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重力为G的质点M,与三根劲度系数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31 05:46:03
已知质点P比质点Q早振动0.1s,质点P的平衡位置与质点Q的平衡位置的距离为0.5m,

质点P比质点Q早振动0.1s,所以周期T=4*0.1s=0.4s质点P的平衡位置与质点Q的平衡位置的距离为0.5m,所以波长λ=0.5m*4=2m波速:v=λ/T=2m/0.4s=5m/s(方向向右)

如图所示,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已知物体的质量m=10kg,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重力的0.2倍,取g=10

摩擦力f=0.2mg=0.2*10*10=20N物体向右运动,所以摩擦力方向向左当该力方向向右时,合力=10-20=-10N物体的加速度=-10/10=-1m/s^2当该力方向向左时,合力=10+20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平板小车放有质量m=2kg的重物可视为质点,重物与车之间的动摩擦=

瞬移再问:我打个问题也不容易,不会做的或者捣乱的不觉得可耻吗再答:榆次了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可视为质点),以某一初速度由A点冲上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其加速度大小为g,物体在斜面上

A、B、滑块上升过程中,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到合力F=ma=mg沿斜面向下动能减小量等于克服合力做的功,故△EK减=FS=mg•2h=2mgh故A错误,B正确;C、D、系统损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可视为质点),以某一速度由斜面底端冲上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其加速度大小为g,在斜面上上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物体所受的合力为mg,方向沿斜面向下,根据动能定理得,△Ek=-mg•2h=-2mgh,知动能减小2mgh.物体重力势能增加mgh,所以机械能减小mgh.故A、B正确,C、D错误.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可视为质点)以某一速度从A点冲上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其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g,此物体在斜面上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g,所受的合力为mg,方向沿斜面向下,根据动能定理得,△Ek=-mg•2h=-2mgh,知动能减小2mgh.物体重力势能增加mgh,所以机械能减小mgh,故机

求解工程力学题如图所示为火箭发动机试验台.发动机固定在台上,测力计M指示绳子的拉力为Ft,工作台和发动机的重力为G,火箭

首先注意BD杆为二力杆,所以只存在压力,AC杆不是二力杆,A点有两个力分量.设:发动机试验台A点处受力水平为Fax(向左),BD杆受压力Fbd,则:F*a+G*b=Fbd*2b;(对试验台的A点取矩)

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3 s末质点的速度大小为5m/s,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对吗?

首先你说的是对的.方向是相反的.这么说吧,3这个点不仅可以说是第三秒末还可以说是第三秒时,4就是第四秒时.所以应该标为3而不是4

如图所示,重力为G的质点M,与三根劲度系数相同的螺旋弹簧A、B、c相连,C处于竖直方向,静止时,相邻弹簧间的夹角均为12

若弹簧A和B对质点的作用力为拉力,对M进行受力分析如图,由于M处于平衡状态,所以:FC=G+FAcos60°+FBcos60°=3G,故选项B正确;若弹簧A和B对质点的作用力为推力,对M进行受力分析,

如图所示,各图中,物体总重力为G,请分析砖与墙及砖与砖的各接触面间是否有摩擦力存在?如有大小是多少?

设从左往右的图分别是图1、图2和图3,每个图中给砖从左往右编号为1、2、3……图1中,只有一块砖,砖与墙之间有摩擦力,左墙给砖的摩擦力为0.5G,方向向上,右墙给砖0.5G的摩擦力,方向向上;图2中,

如图所示,质量为M=2kg的木板长L=2m,上表面光滑,在其右端放一质量为m=2kg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木板与水平地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的加速度为:a=F−μ(M+m)gM=12−0.25×(2+2)×102m/s2=1m/s2假设4s内m不脱离M,则M的位移为:x=12at2=12×1×42m=8m>2m所以,4

如图所示,小物块A的重力为26N,长为6m的B重力为16N,AB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连接墙壁与A之间的细绳与墙

(1)夹角为53度所以三边比为:3:4:5μ=0.4A重26N摩擦力=26*0.4=10.4N张力=10.4/4*5=13N(2)为计算方便这里g=10F=ma=(16+26)/10*1+10.4=1

如图所示,物块A的质量为M,物块B、C的质量都是m,并都可看作质点,且m<M<2m.三物块用细线通过滑轮连接,物块B与物

A速度为0时,达到最大高度M<√2m,在B落至地面后,A速度还没有降为零,还将升高一段,直至速度为0.如果用Mgh=mgl+mg2l,那么这个h就是B落地时A的高度,但这时A的速度还没有降为零,所以还

如图所示,物体A靠在光滑竖直墙面上,用带铰链的棒支住它,物体A所受的重力为G,棒所受的重力为Gˊ,棒与竖直方向夹角为a,

A、对A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物体受重力、杆的弹力、墙的支持力以及摩擦力而处于平衡状态;故几个力的合力一定为零;故杆对物体的摩擦力与杆对物体的弹力应与其他力的合力等大反向,故不可能沿杆的方向;故A错误;B

如图所示,在倾角α=30°的粗糙斜面上放艺物体,重力为G,现用与斜面平行的丽F=2/G推物体

物体受到的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大小为F1=Gsinα=G/2由于F作用下,匀速向下运动则摩擦力大小f=F+F1=G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N=Gcosα=G×二分之根号三则摩擦系数为μ=f/N=G/G二分之

m为在水平传送带上被传送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A为终端皮带轮,如图所示 已知皮带轮半径为r,传送带与

m可被水平抛出就说明m在半径为r的轮上运行时,重力不能提供其要求得向心力(若不能水平抛出就是小物体和传送带对其的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取临界点重力恰能提供向心力(支持力为0),可根据向心力公式有m

、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起重力为G的重物(动滑轮重和摩擦不计),则动力F与重力G的关系是:F1=___

初中物理的滑轮组问题的基本原理:定滑轮不省力也不省功,动滑轮省力但不省功!F1=G/2,动滑轮相当于有几根绳子连接,就相当于有几个相等同的力,图1可知,动滑轮上有左右两股,故每一股上的力都相同,也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