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辇图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30 13:07:54
唐代画家阎立本的名作《步辇图》反应的内容是什么?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反映的是我国汉族、藏族两个民族间的友好《步辇图》是以贞观十五年(641年)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的历史事件为题材,描绘唐太宗接见来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图卷右半是在宫女簇拥下坐在

唐代著名画家,代表作有《步辇图》,他是谁?

唐阎立本设色绢本.《历代帝王图》《步辇图》描绘了西汉至隋之间13个皇帝及其侍从的形象.画家既注意刻画封建帝王的共性,又注意显现其不同个性,侍从人物亦比例略小,形象趋于类型化.用笔设色略同于《步辇图》及

阎立本的《步辇图》反映了我国哪两个民族间的友好关系?

你好.这幅画是描绘唐太宗接见吐蕃(现藏族)求婚使者的情况.所以反应汉族和藏族两族的友好关系.

步辇图给吐蕃和唐朝的关系又有哪些新发展

《步辇图》是唐代画家阎立本的作品,内容反映的是吐蕃(西藏)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人藏的事.它是汉藏兄弟民族友好情谊的历史见证.公元640年,即唐贞观十四年,西藏王松赞干布震撼唐朝.当时,唐朝拥有世界最

步辇图描述了一个什么情景

《步辇图》是以贞观十五年(641年)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的历史事件为题材,描绘唐太宗接见来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

步辇图中的唐朝皇帝是RT

唐太宗接见来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臣禄东赞

阎立本的作品 步辇图 有何特点

中国画注重的是传神,阎立本的画更是将人物的神刻画到了极致,阎立本的另一名作《韩熙载夜宴图》更是将中国人物画以形写神的发挥的淋漓尽致

阎立本的(步辇图)反映的是什么内容?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步辇图》反映的是什么内容?它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步辇图》是以贞观十五年(641年)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的历史事件为题材,描绘唐太宗接见来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对比手法作品赏

步辇图的主要内容(请用简要语言回答)

唐太宗李世民坐在步辇(其实是简易敞篷的轿子),由几个下人(大约是太监)抬着,接见来朝拜的外国使节.使节有的深目钩鼻,有的大胡子、卷发,有的皮肤黝黑.据说原来图上还有魏征在报告国事,因为李世民拿到使节送

阎立本的步辇图创作背景

《步辇图》是唐代画家阎立本的作品,内容反映的是吐蕃(西藏)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事.它是汉藏兄弟民族友好情谊的历史见证.公元640年,即唐贞观十四年,吐蕃王派大相(相当于宰相)禄东赞向大唐求亲,

相传为阎立本所画的《步辇图》,其反映唐朝民族关系的突出特点是

解题思路:D.通过和亲手段有效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解题过程:《步辇图》是唐代画家阎立本的作品,内容反映的是吐蕃(今西藏)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事。它是汉藏兄弟民族友好情谊的历史见证。公元640年

与《昭君出塞》相比,《步辇图》反映的唐朝民族关系的突出特点是

D、凭借先进的经济文化形成对周边民族巨大的向心力

步辇图反应了唐与哪个少数民族的密切关系?这个民族居住在什么地方?

.《步辇图》是以贞观十五年(641年)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的历史事件为题材,描绘唐太宗接见来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吐蕃也就是(西藏),藏族.居住在西藏.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对

试论述阎立本步辇图

阎立本以此为题,绘制了这幅歌颂古代汉、藏民族友好交往的作品.画幅描绘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在宫内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步辇图》为唐代人物画,绢本,设色,纵38.5厘米,横129.6厘米,

《步辇图》(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描绘的内容是?

图卷右半是在宫女簇拥下坐在步辇中的唐太宗,左侧三人前为典礼官,中为禄东赞,后为通译者.唐太宗的形象是全图焦点.作者煞费苦心地加以生动细致的刻画,画中的唐太宗面目俊朗,目光深邃,神情庄重,充分展露出盛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