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有一根木头,抬起a端用300n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6 10:10:45
初二物理机械杠杆问题某人将一根木头一段抬起,另一端支在地面上,在抬起过程中,人的用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上,那么力的大小将(

答案是D,这个杠杆问题,支点在地面,重力在木头的中点,始终竖直向下,而人用力始终竖直向上,那么人的力矩始终是重力力矩的二倍,重力不变,人的用力也不变.公式是F×2L=G×L不过需要注意的是,L在变小,

九年级物理题有一根粗细不均匀的木料长度为1.8米,把它的左端支在地上,向上抬起它的右端,需要用力540N,若把它的右端支

分析:木料粗细不均匀说明其重心不在1/2处,当左端支在地上,向上抬起它的右端时,支点是左端,动力臂是1.8米,阻力臂是重心到左端的距离,阻力是木料的重力.当右端支在地上,向上抬起它的左端时,支点是右端

有一根粗细不均的木料长度为1.8m,若把他的左端支在地上,向上抬起他的右端需要力540N ,若把他的右端支在地上,向上抬

题目中只是说的搬动它,“抬起木棒”,指的是这一动作,而不是抬起木棒距离地面一定高度.就是说:用540N的力就可以搬动木棒右端,因此算力臂时,就是用木头的长度,而不是你以为的抬起木棒后,重心到力的垂线距

杠杆的支点怎么确定某人将一根木头的一头抬起,另一头支在地上,在抬起的过程中,该人所用力 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上,那么这个力的

这个、、不用画图首先说明重心的概念:重心,是在重力场中,物体处于任何方位时所有各组成质点的重力的合力都通过的那一点.通俗点说就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与质心不同、不过这道题中不涉及它们之间的差异)一般地

粗细均匀的木头放在水平地面上.在A端抬起需要用力300牛,若在B端抬起需用力600牛,求木头重多少牛?

设重力是G,重心离A的距离是L1,离B的距离L2,则总长是L1+L2300(L1+L2)=G*L2600(L1+L2)=G*L1二式相加得:900(L1+L2)=G(L1+L2)所以重力是:G=900

有一根粗细不均匀的木料长度为1.8m,把它的左端支在地上,向上抬起.

设他的重心到其右端的距离是L1,他的重心到其左端的距离则为L2=1.8-L1杠杆平衡左端支在地上时,G*(1.8-L1)=540*1.8右端支在地上时,G*L1=360*1.8联立两式解得朩料重为G=

地面上有一根大木杆抬起A端需力300N抬起B端需用力200N这根木杆的__端较粗整个木杆的重量为__N

A端:300L=X*b……(1),B端:200L=X*a……(2)(1)+(2)得:500L=X(a+b)=XLX=500(N)再问:那a和b呢怎么算再答:A端:300L=X*b……(1)B端:200

一道有关杠杆的物理题地面上又一根长木头,稍抬起A端需要力200N,稍抬起B端需要力300N,则这根木头的___端较粗,整

B500N设重心离AB分别为ab,则a*200=b*300则a>b即重心离B近,则B粗G=Fa+Fb=200N+300N=500N

一根长2.1米的粗细不均匀的木料,一端放在地上,抬起它的粗端要用840N的力;若粗端放在地上,抬起它的另一端时需要用42

设重心离细端距离L,离粗端2.1-L,根据力矩平衡,得G*L=840*2.1G*(2.1-L)=420*2.1所以L=0.7m;G=2520N

地面上有一根大木杆,抬起A端需用力300N,抬起B端需用力200N.这根木杆的哪一端较粗,整个木杆的重力为多少N?

答案如下:你先假设大木杆的重力为G,长度为L,重心G距离B端的距离为L1,那么距离A端的距离就为L2.根据力矩平衡列出方程式如下:300*L=G*L1(方程1)200*L=G*(L-L1)(方程2)根

1》一根长2.2米的粗细不均匀的木料放在地上,抬起它的粗端要用680N的力:

设细端距重心Sm,那么粗端距重心为(2.2-S)m,设物重为G,那么就有2.2*680=G(2.2-S);2.2*240=G*S,联立方程即可解出G,S,我就不解了,重心的位置就是距粗端Sm处,费力杠

某同学欲抬起一根粗细均匀,重为1000N的木头的一端,另一端不离地,则他至少用力

500N用杠杆原理解木头粗细均匀则重心在中心.假设用力F木头总长L可得力矩FL=G(L/2)可以解得F=G/2=500N

初中物理:某人将一根木棒的一端抬起,另一端搁在地上.在抬起的过程中(棒竖直时除外)

如果说作用力F是垂直于木棒(题目是这么说的),则选择C,F=(L1*G)/L2,L2是棒长也是F的力臂其值不变,在抬高一端的过程中L1则在变小,G不变,故C.楼上的说的情况是F的方向垂直于水平面的情况

有一根粗细不均的木料长度为1.8M 把他的 左端支在地上,竖直向上抬起他的右端,需要力540N.C

设他的重心距离其右端x,可以列出等式G*(1.8-x)=540*1.8和G*x=360*1.8.联系两个等式和得G=900Nx=0.72m

一根粗细不均的木条,一端放在地上,抬起粗端要680N的力,粗端放在地上,抬起另一端要420N,求木材的重

设木条长度为L,其重心距粗端得距离为x,木材重量为G,则:x*G=420N*L(L-x)*G=680N*L解得G=1100N

一根树干平放在地上,先抬起一头要500N的力,放下后,再抬起另外一头要600N的力,问这根树干有多重?

因为不能划图所以可能听起来会比较困难,如果还是听不懂可以直接Q我.因为树木不是均匀的,所以重心不在中间,假设重心距离左端X,树木总长为L这其实是一个杠杆问题当我们在左端施加500N的抬力时,支撑地面的

如图,地面上有一根两头粗细不同的木头,现用竖直向上的力F将木头抬起,在抬起的过程中,力F的大小(  )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F1L1=F2L2,设支点(最右侧)为O,木棒重心为A,动力作用点为B;当木棒在水平位置时,杠杆满足G•OA=F•OB;在将木棒提起的过程中,设动力臂为L1,阻力臂为L2;则有

将一根木头的一端搁在地上,另一端始终用竖直向上的力F向上抬起,在抬起的过程中,F的力臂大小将(  )

抬起过程中,支点为木头与地面的接触点上;当木头抬起时,由于力F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上,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段即为力F的力臂,垂线段的长度在木头抬起的过程中逐渐减小,故力臂减小.故选C.

某人将一根木棒的一端匀速抬起,另一头仍放在地上,在抬起过程中(没有达到竖直以前)...

B、逐渐变小FL1=GL2其中动力臂L1不变(一直等于棒的长度)阻力G不变,而阻力臂不断变小,所以动力F不断变小不明可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