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修辞手法中的通感什么意思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5/21 14:21:50
修辞手法中的通感什么意思
指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器官间的互相沟通.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等各种官能可以沟通,不分界限,它系人们共有的一种生理、心理现象,与人的社会实践的培养也分不开.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如说“光亮”,也说“响亮”,仿佛视觉和听觉相通,如“热闹”和“冷静”,感觉和听觉相通.用现代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来说,这些都是“通感”.
定义
  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
作用
   荷塘月色
[1]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比如:欣赏建筑的重复与变化的样式会联想到音乐的重复与变化的节奏;闻到酸的东西会联想到尖锐的物体;听到飘渺轻柔的音乐会联想到薄薄的半透明的纱子;又比如朱自清《荷塘月色》里的“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再问: 比如什么的古诗词
再答: 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榖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天高夜气严,列宿森就位。 大星光相射,小星闹若沸。 ——苏轼《夜行观星》 晏几道《临江仙》:“风吹梅蕊闹,雨细杏花香。” 毛滂《浣溪沙》:“水北寒烟雪似梅,水南梅闹雪千堆。 马子严《阮郎归》:“翻腾妆束闹苏堤,留春春怎知!” 陈耆卿 《挽陈知县》“日边消息花争闹,露下光阴柳变疏 ” 范成大《立秋后二日泛舟越来溪》:“行入闹荷无水面,红莲沉醉白莲酣 视觉与听觉间的通感 唐代学者孔颖达有言:“声音感动于人,令人心想其形状如此。” 以听觉表现视觉,给事物以动态感。(红杏枝头春意闹) 以视觉表现听觉,使虚化的东西实话,音本无形,用视上的形象化来形容,更是虚实结合。(大珠小珠落玉盘) 听觉与嗅感 视觉和嗅觉 “哀响馥若兰”(陆机《拟西北有高原》 “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李白《酬殷佐明见赠五云裘歌》) 触觉与听觉 触觉与视觉 “寒磬满空林”(刘长卿《秋日登台上寺远眺》) 以触觉上的寒形容磬声的深远,寒磬衬空林,旧日辉煌的场所如今是衰草寒烟,十分凄凉。 “杨花扑帜春云热”(李贺《蝴蝶飞》) 杨花在春风中飘落,而春云也让人产生了热的感觉,春意热闹盎然的意境因“热”字而更形象。“ 多种感觉想通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 下难”(白居易《琵琶记》) 将听觉,视觉及触 觉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