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寻找《归去来兮辞》的白话朗读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5/02 06:35:15
寻找《归去来兮辞》的白话朗读
译文 序:我家贫穷,种田不能够自给.孩子很多,米缸里没有存粮,维持生活所需的一切,没有办法解决.亲友大都劝我去做官,我心里也有这个念头,可是求官缺少门路.正赶上有奉使外出的关使,蒙江洲刺史对我的厚爱,叔父也因为我家境贫苦(替我设法),我就被委任到小县做官.那时社会上动荡不安,心里惧怕到远地当官.彭泽县离家一百里,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造酒饮用,所以就请求去那里.等到过了一些日子,便产生了留恋故园的怀乡感情.那是为什么?本性任其自然,这是勉强不得的;饥寒虽然来得急迫,但是违背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痛苦.过去为官做事,都是为了吃饭而役使自己.于是惆怅感慨,深深有愧于平生的志愿.仍然希望任职一年,便收拾行装连夜离去.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一心想着赶快去奔丧,自己请求免去官职.自立秋第二个月到冬天,在职共80多天.就着这件事陈述自己的心意,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归去来兮》.这时候正是乙巳年(晋安帝义熙元年)十一月. 正文: 回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既然自认为心志被形体所役使,又为什么惆怅而独自伤悲?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实在是误入迷途还不算太远,已经觉悟到今天“是”而昨天“非”.船在水面轻轻地飘荡着前进,微风徐徐地吹动着上衣.向行人打听前面的道路,遗憾的是天刚刚放亮. 刚刚看见了自家的房子,一边高兴,一边奔跑.童仆欢喜地前来迎接,幼儿迎候在家门.庭院小路虽将荒芜,却喜园中松菊还存.我拉着幼儿走进内室,屋里摆着盛满酒的酒樽.拿过酒壶酒杯来自斟自饮,看看院子里的树木,觉得很愉快.靠着南窗寄托着我的傲世情怀,深知住在小屋里反而容易安适.天天在园子里散步自成乐趣,尽管设有园门却常常闭关.拄着手杖或漫步或悠闲地随处休息,不时地抬起头来向远处看看.云烟自然而然地从山洞飘出,鸟儿飞倦了也知道回还.日光渐暗太阳将快要下山,我抚摸着孤松而流连忘返. 回去吧,让我同外界断绝交游.既然世俗与我乖违相悖,我还驾车出游有什么可求?亲戚间说说知心话儿叫人心情欢悦,抚琴读书可藉以解闷消愁.农人们告诉我春天已经来临,我将要到西边去耕耘田亩.有时坐着有布篷的小车,有时划着一只小船.既探寻幽深曲折的山沟,也经过道路崎岖的小丘.树木长得欣欣向荣,泉水开始涓涓奔流.羡慕万物恰逢繁荣滋长的季节,感叹我的一生将要结束. 算了吧!身体寄托在天地间还能有多少时候(活在世上还能有多久)?为什么不随心所欲,听凭自然地生死?为什么心神不定啊,想要到哪里去?企求富贵不是我的心愿,修仙成神是没有希望的.爱惜美好的时光,独自外出.有时扶着拐杖除草培苗.登上东边的高冈,放声呼啸.面对清清的流水吟诵诗篇.姑且顺随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乐安天命,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 读《归去来兮辞》,并不能给人一种轻松感,因为在诗人看似逍遥的背后是一种忧愁和无奈.陶渊明本质上不是一个只喜欢游山玩水而不关心时事的纯隐士,虽然他说“性本爱丘山”,但他的骨子里是想有益于社会的.鲁迅先生在谈到陶渊明时说:“就是诗,除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在证明着他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题未定草》)透过“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这些愤激之语,我们感到了沉重. 《归去来兮辞》的写景是实写还是虚写?钱钟书先生说:“《序》称《辞》作于十一月,尚在仲冬;倘为追述、直录,岂有‘木欣欣以向荣’,‘善万物之得时’等物色?亦岂有‘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植杖以耘耔’等人事?其为未归前之想象,不言而可喻矣.”(参见钱钟书《管锥编》1225~1226,中华书局,1979)如此说来,本文第一大写作特色就是想象.作者写的不是眼前之景,而是想象之景,心中之景.那么,写心中之景与眼前之景有什么不同吗?眼前之景,为目之所见,先有其景后有其文,文景相符,重在写真;心中之景,为创造之景,随心之所好,随情之所至,心到景到,未必有其景,有其景则未必符其实,抒情表意而已. 楼主您好,这个是全部译文. 希望能帮到楼主,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