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矩阵 ,求矩阵 的秩,并求一个最高阶非零子式.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0 14:58:54
编写一个程序,求矩阵A,B的和,结果存入矩阵C中,并按矩阵形式输出.

#include<stdio.h>void main(){ int i,j,c[2][3]; int a[2][3]={{12,23,34

求矩阵A的秩,并求出其中一个最高阶非零子式(题目如图)

A=[1-22-1][12-40][2-42-3][-3606]行初等变换为[1-22-1][04-61][00-2-1][0063]行初等变换为[1-22-1][04-61][00-2-1][000

线性代数,如何求一个矩阵的逆矩阵

去看看这里你就明白了:http://wenku.baidu.com/view/485e7abbfd0a79563c1e729b.html

求这个矩阵的秩,并求一个最高阶非零子式

求秩:进行初等行变换:=>10320=>10320=>103202-307-50-3-63-5012-15/33-25800-2-420012-1021837012-17012-17=》1032001

求矩阵的合同矩阵

你可以先看一下这里关于矩阵合同的定义,首先两个矩阵如果合同的话,一定都是实对称的矩阵,而选项C和D的矩阵都不是实对称的然后两个合同的矩阵一定具有相同的特征值,因此主对角线元素之和是相等的,矩阵A主对角

设 m*n矩阵A的秩为r,求矩阵B=(A的广义逆矩阵)×A的奇异值矩阵

高中数学还号大学数学已经都忘光了看来要专业人士解决了!自卑了

线性代数的问题 - 请化矩阵为等价标准形,并求矩阵的秩~

1-3451-3450-411113411342-279-->2-279-->0-411-->0-411-->01-1/4-1/4-->3391211341134000000001011/417/40

设A是2阶非零矩阵,A的平方等于O矩阵,求A的秩

R(A)=1.A为非零矩阵.所以R(A)>0.若R(A)=2则detA不为零det(A*A)=det(A)det(A).命题得证!

设矩阵A的K次方等于0矩阵,如何证明E-A可逆,并求E-A的逆

(E--A)(E+A+A^2+A^3+...+A^(n--1))=E+A+A^2+A^3+...+A^(n--1)--A--A^2--A^3--.--A^n=E--A^n=E,因此E-A可逆,且(E-

求下面矩阵的秩,并求一个最高阶非零子式

31021-12-1==>13-4413-441-12-1==>310213-440-46-5==>0-8-12-1013-440-46-50000所以R=2它的一个最高阶非零子式为130-4

用两种以上的方法求下列矩阵的秩,并找出一个最高阶非零子式

4-r3,r3-r2,r2-r111257011230112301123r3-r2,r4-r211257011230000000000所以A的秩=2.左上角1112即为一个最高阶非零子式.

求下列矩阵的秩,并求一个最高阶非零子式

你这个矩阵是满秩矩阵,用MATLAB求解,A=[1,-2,3,-1;3,1,2,2;0,1,2,3;-1,2,1,0;];>>rank(A)ans=4;det(A)ans=-85;如果要手动求解矩阵的

设矩阵A,B均可逆,求分块矩阵(0,A;B 0)的逆矩阵,

设分块矩阵(0,A;B0)的逆矩阵为(C,D;EF)则(C,D;EF)(0,A;B0)=(DB,CA;FBEA)是分块单位矩阵于是DB=I,CA=O,FB=O,EA=I由A,B可逆,得D=B^(-1)

怎么求一个矩阵的行阶梯形矩阵

在线性代数中,矩阵是行阶梯形矩阵(Row-EchelonForm),如果:所有非零行(矩阵的行至少有一个非零元素)在所有全零行的上面.即全零行都在矩阵的底部.非零行的首项系数(leadingcoeff

线性代数求矩阵秩的一个问题

要点:矩阵的秩就是行(列)向量组的秩设A=(a1,a2,a3)^T,a1,a2,a3为A的行向量向量a1和a2相关的充要条件是a1和a2成比例,即存在数k使得a1=ka2但是a1,a2不成比例,所以R

【急】求矩阵的秩 最简阶梯

3+r111-2202-1301-13r1-r3,r2-2r310-1-1001-301-13r1+r2,r3+r2100-4001-30100r2r3100-40100001-3

一个矩阵的正交补矩阵怎么求啊

qr(A,0)为“经济”方式的QR分解,该调用适用于满矩阵和稀疏矩阵.设A为大小m*n的矩阵,当m

线代 试求一个正交的相似变换矩阵,并将对称矩阵对角化

这个写起来好麻烦啊,这个是真正的解法,但是我一直举得,求出了前两个,第三个向量,我觉得可以直接用两个向量叉乘一下得出,反正第三个向量和前两个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