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文言文课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4 17:11:53
七年级下册语文的文言文

【篇目一】《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重点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提纲一、词汇积累(加点的要注音)痴想隐秘凝成喧腾一瞬间啜泣纳罕头晕目眩小心翼翼骚扰小憩糟蹋庸碌擎天撼地迸溅伫立伶仃忍俊不禁仙露琼浆蜂围蝶阵盘虬卧龙缀连倔强洗濯玷污诅咒冉冉雏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重点文言文课文

初中最重要的几篇文言文《孔子语录》《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邹忌讽齐王纳谏》《陋室铭》《小石潭记》《与朱元思书》《口技》《伤仲永》《湖心亭看雪》《公输》只限2014-2015其实文言文很好

七年级上语文文言文(46),谢谢

/>(3)代词,代李子.李树长在路边并且有很多李子,由此看出并没有人去摘来吃,因此断定李子是苦的.聪明,善于思考.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口技阅读练习

1.犬吠2.惊觉欠伸3.其夫呓语4.儿含乳啼5.妇拍而呜之6.絮絮不止7.大儿初醒声8.夫叱大儿声9.妇手拍儿声{没按顺序哦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

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解词

文言文词语解释《伤仲永》1.世隶耕.[隶]属于.2.未尝识书具.[尝]曾经.3.父异焉.[异焉]对此(感到)诧异;异,把……当作奇异.4.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收]聚、团结.5.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赵普文言文单词解释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文“赵普”

赵普》译文赵普年轻时熟悉官吏(应处理)的事务,他学问不多,等到做了宰相,宋太祖常劝他读书.他晚年读书勤奋,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整天在读.到了第二天,办理政务时,处理

《暑假作业》七年级语文:文言文三峡

三峡文言文【题解】选自《水经注》.三峡,指长江上游的瞿(qú)塘峡、巫(wū)峡和西陵峡.【作者】郦(lì)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范阳涿(zhuō)县(今河北涿(zhuō)州)人.【原文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有哪些

人教版的有:沈复《童趣》、《论语》十则、蒲松龄《山市》、《世说新语》中的《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朋》.

语文七年级文言文阅读17.18

悬牛首卖马肉:比喻以好的名义做招牌,实际上兜售低劣的货色.出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第一》.原文灵公(1)好(2)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3)之.公使(4)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5)者,裂其衣断其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题解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题解  &《童趣》  一、词语积累  (一)常规词语  [余]我.[童稚(zhì)]幼小.稚,幼小.[秋毫]秋天鸟类新生出的纤细羽毛.比喻最细微的事物.毫,细毛.[故]所以.[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系统复习

童趣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案1、项为之强项:颈,脖颈.强:通“僵”,僵硬.2、徐喷以烟徐:慢慢地.以:用3、果如鹤唳云端果:果真,果然.唳:鸟鸣4、以从草为林林:树林5、兴正浓兴:兴趣6、方出神方:正

语文七年级下册全部文言文.

【篇目一】《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伤仲永》

忽啼求之——代词,书写工具.  2.借旁近与之——人称代词,他,仲永.  3.传一乡秀才观之——代词,仲永写的诗.  4.邑人奇之——代词,他,仲永.  5.或以钱币乞之——代词,仲永的诗.  6.余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文

在山的那一边,走一步再走一步,蝉,贝壳,紫藤萝瀑布,童趣,理想,行道树,第一次真好,人生寓言(节选)周国平,我的信念玛丽居里,论语十则,春,济南的春天,夏感梁衡,秋天何其芳,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

七年级 语文精读课文

我也是初一的,但我只学了上册,上册的话鲁迅的《社戏》、朱自清的《春》、冰心的《纸船》、沈复的《幼时记趣》、郦道元的《三峡》、老舍的《济南的冬天》……………………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一义多词

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

七年级暑假作业语文文言文有屠人

不知道啊,我也是七年级的,怎么我都没学过再问:你是哪的?

新概念七年级语文文言文答案

鬻:卖誉:夸奖陷:刺破弗:没有CD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用你的矛插你的盾,怎么样?楚人为什么使自己陷入尴尬境地?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时而立矛与盾》的译文: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