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轭法测透镜焦距时,物屏.像屏距离满足的条件是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22 08:44:22
某凸透镜焦距为10cm,当物体沿主光轴从透镜30cm处移动时,像[ ],像距[ ].

怎么移动啊?靠近透镜还是远离?如果是靠近透镜,那么像增大,像距也增大.如果远离透镜则相反.

当物体在凸透镜的两倍焦距以外并向透镜移动时(物距始终在1倍焦距以外),像离透镜的距离将______,像的大小将_____

当物体在凸透镜的两倍焦距以外并向透镜移动时(物距始终在1倍焦距以外),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减小,则像离透镜的距离将变大,像也将变大,且成的像是实像.故答案为:变大;变大;实.

当物体从凸透镜的2倍焦距以外逐渐移近透镜的2倍焦距时.像离透镜的距离将(),像的大小将()且呈()像

当物体从凸透镜的2倍焦距以外逐渐移近透镜的2倍焦距时.像离透镜的距离将(变大),像的大小将(变大)且呈(倒立缩小实)像

凸透镜用共轭法测焦距时,要求必须满足条件L>4f,为什么?

凸透镜成像公式为1/f=1/u+1/v,则1/f=(u+v)/uv,f=uv/(u+v),u+v≥2(uv)^(1/2)则2f≤(uv)^(1/2),所以L=u+v≥4f.仅当u=v时,取“=”.由于

测量薄透镜焦距时如何找到最清晰的像

将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另一侧,放一白纸,移动白纸的距离,远近移动,前后比较,就可以看到最小最亮的光斑,那就是焦点了,

凸透镜 的 焦距 是 15厘米 当 物体 置于 透镜 25厘米时 在 透镜 的 另一侧 移动 光屏 光屏可 得到 什么像

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在一倍焦距到两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某透镜的焦距可能在10cm与15cm之间,当物体距透镜12cm时,所成的像一定是

你确定这道题没错?如果焦距是10cm的话物距是12那么就是在一被焦距和二被焦距之间、就是倒立放大的实相如果焦距是15的话、、物距12那相距就小于一倍焦距就是正立放大的虚像、、、这道题没问题么?

为什么用两次成像法测透镜焦距可以避免透镜透镜中心位置不易确定而带来的测量误差

因为两次成像时,第二次的像距等于第一次的物距,第二次的物距等于第一次的像距,它们具有左右对称性,所以可以不必测出光心也能确定光心的位置,所以可以用两次成像法测透镜焦距可以避免透镜透镜中心位置不易确定而

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物体沿主光轴从距透镜30厘米处向透镜移动时,像如何变化?

物体在30~20之间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体在20处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在20~10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在10以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体越近焦点,像就越大.再问:物体越近焦点,像就越大。是怎么

共轭法测凸透镜焦距获得两次成像的条件是什么

共轭法测凸透镜焦距获得两次成像的条件是物与屏的距离D必须大于4倍的焦距.

一道凸透镜成像物理题当物距镜20cm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找到一个放大的像,求该透镜的焦距【不要范围】

放大实像,像距>2倍焦距,1倍焦距f2f>20>f20>f>10如果要准确的焦距,必须提供像距!然后用1/f=1/u+1/v

共轭法测凸透镜焦距时,为什么必须使D>4f?需要证明.

不是共轭法,是运用物像共轭对称性质,是二次成像法,或称贝塞耳发法.由物像共轭对称性质的到透镜焦距f=(D^2-d^2)/(4D).其中,d是两次得到清晰的物像所在位置之间的距离,所以d是大于零的,如果

共轭法测凸透镜焦距为什么要L大于4f

只有物距与像距的和大于或等于4f时,凸透镜才能在光屏上成实像,才能找到凸透镜的位置.

共轭法测凸透镜焦距共轭法测焦距与其他方法相比起来有什么优点呢?

优点就是操作简单,只移动透镜就可以了.理论公式自己推导吧,就是用了两次物象公式罢了.再问:知道为什么当D

薄透镜焦距的测量实验中 试证:在位移法中,物屏与像屏的距离D要略大于4f.

当物距为2f时,像距为2f,当物距变小时,变小的范围是从2f到f,但像距的变化是从2f到无限远,所以物像之间距离变大,大于4f,物距变大时同理

用共轭法测量凸透镜焦距时,为何物与屏的距离必须大于4f

不是共轭法,是运用物像共轭对称性质,是二次成像法,或称贝塞耳发法.由物像共轭对称性质的到透镜焦距f=(D^2-d^2)/(4D).其中,d是两次得到清晰的物像所在位置之间的距离,所以d是大于零的,如果

用共轭法测凸透镜焦距,为啥L要大于4f?

假如u=f+无限小,v=无限远,

用共轭法测凸透镜的焦距是,物和相的距离大于4f

因为1/u+1/v=1/fu>0v>0L=u+v=uv/f1/f=1/u+1/v>=2根号(1/uv)根号(uv)>2fuv>4f^2L>4f^2/f=4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