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然非P与可能P是()关系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7 13:06:59
设P、Q是两个非空集合,定义P-Q={x|x∈P,且x不属于Q},求P-(P-Q),并猜测P-(P-Q)与Q-(Q-P)

P-(P-Q)={x|x∈P,且x属于Q}Q-(Q-P)={x|x∈P,且x属于Q}二者等价

设M,P是两个非空集合,定义M与P的差集为M-P={x|x∈M且x∉P},求证M-(M-P)=M∩P

当M∩P=∅时由于任意x∈M都有x∉P,所以M-P=M所以M-(M-P)=∅当M-P≠∅时M-P表示了在M中但不在P中的元素M-(M-P)表示了在M中但

设M,P是两个非空集合,定义M与P的差集为M-P={x|x属于M且x不属于P}则M-(M-P)等于

同理,M-M定义为{x|x属于M且x不属于M}所以不存在这样的x,当然为空集

设M P是两个非零集合,定义M与P的差集为M-P={X│X∈M且X不属于P},则M-(M-P)=

根据定义,A-B=A∩B',所以M-(M-P)=M∩(M-P)'=M∩(M∩P')'=M∩(M'∪P)=(M∩M')∪(M∩P)=M∩P只有P是M的子集,才能直接等于P.

设M、P是两个非空集合,定义M与P得差集M-P={x|x∈M且x不属于P},则(M∪P)-(M-P)=?

答案为集合PM并P是MP所有元素根据定义M-P是MP所有的元素+不属于P的所有M的元素则答案为集合P要给我加分哦

设M、P是两个非空集合,定义M与P的差集为:M减P={x|x属于M,且x不属于P},则M减(M减P)等于(?)

如图,红圆表示集合M,绿圆表示集合P,中间是交集,按定义,M-P是左边阴影部分,而M-(M-P)是属于红圆但不属于阴影的,所以是中间部分,选A如果你认为正确,

设M、P是两个非空集合,定义M与P得差集M-P={x|x∈M且x不属于P},则

M-P={x|x∈M且x不属于P}所以,若x∈M,则可能x∈P(此时x∈M∩P),也可能x∈M-P若x∈M-(M-P)则,x∈M且x不属于M-P所以,x∈M∩P从而:M-(M-P)=M∩P其实这样的证

若P(A∪B)=P(A)+P(B)=1,则事件A与B的关系是( )

显然由公式可以知道,P(A∪B)=P(A)+P(B)-P(AB),现在P(A∪B)=P(A)+P(B),故P(AB)=0,所以事件A与B互斥而P(A)+P(B)=1,故事件A与B为对立事件所以事件A与

设A与B是两个随机事件,已知P(A)=P(B)=1/3,P(A|B)=1/6,求P((非A)|(非B)).

P(A|B)=P(AB)/P(B)=1/6所以P(AB)=1/18所以P(A-B)=P(B-A)=5/18所以P((非A)|(非B))=P((非A)(非B))/P(非B)=P(非(AB))/P((非B

统计学问题2:设A与B是两个随机事件,已知P(A)=P(B)=1/3,P(A|B)=1/6,求P((非A)|(非B)).

已知:P(A/B)=P(AB)/P(B)=1/6,P(B)=1/3故P(AB)=1/6*1/3=1/18P(AUB)=P(A)+P(B)-P(AB)=1/3+1/3-1/18=11/18P(非A*非B

一道法律逻辑题与"只有非P,才非q"等值的判断是().A、如果非P,则非q B、如果非q,则非P C、如果P,则q D、

只有p才q这样的语言翻译成逻辑语言为q推出p,所以选B再问:D应该算是假言命题转化成联言命题吧,如果从这个角度,D也应是正确的吧。对吗?再答:D不正确啊,你看它很B的真值是不一样的。非q->非p,只有

除非p,否则非q 这句话的逻辑关系是:p蕴含q还是q蕴含p 为什么?

P蕴含Q我也说不清楚.我觉得这句话可以解释为:除非是P,不然就都不是Q,也就是说,只有属于P的才可能属于Q,不属于P的都不在Q里,说明Q都在P里面.或者把p和q的表述变换一下来进行验证.Q蕴含P肯定是

逻辑学中,逻辑学中,必然P 与可能非p,为矛盾关系.我理解不了啊.举个例子,女人,男人,矛盾关系.这个好理解.女人、男人

你觉得难以理解,是在于你没有弄清楚逻辑学用语和日常用语的区别,举个例子:“这次考试有的同学及格了”,这是一个特称判断,在逻辑学上称为“存在判断”.就是说它仅仅断定了“存在”有同学及格了,至于是少数、多

排中律和矛盾律区别矛盾关系时如何区别是排中律还是矛盾律.如:非(p合取q)并且非(非p吸取非q).

排中律是P∨~P,矛盾律是~(P∧~P)打个比方,你既是学生又不是学生→两可,这是违背矛盾律的.你既非学生又非不是学生→两不可,这是违背排中律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逻辑学中的模态判断模态判断中“必然p”与“可能p”之间“必然非p”与“可能非p”之间存在从属关系,这个从属关系怎么理解.

即如果前真则后真,前假则后真假不定;如果后假则前假,后真则前真假不定.例如:如果“这个项目必然火”真则“这个项目可能火”真,“这个项目必然火”假则“这个项目可能火”真假不定;如果“这个项目可能火”假则

若P(A)+P(B)=1,则事件A与事件B的关系是

望采纳:P(A+B)=P(A)+P(B)说明二者是互斥事件,此时,若P(A)+P(B)=1,则两事件为对立事件,也就是说非A即B.

磁性与万有引力, 地球磁极与全球变暖必然有关系, 历史磁极的移动可能是与冰川的消融有关系.

虽然本人并没有真正学过相关知识,可我想地球磁极的转变是场的变化导致这样的结果.不过,那是一种隐秘的质,场物质.磁性与万有引力之间的联系最近我想到的是利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解答---能量(质量)使得一定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