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观测累计沉降量超多少就不合格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1 20:19:06
关于建筑物沉降观测的最终沉降量如何确定?

除设计图纸有规定外一般是稳定后最后10天的平均速率小于规定值0.3mm,统计所有整个周期内的所有值,即为最终沉降量,同时规范在《JGJT8-97++建筑变形测量规程》有相关要求.

房屋建筑物沉降观测,初次高程可不可以自己随便定个数出来?沉降累计误差最大又是多大?

我个人认为如果是沉降累计,而且你一开始有测过监测点的高程,则可以用相对位置,因为一开始你就有测量数据了,说明后面变化的就是沉降了多少的值.但是如果没有的话,只有设计数据或者竣工数据材料,你就得先联测过

建筑工程沉降观测中累计偏差最多为多少?

没有固定值,一般是经过长期观测所得数据回归分析曲线无限趋近某定值

沉降观测每日沉降量限值是多少?

一、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1、仪器设备、人员素质的要求根据沉降观测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为能精确地反映出建构筑物在不断加荷作下的沉降情况,一般规定测量的误差应小于变形值的1/10——1/20,为此要求沉降观测

沉降观测.建筑物最大允许沉降量是多少?

不同类型,不同基础的建筑物沉降量允许值是不一样的,可参考有关规范.《建筑物变形观测规范》有比较详细的规定.

沉降观测记录,建筑物最大允许沉降量是多少?

要按建筑物的类型及地基土的类别对应不同的地基变形,可查阅国标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P27页,里面有详细说明.

沉降观测的沉降量如何计算

后面的沉降量呢,(因为你在建筑物上预埋了观测点)反以可以根据永久水准点的标高跟你在建筑物上所预埋的点的变化差异来算出来的追问:

沉降观测中观测的次数、每次观测的允许沉降量

一般是二层一次,沉降没有明确规定,均匀即可.实际工程中,地基承载力设计的都很保守,基本上沉降很小,我们建21层楼,最终就降了2mm.

沉降观测记录表怎么填写,开始的标高是怎么确定的,还有沉降量,本次和累计的,求救

沉降观测点的标高不能用号房的相对标高(以首层建筑地坪面为正负所比较而得的标高),必须按该工程所使用的绝对标高来表示,例如:当首层建筑地坪面的室内正负零相当于绝对标高为4.20,而沉降观测点比室内正负零

土石路基用沉降观测,沉降量要求是几毫米?

路基设计图纸上有我们这是160km/h的普通铁路要求施工完沉降量2cm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法?

希望对朋友有用:对被观测物体的高程变化所进行的测量.沉降观测应根据建筑物设置的观测点与固定(永久性水准点)的测点进行观测,测其沉降程度用数据表达,凡三层以上建筑、构筑物设计要求设置观测点,人工、土地基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法

设置不受建筑影响的固定点和观测点,定期对观测点的标高进行测量即可.

高层建筑沉降观测量高层沉降观测量是多少?最大沉降量及最小沉降量的差值是多少?(各位高手不妨浅谈下各自的经验),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3.4表.对各种结构地基变形的限制多数是相对值.其中第六项体型简单的高层建筑基础的平均沉降量限制为200mm.这是设计规范,在各地都实用

建筑物多少层需要做沉降观测?

沉降观测的次数和时间,应按设计要求,一般第一次观测应在观测点安设稳固后及时进行.民用建筑每增加1~5层观测一次;工业建筑应在不同荷载阶段分别进行观测,整个施工时间的观测不得少于4次(应至少在增加荷载的

多少层的建筑物需要做沉降观测

4层及4层以上的建筑物,但是还有其他形式,如地基处理过的新建建筑、一些重要建筑等,具体需要看基础规范,有详细说明.再问:哪里有关于4层及以上建筑物需做沉降观测的要求啊(规范、图集等)再答:地基基础规范

高填方路基沉降量如何观测

沉降是公路工程中最常见的病害之一,河南正在建设的焦(作)郑(州)高速公路有大面积的可液化地段,为保证工作质量,作者通过对高填方路基施工过程中和完成后的沉降观察分析,力求从中找出路基的沉降规律,为减少或

沉降观测量位移是用什么仪器

沉降观测要看你是高程上还是位移上的.如果是高程上的.就是用水准仪.如果是位移上的,可以用全站仪或者GPS做.这个看你的情况.比如大坝监测还是什么的,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沉降观测中的最大沉降量和最小沉降量是什么

比如你观测的期数为八期.你着八期里面的本次沉降为多少,找出最大的沉降量和最小的.再问:合理,但在报告上我以为不应该是在每期里找最大或者最小沉降量啊,应该找1期至最后一期的累计沉降量,1号点至最后一个点

房屋沉降观测记录表

***园沉降观测方案一、工程概况(略)二、施测的目的、任务及观测点的布置工程建筑物从施工开始到竣工,以及建成运营后很长一段时间,沉降变形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变形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属正常现象,但一旦超过某一

土力学 沉降量计算

s1=pH/Es1=90*3/6=45mms2=pH/Es2=90*2/5=36mms=s1+s2=81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