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古诗文怎么做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5/16 14:37:51
古诗文怎么做
命题走向预测
  选材方面:古诗鉴赏的选材,近几年仍然以唐诗、宋诗、宋词为主,2009年18套试题有15套以唐宋诗词为鉴赏材料.但随着自主命题省份的增加,选材范围也渐有拓宽.近几年,元曲及明清作家的一些诗作渐入命题范围,如2008年的四川卷古诗词鉴赏选了吴西逸(元代)的散曲《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北京卷选的是顾炎武(明清之际)的《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2009年安徽卷选的是舒頔(元代)的《小重山·端午》.
  文言文阅读材料的选择逐渐突破史书中人物传记这一范围,选材更趋灵活.以往,文言文阅读的文本大多选自“二十四史”等正史,2004年高考广东卷的文言文阅读材料选自《孔子家语·颜回》,湖南卷的阅读材料是苏轼的一篇散文《放鹤亭记》,从此,打破了文言文阅读的文本取材“正史”“一统天下”的局面.近年来,取材范围不断扩大,2009年已有近一半的试题选择了非人物传记类的阅读材料.可见,在取材上,既注重人物传记,也开始注重文质兼美、文化内涵丰富的散文.另外,各省市卷在选材上更具地方特色,更为关注本土文人的作品.以上,都是不得不引起我们重视的信息.
  内容方面:古诗鉴赏的考查中,篇幅短小但蕴涵哲理、脍炙人口的诗歌仍将会成为命题人的首选.从风格看,清丽淡雅且情景交融式的作品还将会占据主流,尤其是那些包含名言警句的短小精悍的抒情诗和充满理趣的山水田园诗、送别诗将仍是出题的热点.从考查内容来看,一是鉴赏:鉴赏其形象,鉴赏其语言,鉴赏其表达技巧;二是评价,就是探求诗歌的思想(感情)内容.
  而文言文阅读,从文本的选择内容来看,仍将继续遵循“文以载道”的原则,如果所选文本是人物传记,内容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古代名臣良将的事迹,表现官员的勤政爱民、廉洁奉公或执法如山等正直品行或杰出才干等;二是古人事亲至孝等体现和弘扬民族文化及传统美德的典型等.如果所选文本是文言散文,那么也必将是文化底蕴深厚,弘扬有利于修身养性的传统道德观、价值观的作品.从考查的内容上看,对文言文具体语境中实词虚词的考查、信息整合、要点归纳仍会是不变的考点,古今异义的复合词、特殊句式的考查将是热点,而词类活用和文言文翻译仍将是分值比重较大的考查点.
  形式方面:在古诗鉴赏的题型设置上,简答题仍为主要题型,部分试题会将诗话、评论、评点等中国传统文论形式以及文学常识、文体知识与诗歌鉴赏试题有机结合.另外,为了使诗歌考查回归“诗无达诂”的传统理念,使考查更为合理,更为全面,更能考出考生的个性化的赏析能力,开放性试题将会有所增加,由一元答案转向多元阐释.因此,为了使试题有更多的选择和更宽松的自由度,比较阅读将成为热门题型.
  文言文阅读的题型渐趋稳定,选择题仍会侧重考查对文言实词、虚词的筛选和判断能力以及对内容的鉴赏能力,特别是对文言实词、虚词的考查侧重动态化,即考查词的语境义.另外,近几年来,又兴起一种给文言文断句的题型,重庆卷连续几年均考查文言断句.这种题型虽新,但能力要求并不高,由于不是要求考生加标点符号,只是断句,事实上降低了难度.另外,形式上是考断句,实际上还是考查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
  高考备考策略
  古诗词鉴赏——拓展中积累
  初高中阶段,学生已经通过教材学习了大量的古代诗词曲,应该有一定的知识储备,通过诵读体味也会找到一些欣赏古诗词的感觉.在高考前,应对学生进行一定量的拓展迁移训练.通过拓展训练,尽可能使学生做到“见多识广”,提高学生感悟诗歌和分析评价的能力.
  1.拓展训练中,增强感悟能力,积累相关知识.
  具体应该做到如下积累:
  (1)把握有关诗、词、曲的文体常识.
  (2)明晰鉴赏对象的所属类别.
  鉴赏古典诗词,要学会分类鉴赏.如鉴赏之前,先要弄清其所属类别:是诗,是词,还是曲;是古体诗还是近体诗.其次,还可按表达方式分,是叙事诗还是抒情诗;按内容分,是咏物诗还是咏史诗,是山水田园诗还是边塞征战诗,是羁旅行役诗还是赠友送别诗,是闲适隐逸诗还是谈禅说理诗,等等.因为不同类别的诗词在表情达意、节奏韵律、表现手法等方面各有不同,如写景诗的借景抒情、寄情山水,咏物诗的借物抒怀、托物言志,咏史诗的吊古伤今、借古讽今、怀才不遇,边塞诗的建功立业、奋勇报国、厌战思乡,羁旅诗的绵绵乡愁、抑郁不得志,送别诗的依依不舍、苦苦思念与劝勉等等.因此,分类鉴赏,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作品.
  (3)掌握一些必要的典故和惯用的意象.
  古诗词常用典故,用典故可收到言简意赅的奇特效果.典故的复习要力求避免艰深难懂,但平时接触过的和常识性的一定要注意尽可能多掌握.例如,“青衫司马”“豆蔻词工”“封狼居胥”“关河”“三山”“楼兰”等.
  (4)了解不同时代的社会风貌.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同样有助于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
  (5)熟悉一些诗人的经历遭遇、理想志趣.
  一首诗的形成,总是与作者对特定的历史事实的感悟有关.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是作者对社会、对生活中的某人某事或某种现象的或褒或贬、或肯定或否定的态度,我们只有尽可能多地熟悉诗人在特定社会背景下的特定经历,才能更好他把握和理解其作品内容以及作者的态度和思想情感.
  (6)了解一些诗人的风格、流派.
  对一些主要作家,应该对其创作风格有所了是山水诗人还是边塞诗人,是清新飘逸还是沉郁顿挫,是豪放还是婉约,是浪漫还是现实.另外,一个作家的整体创作取向和风格一般是固定的,但也不排除个别作家的特例存在,也应注意到同一作家有时也会有多种创作风格.
  (7)理解一些名词术语的内涵.
  弄清与古诗词鉴赏有关的名词术语,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直抒胸臆,意象,意境,联想,咏物,叙事,韵律,正面与侧面,虚与实,动与静,点与面,象征,烘托渲染,衬托,修辞手法,等等,以避免赏析时审题不清,答非所问,说外行话.
  2.拓展训练中,掌握解答技巧,提高答题能力.
  无论做任何事,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技巧,才能达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技巧应该是在强化训练中培养出来的,所以,在古诗词鉴赏的复习中,一定要养成动笔把答案写出来的习惯,而不是仅仅在脑海中酝酿答案.
  另外,通过拓展训练,应总结答题方面的一些规律和技巧.如解题时,切不可忽视前面的标题、中间的作者、下面的注释,这些都能给考生提供一些有效的暗示性信息,往往对理解诗词的思想内容至关重要,不可视而不见.
  文言文阅读——回归中提升
  文言文阅读的语段往往取之课外,但其知识点的设置又绝不会超出课内所学,即考查考生运用已学过的古代汉语知识阅读陌生文段的能力.对文言文词语的考查则成为了保留题目.有的试题以比较句子、选出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或不同项的方式设题,其中比照句基本是出自中学课本.近几年来,高考试卷中涉及的文言词语大都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所以,在考前,文言文的复习应回归课本,立足教材,夯实基础,培养能力.
  在具体操作中,首先,可指导学生借助课本中一定量的经典的文言文,如《劝学》《过秦论》《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师说》《六国论》等,这些课文,可谓文质兼美,读来朗朗上口.复习中,可要求学生在原来学习过的基础上,熟读成诵,进而形成敏锐的语感.同时,对其中出现的文言知识,如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词类活用现象等,要分门别类,进行系统的梳理和积累,细化知识点,编织出知识网络,最后通过科学训练,有效地培养学生因文解句、因句解词的合理推断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这其中,还要特别注意强化对文言句子翻译的训练,因为它是文言文阅读考查的“半壁江山”,可选择一些典型的句子,进行笔译训练,提升翻译能力.
  另外,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还要适当地作一些拓展.拓展训练中,则要注意对阅读时效性进行强化.比如,可让学生先读题,后读文,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卷Ⅰ中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一题的选项,因为这道题基本上是要求选“不正确”的项,所以此题选项的参考和利用价值极大,可大大降低理解文章的难度.
  面对文言文选材的灵活变化,在备考时既要重视对人物传记类文章的复习,也应兼顾先秦诸子散文、文言笔记小说、记游散文、论说文等文体,以免学生在考场上面对变化了的阅读文体产生陌生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