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分界点处连续,有一条结论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9 14:43:24
凹透镜成放大与缩小实像的分界点是物体在_____,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是物体在______处.

你好像打错了,应该是凸透镜吧凸透镜成放大与缩小实像的分界点是物体在"物距的焦距的关系",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是物体在"正倒"处.

在凸透镜成像中,由实像变为虚像的物距分界点是 处,由缩小实像变为放大实像的分界点是 处

在凸透镜成像中,由实像变为虚像的物距分界点是(f)处,由缩小实像变为放大实像的分界点是(2f)处二、凸透镜成像的物距、像距、像的性质、物像位置关系及应用之间有许多共同的规律,这些规律往往就成为中考的出

在凸透镜成像中,由实像变为虚像的物距分界点是 处,由缩小实像变为放大实像的分界点是 处.

在凸透镜成像中,由实像变为虚像的物距分界点是(焦距f)处,由缩小实像变为放大实像的分界点是(2f)处.

黄河河段分界点是哪里?

上游---中游河口中游---下游孟津OK了

如果把冰放在升华与融化的分界点时会咋样

升华和熔化没有具体的分界.一般来说,任何固体吸热就会升华,即直接转化为气态.吸收的热量越多,升华的速度越快.像冬天的积雪,太阳晒着,虽然没有熔化,但量也会逐渐减少.这就是升华的典型例子.干冰升华,是因

东汉和西汉之间有没有朝代将它们隔开,或者说分界点是什么

这个应当是有的,就是王莽建立的新朝,不过这个朝代相当的短命,貌似是从公元9年到公元23年,之后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这应该就是东汉和西汉的分界点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倍焦距处是什么和什么的分界点

成倒立缩小像(实)和倒立放大像(实)的分界处

在凸透镜成像中,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在 处.放大的实像和缩小的实像的分界点在 处.

1.焦点,即一倍焦距,小于焦距虚像,大于焦距石像2.二倍焦距,小于缩小的象,大于放大的象

长江各段的分界点?

从江源到入海口,可分为三大段.四川宜宾以上为上游;宜宾至湖北宜昌为中游;宜昌以下为下游.上游段约长三千五百公里,楚玛尔河是长江的北源;木鲁乌苏河是长江的南源,流程较长,水量也较多,按照「河源唯远」的原

为什么分界点处导数存在不能说明函数在这点的可导性,而需用定义看分界点的左右极限.

中间可能断开比如x大于等于0时y=x*2-1x小于0时,y=x*2在0点,有导数,但不可到

长江上中下游分界点

你要的答案是:宜昌在湖北,湖口在江西,这两个城市分别是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宜昌以上为上游.宜昌与湖口之间为中游,湖口以下为下游.即宜宾--宜昌为上游宜昌湖口为中游湖口--长江口以下为下游

求下列关于分段函数在分界点处连续性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你对右连续的定义理解错了.若函数f(x)右连续,则有f(x)—>f(0)(x—>0+),也就是说当f(x)在X=0处右连续时,并不能说明f(x)可以写成f(x)当X大于等于0时为sin2

如果直角三角形有一条边长为11,另外两条边是连续正整数,那么它的周长是?

设另一条直角边为A,斜边为B.∵A²+11²=B²∴B²-A²=11²∴(B+A)(B-A)=121又∵121=11×11=121×1B≠A

判断:任何分段函数在其分界点都不连续

不正确,例如一个质点先是做匀速运动,紧接着一个匀变速运动.那么整个运动过程速度函数是分段函数,但在匀到变的分界处是连续的.

关于分段函数求导在未知分界点是否连续的情况下,还可以使用求导法则直接对该分界点求导吗

不行,分段函数在分界点处一定要用定义求导.如果分界点处连续,有一条结论:若f(x)在x.的空心邻域内可导,并在x.处连续,并且limx→x.f'(x)=A.那么f'(x.)=A.这里的f'(x)可以用

f(x)在点C处有连续导数

有连续导数指的是导函数连续.

分段函数分界点导数和连续问题

当然可以“直接判断有导数存在就可以判定连续了”,但求左右导数未必比求左右极限简单.

能不能举个例子在某个函数的分界点处左右导数可导且相等,但函数在该分界点处不连续

稍等!再答:f(x)=|x|再问:它的左右导数不想等啊再答:不连续的点,不可能可导。这个左右导数就不可能相等。你的提问本身有问题!再问:再问:这是我刚才问的一个问题,求分界点的导数。如果只证明分界点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