节约,换来的必将是心智的清醒、心灵的净化、健康的体魄,这不正是人们追求的真谛吗?
3.简朴
简朴可以消除物欲,一切过多的烦恼和悲剧都是由多欲和“我想要”造成的.简朴可以带来宁静,过多的欲望和占有有碍于身心健康,使情绪永难以平静,永难填补心灵空虚.
【素材积累】
名言警句
俭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爱默生)
小处不省钱袋空(托•莫尔)
钱币是圆的,所以容易滚走(托里安)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成由勤俭破由奢
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有钱时摆阔,没钱挨饿
欲求温饱,勤俭为要
紧紧手,年年有
勤能补拙,省能补贫
思前顾后,吃穿常有
精打细算,油盐不断
披着破大氅的,往往是个好酒徒(西班牙)
粮收万石,也要粗茶淡饭
会吃的吃千顿,不会吃的吃一顿
精打细算,油盐不断
披着破大氅的,往往是个好酒徒(西班牙)
一粥一饭汗珠换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成物不可损坏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
1、君子以俭德辟难. 大意:君子用俭朴的德行来避免危难.
2、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大意:在国家事业上要勤劳,在家庭生活上要节俭.
3、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大意:节俭,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 4、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大意:老百姓的生计在于辛勤劳作,只有勤于劳作,财物才不会匮乏.
5、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大意:节俭就会昌盛,淫佚享乐就会败亡.
6、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大意:农夫在中午的炎炎烈日下锄禾,滴滴汗珠掉在生长禾苗的土中.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一粒都是这样辛苦得来. 7、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大意:纵观历史,大到邦国,小到家庭,无不是兴于勤俭,亡于奢靡.
8、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9、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大意: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从奢侈转到节俭则很困难.
10、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大意:有计划地索取,有节制地消费,就会常保富足.
11、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大意:只有节俭可以使人廉洁奉公,只有宽容可以使人养成好的品德.
12、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大意:即使是一顿粥、一顿饭,也应当想到它来得不容易;即使是半根丝、半根线,也要想到劳作的艰辛.
13、海尔总裁张瑞敏先生在比较中日两个民族的认真精神时曾说:“如果让一个日本人每天擦桌子六次,日本人会不折不扣的执行,每天都会坚持擦六次;可是如果让一个中国人去做,那么他第一天可能擦六次,第二天可能擦六次,但到了第三天,可能就擦五次、四次、三次.到后来,就不了了之了.”有鉴于此,他表示,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
【相关时事热点】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华社一份《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的材料上作出批示,要求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回望历史,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者从自身做起,勤俭节约,将“一穷二白”的中国带入新的历史时期.铺张浪费绝非小事,只有杜绝“中国式剩宴”,才能进一步凝聚党心民心,实干兴邦,共圆一个“中国梦”.
习近平主席最新提出的厉行节约的八项规定:
一、政治局全体同志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同群众座谈,多同干部谈心,多商量讨论,多解剖典型,多到困难和矛盾集中、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要轻车简从、减少陪同、简化接待,不张贴悬挂标语横幅,不安排群众迎送,不铺设迎宾地毯,不摆放花草,不安排宴请.
二、要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进会风,严格控制以中央名义召开的各类全国性会议和举行的重大活动,不开泛泛部署工作和提要求的会,未经中央批准一律不出席各类剪彩、奠基活动和庆祝会、纪念会、表彰会、博览会、研讨会及各类论坛;提高会议实效,开短会、讲短话,力戒空话、套话.
三、 要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简报一律不发.
四、要规范出访活动,从外交工作大局需要出发合理安排出访活动,严格控制出访随行人员,严格按照规定乘坐交通工具,一般不安排中资机构、华侨华人、留学生代表等到机场迎送.
五、要改进警卫工作,坚持有利于联系群众的原则,减少交通管制,一般情况下不得封路、不清场闭馆.
六、要改进新闻报道,政治局同志出席会议和活动应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决定是否报道,进一步压缩报道的数量、字数、时长.
七、要严格文稿发表,除中央统一安排外,个人不公开出版著作、讲话单行本,不发贺信、贺电,不题词、题字.
八、要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严格执行住房、车辆配备等有关工作和生活待遇的规定.
舌尖上的浪费
态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您怎么看?”是经常被问到的问题.
人民网强国社区推出大型调查专栏——《态度》.本栏目将联合专业调查机构,就民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展开调查,以“体现人民态度,传递百姓心声”为宗旨,表明一种态度,阐明一种立场,探索应对方法,推动社会进步.
《态度》栏目首期聚焦“舌尖上的浪费”.统计数据显示,人均GDP在世界百位之后的中国,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价值高达2000亿元;而中国尚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低保人口;同时,中国是世界农产品进口大国,“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舌尖上的浪费”您怎么看?
这种“舌尖上的浪费”引起人们的关注.“舌尖上的浪费”有民间的,更有官场的.人们去餐馆吃饭,点完的饭菜吃不完就直接废弃在饭店;同时,公款吃喝之风盛行,大行其道.
民间浪费
节庆时节,聚会增多,请人吃饭一定要多点菜,不然觉得丢面子.往往造成请客的点得不少、赴宴的吃得不多,一桌宴席有一半会被浪费.
有调查显示,一个人每天至少消耗粮食一公斤,而一个中等规模以上城市一天就要浪费掉64000公斤饭菜,64000公斤饭菜能至少满足6万人一天的口粮. 舌尖上的浪费
多数人认为,在餐厅就餐把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回家,是一种当下所提倡的节约行为,他们表示会把吃不完的剩菜打包回家.而部分人则认为,打包剩菜得视情况而定,都是亲朋好友餐后打包大家习以为常,但生冷菜品是否会变质,与不熟的人共同用餐,对他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不熟悉,又没有使用公筷,这样的情况不会选择打包.部分市民会因“菜没剩多少”、“嫌麻烦”、“碍于面子”,很少把剩饭菜打包带走.
官场浪费
国家重点贫困县江西上饶县清水乡前汪村村部乔迁庆典庆典当天小车沿着路边停了200米长,73部小车中还有两部警车.村小操场上、教室里共摆了52桌酒席,赴宴者多是党政机关干部.觥筹交错、举箸买醉之间,不少公帑被浪费.
公款吃喝之风盛行,身处其间的每一个个体,都极易陷入狄更斯悖论中,明明知道公款吃喝不对却不得不顺从.但这并不意味着公款吃喝就具备某种正当性,恰恰相反,这种“明知不当为而非为之不可”的风气,比公款吃喝本身对社会的危害更大这正是一些干部走向腐败的渊薮.
在2013年1月23日播出的《新闻联播》中,评论员杨禹正式亮相,这也是该节目开播35年来第一次引入评论员.在昨晚的节目,央视评论员杨禹出现在与主播郎永淳的连线中,他就社会集中关注的“舌尖上的浪费”问题进行了直播评论,认为刹住浪费之风,关键从三“公”入手:公款、公务人员和公众.虽然评论员在新闻频道已不算新鲜,但郎永淳在《新闻联播》中连线杨禹可是节目开播35年来的第一次.
“舌尖上的浪费”见诸网上后,中央高层对此非常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就新华社一篇内参报道作出重要批示,要求严格落实各项节约措施,坚决杜绝公款浪费现象,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随后,多地掀起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采取严格措施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高潮.公务浪费现象令人深恶痛绝,而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些“舌尖上的浪费”,同样值得警醒.
【例文】
追寻简单
简单,只两个字眼儿,简单得无须解释,又深刻得难以解说.
一个馒头,一碗粥,一碟小菜,心满意足地吃下来,这是简单;三口人,两份工资,一个家,锅碗瓢盆地过日子,这是简单;高级职称三个名额四个人要,那我就退出来,下次再来,这是简单;破破烂烂,可卖则卖,该扔就扔,毫不可惜,决不留情,这是简单……孩子们永远天真永远快乐,是因为人生在他们眼里只是简单;少女们总是无限感伤无限烦恼,是因为人们总对她们说人生不简单;中年人常常郁闷愁眉紧锁,是因为他们找不到简单;老年人安详、冷静,是由于经历了一番艰难人生跋涉,穿越了人类自己制造的纷杂、喧嚣、迷茫的思想迷雾,在人生的那一端,他们看到了生活其实就简单.
是的,人生的道理原本简单——男人和女人共同组成人类.生和死是人的全部生命过程.世上最透彻的生活哲理往往藏在最朴素无华的人生世界、最简单明白的大实话中.粮店来了好米,老婆一声呼唤:“扔下你那本书,人活着先得吃饭!”半夜里赶写论文点灯熬油,老婆轻轻唠叨:“丢了小命,职称有啥用?”瞧,生活里的普普通通一句话常能引领人瞅见高山背后坦荡荡一片人生平原.这话是深刻,更是简单.简单是一种生活方式,不讲奢华,不求档次,钱少少花,钱多也不乱花;简单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得失随缘,不尚华贵,不羡名利.
这世界并不复杂,只要心简单就行了;如果心复杂了,这世界就复杂了.悟出简单的人自会轻轻松松地享受人生.从根本的意义上明白人活着都要吃饭穿衣,你就会自然想到飞扬只是人生的一瞬,平凡细琐才是生命的永恒,那么,又何必奢望浮名耗费心机,为觅不到人生的雄奇博大唉声叹气?懂得:“我是我自己的”,当然不屑企求别人的承认;知道昨天的经验教训只是为了今天活得更好,又何须为过去的伤心事哀痛不已呢?人这个自然之子,他的内躯只需要从自然之中获取适量的五谷杂粮,只需要几套保暖的衣物,只需要不多但真挚的亲情、友情和爱情,简简单单的日子更能咀嚼出生活的滋味.放眼望去,满街绅男淑女中,自己虽不抢目也不显寒酸,倒落得个逍遥自在,少了浮躁,少了矫饰,少了繁琐,简单的日子竟让自己神情气爽起来.学会了换一种眼光来看世界,就会发现,商场里充斥了奢靡的物品,报刊里塞满了矫情的文字,办公室里弥漫着过多虚伪的寒暄……于是,不再被外在的世界、内在的心弄得疲惫不堪.得失随缘,心无增减,处世以不即不离之法,居心于有意无意之间.简单些,试着解除一些物质之累和心负之累吧!
简单不是浅陋,是海洋中的静谧和深邃;简单也不等于平庸,是高原深秋的宽广无垠;简单不是不要丰足小康,明快多彩的生活,不是拒绝浪漫情怀潇洒风度,它只是喧嚣中保持一份空灵,不去凑那份热闹;只是流行中认定平淡如金,不去追什么潮流赶什么时髦.
简单如高天上流云,高山上流水,让凝涩的人生流畅,把板结的心情融化,使喧哗的世界灵动.简单会使精神有了一种高尚感,心灵有了一种净化感,灵魂有了一种安详感,身心有了一种健康感.简单的生活,造就了高尚的人格,那才是真不简单哩.
厉行节约是美德
节俭就是勤劳和俭朴,指厉行节俭、反对浪费,珍惜劳动成果,用钱有节制,不铺张浪费,自己动手制造劳动财富.诸葛亮曾说过:“静以修身,俭以美德.”这不正体现出节俭对于提高自身道德的修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不难看出,自古以来凡是品德高尚的人,大都是具备勤俭节约这一美德.
北宋着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范仲淹小时候家里很贫苦,但是他坚持刻苦读书,为了节省粮食和节约时间,他每天早上熬了一小锅粥,等冷下来结成块,他就带到学校去当干粮.到吃饭时用刀划平,上午吃两块,下午吃两块.虽然现在他的做法我们不可取,但是他的勤俭节约的美德不正是我们所要学习的吗?
明代清官海瑞死后,人们清点的家产不过只有“俸金八两,葛布一段,旧衣数件.”他节俭的美德,是值得我们赞叹的.
而今,我们的周恩来总理以“简朴”为座右铭,成为令人民敬佩的领袖.由此可见,节俭对于我们修身养德是大有益处的.
节俭这一美德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而随之发展.
南京路上的好八连,不正是体现了这个观念?他们以前的“三件宝”:草鞋、纸糊信封、针线包.现在已被学习包、贮存各种资料的U盘、帮助官兵消费的阳光卡的“新三宝”所代替.可见社会的进步,节俭这一美德也随之而发展.
如今,处在21世纪的我们又该如何发扬节俭这一美德呢?似乎在这幸福和平的社会中,我们大多数人都淡忘了节俭这一美德.衣服旧了换新的、饭吃剩了就倒掉……节俭在被奢侈多代替吗,而我们是否即将要遗失节俭这一美德呢?
不,我们要肩负起发扬这一美德的使命!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今天开始,使节俭这一美德深入人心!
崇尚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
勤俭就是勤劳节俭,包括努力工作和节约用度两个重要方面.我国自古就以勤俭作为修身治家的美德,《尚书》说:“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左传》引古语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周易》提出:“俭德辟难”之说,《墨子》有:“俭节则昌,淫佚则亡”之论.古人认为能否做到勤俭,是关系到生存败亡的大事,不可轻忽.在现在社会,经济增长和物质消费的观念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但勤俭作为一种美德,作为一种工作态度、生活作风或治国方针,还是要大力提倡的.
有许多的历史人物都以勤俭来修身,他们不仅在国家事业上勤劳,而且在家庭生活上也非常节俭.克勤克俭,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传说中的古代圣贤都是这样做的,如尧特别关心民众,认为别人挨饿受冻是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好,是自己的过错.而他自己的生活却十分节俭,经常穿着粗布衣裳,吃粗米饭,喝野菜汤.正是由于尧在事业上和生活上克勤克俭,所以赢得了百姓的爱戴,成为一位圣贤.
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苏东坡,也把节俭作为自己的生活习惯,以节俭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他在生活上坚决反对奢侈浪费.有一年,他被贬黄州,俸禄减少,这给生活上带来了诸多不便.为了渡过困境,它不仅辞退了身边所有的仆人,而且自己更加节俭,他给自己制定了一份完整详细的开支计划,把所有的收入和手边的钱都集中起来,然后将这些钱分成十二份,每月一份,每份又平均分成三十份,每天只用一份.他就是这样“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度过了难关.“君子以俭德辟难”,苏东坡就是这样做的.
奢侈浪费小到足以破坏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大到足以灭亡一个无比强盛的国家.自古就有许多帝王在刚开始创业时,以勤俭修身,受到了百姓的拥戴,但后来他们逐渐放弃了勤俭而一味的追求安逸享乐,结果招致了自己的灭亡.五代时的后唐庄宗李存勖,一开始励精图治,奋发有为,击败各个敌手称帝.但后来沉湎于音乐戏曲,每天在宫廷上用重金请人表演,演得好,用重金封赏,并且整天大肆兴建乐宫,乐队,造成黄金流失,最终导致部下作乱,伶人发难,在位三年就死于兵乱之中.欧阳修在撰写《伶官传》时,有感于这段历史,阐发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
中国有着很强的忧患意识,特别是在国家动荡,民不聊生时更是如此.孔子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孟子讲“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就是分别从个人和国家的角度强调了保持忧患意识的重要性.魏征即使在大唐盛世,也规劝皇帝“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以实现长治久安.
还有要提醒大家注意“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意思是说,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从奢侈转到节俭很难.这是司马光引述他人的话,用来训诫子孙的.它强调要自觉保持节俭,防止奢侈,含有自勉、警世之意.人都想过好日子,这本无可厚非.但是过于奢华是不可取的,商纣用了双象牙筷子,他的臣子就要逃走,原因是看到纣王的贪欲一发,将不可遏制.所以坚持节俭要有自律能力.
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淡漠了古人的教训,大肆的奢侈浪费.我国就形成了一种通病——“节俭冷漠症”.身边的小事就足见这种病态的严重.白天明亮的教室里非得开灯,洗手间的水龙头“细水长流”,电脑永远处在待机状态,简直是“不知节俭何滋味”.据上海能源管理部门统计,按平均每户家庭有15瓦特的耗电量计算,上海480万户家庭在白天高峰时就增加了2.5万千瓦左右的用电负荷;一台电脑的待机能耗30瓦,如果上海15万机关干部下班后都不关掉电脑电源,仅此一项,就将每天增加4500千瓦的用电负荷,倘若加上企事单位的的电脑待机浪费,数字十分惊人.如果这样浪费下去,有多少能源将被这样白白的浪费掉.为国家造成多大的经济损失.长此下去,即使我国再强盛,恐怕也支撑不了多长时间.
  纵观历史,大到邦国,小到家庭,无不是兴于勤俭,忘于奢靡.古往今来,成功的创业者大都经过艰苦奋斗阶段,所以都很勤俭节约.但是对于守业者来说,则正好相反,他们没有经历过创业的艰辛,容易贪图奢侈享乐,最终的命运必然是事业的衰败,国家的灭亡.这是几千年历史所昭示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