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谈谈西楚霸王鸿门宴之项羽与刘邦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3/28 19:06:57
谈谈西楚霸王
鸿门宴之项羽与刘邦
鸿门宴史实探微
[摘 要]: 本文通过对鸿门宴史实的全面分析,来重新看待这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千古一宴,通过对其背景以及人物的分析来对种种疑问进行探讨.并且从当时的形式来对刘项之得失商榷,并且分析项羽不杀刘邦的原因所在.
[关键词]: 鸿门宴 项羽 刘邦 项伯
谈到楚汉之争,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鸿门宴了.由于司马迁传神的描述,不但使得鸿门宴的过程曲折动人极富于戏剧性,更使得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而期间得失更是另后人咋舌不已,或惋惜之,或痛恨之,或不屑之,或赞叹之.
对于鸿门宴项羽不杀刘邦的原因却莫说纷纭,前人对此基本给予否定的态度,视之项羽不听臣言,狂妄无礼,优柔寡断,刚愎自用,眼光短浅,有勇无谋.其结论就是项羽头脑简单,骄傲自大,所以大意放走了敌手,酿成后患.
近年来出现不少学者通过研究当时背景,重新探讨这个问题,作出不同于传统的看法.比如学者张志坤在其文《鸿门宴楚汉得失之我见》认为鸿门宴实际上是项羽兵不血刃,不废吹灰之力夺得关中,既降伏刘邦,又维护自己反秦盟主的地位;而刘邦忍辱负重,拿土地换来渡过暂时难关,仅此而已.(1)
学者周骋在《刘项关系与〈鸿门宴〉结局识论》一文认为鸿门宴是因为当前的形式而导致项羽不得不安抚刘邦,就大局上,项杀刘毫无必要;就理智而言,项不杀刘,不为失策;就感情而言,项不杀刘,不能算矫情;就未来前景而言,项羽已有对策,不杀刘不能看作放虎归山.(2)
学者蔡伟更是高度的评价项羽在鸿门宴上的表现,“如果说刘备释刘璋为仁释、关羽释曹操为义释、孔明释孟获为智释,那么,项羽之释刘邦不但总其所有,更添一条——勇释.”(3)
前人对项羽鸿门宴上轻易放跑刘邦简单归于其头脑简单,不足论矣!好在现在大多学者开始从当时的背景重新来探讨,犹为可喜,但是翻案过甚,许多观点尚有待于商讨.
一: 鸿门宴之背景分析
汉元年十月,刘邦从武关进入关中,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泱泱大秦,就此覆灭.刘邦进入关中后听从儒生建议:“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徵关中兵以自益,距之.”(4)派兵把守函谷关,自己欲在关中为王.
刘邦此战略有早年楚怀王之约为政治依据,早在约法三章的时候,刘邦就告诉关中父老:“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5),在这里刘邦把楚怀王之约的主角偷天换日改成自己,显示他此时不可一世,忘无所有,急不可待想在关中称王的心理.当然派人把守函谷关,以免其他反秦诸侯来分一羹也是顺理成章的.但是此时刘邦却犯了一个严重的战略错误,反秦诸侯在北方和秦军誓死角斗,终于击败秦军,刘邦却趁秦主力被诸侯牵制而轻易盗取了胜利果实,却关起门自己独享成果.从道义上讲,刘邦这样做不厚道,遭到各路诸侯唾弃;从利益上讲,刘邦这样做大大惹怒了各路诸侯,使各路诸侯同心协力要消灭刘邦这个绊脚石.
果然,不久项羽带诸侯联军来到函谷关,却被刘邦的军队阻拦.项羽命英布击破函谷关,大军驻扎戏西与刘邦驻扎于霸上的大军对峙.此时,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看到刘邦大祸临头,便“使人言於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6),项羽听了大怒,决定第二天就进攻刘邦.项羽的亚父范增更是看出刘邦是项羽潜在的大敌,劝说项羽急击勿失.此时项羽进攻刘邦并不能单单看成是项羽是因为听曹无伤之话才进攻刘邦的,可以看成是各路诸侯打击欲独吞胜利果实刘邦的一个代表.
这里却有点问题,从项羽进攻函谷关一直到驻扎戏西与刘邦对峙,时间大约也有半个多月.连刘邦手下都知道此事而暗中做打算,刘邦却没有任何计划,从后面资料看似乎如梦方醒,对项羽要进攻自己不但没有任何应对战略,更是毫无防备之心.何解?这里笔者猜测有二,一是刘邦进入关中被胜利,权欲,美女,财宝冲昏了头,认为有怀王之约,和诸侯又是联盟,别人不会拿他怎么样,最多想来分一羹而已.二是刘邦错估形式,没有想到项羽统合各路诸侯后,实力早就不是以前几万人的楚军,而是四十万诸侯联军.刘邦以为凭项羽自己的兵力并不能拿自己怎么样,毕竟自己有十万大军,没有想到是这次是诸侯联军一起要灭他.
刘邦危在旦夕的时候,事情发生了戏剧化的转变.项羽的叔叔,楚军中的左尹项伯,曾经被刘邦属下张良救过,此时为报救命之恩,连夜赶到刘邦大营,把事情告诉张良.张良把事情又告诉刘邦,刘邦此时才明白大祸临头,听从张良之策,拉拢项伯,以兄长视之,并接为儿女亲家,秧求项伯为自己说项.
关于项伯深夜告张良,历代都有人质疑此事真伪.学者周健曾认为“项伯一夜成六事不可信”和“鸿门和霸上相去四十里之不可信”(7),从而认为项伯一个晚上完成不了这么多事情.而关于此疑问学者薛权开在文中《鸿门宴献疑商榷》一一给予反驳,认为从鸿门和霸上的确只有四十多里,从小路走只有二十多里,从时间上看完全来的及.(8)
项伯一边答应帮助刘邦说情,一边在临走的时候交代刘邦,明日一定要亲自来项羽那里谢罪.这就是千古一宴鸿门宴的来源去脉.
二:项伯在鸿门宴的作用分析
项伯,一个长期被研究者忽略但其在鸿门宴起了不可磨灭巨大作用的人.从身份上他是项羽的叔父,从地位上他是楚国左伊,位高权重.很多研究者仅记得他前者的身份,却忽略其后者的地位.
说到项伯在鸿门宴中的作用,就不得不追究其动机以及维护刘邦的原因,前人研究者总是把项伯当成一个糊涂者,先是“在信义面前,项伯被张良蒙骗”,再是“项伯又被刘邦的假情义和一派谎言巧语所蛊惑”,最后“他既没有背弃项羽,也没有投靠刘邦.他智短滤浅,头脑简单,才被刘邦拉拢蒙骗.他看不清天下形势,被封建信义所束缚”.(9)
但是事实是如此吗?我们来看资料,“(项伯)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10)开始项伯的本意是为自己私情而欲救张良.但是后来性质就变了,“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11),这里固然有刘邦急于拉拢项伯之意,但是项伯为什么不加思索的就和刘邦约为婚姻了呢?难道他不知道刘邦是项羽的大敌,明天项羽将要和刘邦大战,就算项伯肯定有把握说服项羽不进攻刘邦,刘邦也是项羽一大患,始终是项羽要解决的难题.如果项伯仅是为情谊帮刘邦一把,那约为婚姻就等于建立同盟了,不得不不让人怀疑其动机.
如果把事情联系起来就比较容易明白项伯的意图了.作为项羽的叔父,楚本是项梁一手建立,项梁死后,作为项家仅存的元老(史记所有出现过的项氏),恐怕项伯是最有希望可以和项羽竞争项家领导权的人.在楚怀王刻意打压项家的情况下,项伯尚能与项羽共渡难关,但是胜利来临的时候就是权利如何分配的问题了.而刘邦虽然是项羽大敌,但未尝不是对自己的一大强援,外有强援,无论是对扩大自己影响力,在西楚中争权夺利;还是保住自己现在的权位都是必要的.明白了这点,也就明白了项伯为何从纯粹私情转化为和敌军结盟,一切都是利益在作祟.联系楚汉时期项伯另外三次活动,一是受张良金银,为刘邦请汉中地.二,龙且击败英布后,项羽派其收九江兵,项伯尽杀英布妻子儿女.三,项羽要杀刘邦之父,被项伯劝止.可以说楚汉战争期间,项伯彻头彻脑是为刘邦服务.也就是项伯早就投靠了刘邦.
前人研究者另一忽略的就是项伯另一身份,楚左伊.令伊乃楚国最高政务官,相当于丞相.左伊就是丞相的副手,可以说极有权势极有说话分量之人.“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12),从这段话中,我们分析,项伯不仅是为刘邦说情,更是直接拿刘邦功劳来说项羽做的不对(难道他忘了为什么要打击刘邦了吗?),而要求项羽善待刘邦.项羽难道不知道为什么要打刘邦吗?但此时同意.恐怕一是本身无杀刘邦之意.二是项伯的权势使得他不得不给其面子.
鸿门宴上,范增派项庄刺杀刘邦,而项伯却以身阻碍.更显示项羽阵营的派系之争,项伯不但是项羽叔父更是左伊;而范增却是项羽亚父,而身为楚军大将军.季父对亚父,左令伊对大将军,联系起来就可以知道必然是家族元老派和功臣少壮派之争,文官派和武官派之争.
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鸿门宴不仅仅是项羽杀不杀刘邦的个人问题,也涉及到楚营的两大派系之争,实在是一发而动全身之微妙之关系.理解了这个才能理解以后鸿门宴中发生的种种事端.
三:形式的转变与项羽之抉择
前面已经谈到,项羽开始打算进攻刘邦,实则是刘邦的行为犯了众怒,导致诸侯联军同心协力要消灭刘邦.但是经过项伯的说项,形式发生了转变.最重要的转变就是刘邦战略有了大的转变,愿意把关中拱手相让.项伯早在刘邦大营的时候就交代:“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13).这里恐怕项伯不仅仅是让刘邦来向项羽谢罪,也是一个向诸侯摆明立场的手段.所以虽然刘邦明知山有虎,偏向山中行,是不得不行之.
刘邦战略的重大转变,也导致一触既发的战争失去了导火线.对诸侯来说,此时可以和平分享胜利果实,自然不愿意再动刀动枪.再对诸侯来说此时的刘邦并不对自己有任何威胁,并不需要来消灭这个项羽潜在的隐患.相反,对诸侯来说,保住刘邦牵制项羽过于膨胀的势力才符合自己的利益.所以形式的转变,使得四十万诸侯军不但不会再消灭刘邦,反而倾向保住刘邦.
项羽面对这样的局势转变,不得不考虑楚军内部项伯一派的意见,也要考虑联盟内部诸侯们的意见,更要考虑当时的大环境,在秦人的国土上无盟军支持,内部也不同心协力的情况进攻刘邦的风险.
学者张志坤,周骋,蔡伟在此都有相同的认识,认为项羽在当前的形式不益于刘邦开战,也不益于杀刘邦.学者张志坤总结主要原因如下:“第一,刘邦在鸿门宴上答应把关中让给项羽.项羽不战而屈人之兵,以全得关中,获得巨大的果实.第二,项羽欲击刘邦,不能不考虑战争的结局的问题.第三,更大的制约因素是,如果项羽对刘邦开战,则项羽很可能把自己孤立起来.”并认为刘邦敢赴宴有三点所峙“无罪而杀刘邦.在政治上不利;刘邦和项羽之间的个人友谊;刘邦身后有一支十万人的大军”.(14)学者周骋认为此时“剿灭刘邦已不再是项羽的当务之急.若杀了刘邦,其部众群龙无首,竟尔屈服,关中固然不会乱.一旦刘部不肯就范,以武力相抗,则局面不易收拾.楚军内讧一起,旧秦民众或许会重新集结在秦国宗室的周围,与诸侯军队周旋到底.秦民训练有素,又已归顺了刘邦,刘邦遇害势必使秦人更畏惧项氏的暴虐将加诸己,其将作殊死抗争,亦在情理之中.大乱一起,无论是灭秦宗室还是总揽天下之权,都将成为泡影.这种风险,项羽无论如何也不愿意尝试.所以,项羽很爽快地接受了刘邦的归顺.”(15).
由当时形式看项羽再进攻刘邦的确不合适宜,项羽接受项伯说项,接受刘邦谢罪,并非什么战略错误,而是形式转变下合理的战略调整.
四:鸿门宴得失之商榷
形势的转变使得项羽不得不做战略调整,接受刘邦谢罪,而不再武力进攻刘邦.学者张志坤,周骋,蔡伟皆认为项羽在如此形式下是最佳选择,兵不血刃拿到应有的一切,而范增欲杀刘邦却是不明白形式.
这种看法有一定合理性,但是并不完全正确,首先项羽不杀刘邦并非是头脑简单,同样范增欲杀刘邦也不是不明形式.在刘邦转变其战略后,项羽的确不适合在武力进犯刘邦.但是刘邦赴宴能不能杀之,却有商榷之处.
首先,利益上有人认为项羽不杀刘邦就兵不血刃拿到关中,是大大的得,而刘邦用土地换生存是大大的失.这种说法,学者张斌荣曾反驳:“刘邦之失关中乃时势使然,不得不送.(刘邦)表面看损失确实很大,但从政治,战略上看,刘邦是以不得不失换取了很大的利益,这是一种战略上的胜利,因此,得大于失.”(16).也就是项羽兵不血刃拿到的是本来就可以拿到的,刘邦失去的是本来就要失去的.而项羽却失去了杀刘邦的一次机会,给了刘邦坐大的机会,没有把潜在敌人扼杀于摇篮之中,消灭于隐患之间.如此看来,项羽并没有拿到最大的利益,仅仅拿到本来就是自己之物.
再就是,有人认为鸿门宴项羽不能杀刘邦,原因是上面所讲,政治不利,诸侯反对,刘邦10万大军造反以至带动秦人不稳定等等有莫大的风险.
这里有必要一一分析:第一,项羽在鸿门宴杀刘邦,完全可以抓住刘邦的痛脚,宣布其罪过,如窃取胜利果实,欲独吞关中,派兵把守关中阻拦诸侯联军.再如曹无伤语:“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可以给刘邦加上勾结秦廷,收买旧秦贵族人心,欲与复辟的帽子.由于刘邦战略失误再先,完全可以在此加上罪名而杀之.这样说来,无罪杀有功之臣,使其政治不利的局面完全可以避免.
第二,如果在鸿门宴项羽杀其刘邦,宣布罪名,虽然诸侯反对,但是在即定事实下,诸侯会为刘邦拼命吗?最多也是拿刘邦之事要挟项羽多补偿利益.项羽也就是许诺把刘邦的利益分给大家,就可以平诸侯之怒,诸侯虽然想以刘邦牵制项羽,但是不会为一个死去的人得罪活着的人.
第三,如果杀了刘邦,刘邦身后的10万大军肯定不满意.但是10万大军也并非铁板一块,不少是半路合作而来,或则是在关中招募的秦人.这些人未必会为刘邦之死而和项羽拼命,曹无伤那样见风使舵估计亦不少,完全可以收买不忠者,打击刘邦的铁杆,在拉拢和刘邦关系不深的势力.剩下刘邦铁杆几万人不足对项羽成为致命威胁.或则诸侯们看到刘邦旧部势弱,以打击刘邦旧部来讨好项羽也符合常情.
第四,如果杀刘邦后,刘邦旧部反项羽而造成秦人不稳,也并不可滤.首先,秦人经过三年灭秦战,主力尽失,剩下未训练的秦人并不足对抗项羽大军,再就是诸侯无论怎么反对项羽,但是在对付秦人上,只会和项羽一条心,而不是看秦朝死灰复燃.
总上所述,虽然刘邦转变战略后,项羽武力进攻刘邦不在合适,但是鸿门宴杀刘邦却是消灭政敌的大好机会,虽然或则有不小的风险,但是从上面分析,杀刘邦的风险远大于不杀.杀刘邦不仅仅是刘邦后来夺取天下而马后炮,更在于刘邦是仅次于项羽的最大势力,又雄才大略,而先进关中得到政治优势更是要冒险杀之,消除隐患于未显之前.
范增从细节就看出刘邦其志不小,威胁很大,亦是深谋远虑,思虑周密的智谋之士,亦不会看不到形式,而盲目杀刘邦.所以项羽鸿门宴不杀刘邦是战略失误.
五:鸿门宴种种疑问之探微
鸿门宴历代都有学者质疑其不可解者,而怀疑其真实性,甚至有学者从根本否认有这个历史事件.(17)下面让我们就具体情况来分析鸿门宴诸事.
经过项伯的叮嘱,刘邦第二天来项羽军营谢罪,项羽留其饮酒而成千古一宴的鸿门宴,这并不是项羽早就准备好的,也不是范增早有准备的宴席,可以说突然的一场宴席,使得范增甚至没有提前准备才导致半途找人杀刘邦.所以偶然突发事件以致宴会有不少意外之举,而项羽之前并没有准备宴会杀刘邦,也无此时杀刘邦之念,就不存在某些人认为项羽是优柔寡断,导致失去良机.
史记记载“沛公旦日从百馀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於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却.’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18)从刘邦来谢罪与项羽的对话就可知项羽无杀刘邦之意,并非形式使然而不能杀,项羽如果早存对付刘邦之心,岂会说出内奸之名乎?后人研究此段都认为项羽轻易地说出内线曹无伤,是项羽最大的失败,是他性格中轻率大意的典型体现.实情却非如此“据《高祖本纪》载,项羽‘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十二月中,遂到戏.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于项羽曰……’这段记述充分说明曹无伤并非项羽内线,曹的告密是在项羽准备发兵攻打刘邦以后,因此,他的告密不过是一种邀宠为自己留一条后路的卑劣行径,客观上只起到火上浇油的作用.在项羽眼里,他不过是一个不忠不义的小人,这种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也就根本没有保护的必要.”(19).
项羽既然无杀刘邦之意,当日就留下刘邦饮酒,“项王、项伯东乡坐.亚父南乡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乡坐,张良西乡侍.”(20),这段位次也是被历代说成项羽骄傲自大,坐到首席,不尊敬客人,但却忽略这并非宴请客人,位次是由本身地位决定的,难道刘邦当皇帝后宴请大臣坐到首席也是骄傲自大,不尊敬客人?此时范增眼见项羽无杀刘邦之意,急得火冒三仗,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要求项羽立下决心杀掉刘邦,但是项羽对此默然不应.对此要说明,项羽并没有宴会杀刘邦的计划,所以不存在优柔寡断.
范增见其项羽无动于衷,出门招来项羽堂弟,吩咐:“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於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21).从这段话我们可以分析出,范增一派支持杀刘邦,早有默锲,同时可以看出杀不杀刘邦之争楚军分为两大阵营,项羽不肯杀刘邦,只好自己动手了.就下来就是人人皆知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项伯毫不示弱,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项伯的行为没有人怀疑其为内奸,也丝毫不顾及项羽就在座前.只能说明是派系之争,而项伯翼蔽沛公也是项羽默许下的行为.
这个紧急的时候樊哙冲了进来护主,怒斥项羽.一场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阴谋就这样流产了.刘邦却再也坐不住了,借着入厕的机会招樊哙逃出了宴席.随后刘邦不顾项羽的召唤,把局面交给了张良,自己骑马带着樊哙等四人逃跑回营.这里很多人都有疑问,《史记会注考证》曾引董份之说:“矧范增欲击沛公,唯恐失之,岂容在外良久而不亟召之耶?此皆可疑,史固难尽信哉.”(22),其实范增对鸿门宴之事并无准备,何能不容刘邦乎?再说楚营也非范增当家,项羽不愿意杀刘邦,他又能怎么样?
“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23)史记这段向来疑问颇多,主要是究竟是骑马还是步走,还是先骑马而后步走?叙述得不清楚.如果深入理解刘邦的想法就知道并不矛盾,刘邦本来为快点脱离危险,脱身独骑,把手下丢在身后,但是因为怕一个人路上不安全,才命樊哙四人持剑盾步行保护自己,从小路逃跑.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24)史记这段也向来疑问颇多,则是项羽在大营等这么长时间不合情理,刘邦半途逃跑项羽也没有任何表示.其实只要明白项羽无杀刘邦之意,明白楚军阵营两大派系之争就可以理解,项羽对一切发生之事心知肚明,只是不想把事情挑明,故意放刘邦一马,而维持双方的面子.从项羽,范增受璧后的不同反应就可以知道.梁玉绳《史记志疑》认为:“若论禁卫诃讯,则彼尚不能御樊哙之人,乌能止沛公之出乎?”也是没有明白其实是项羽故意放刘邦回去.
总而言之,史记描写鸿门宴颇多疑点,主要是不清楚此背景,以及不清楚项羽在其中的态度所至.明于慎行云:“鸿门事,以为‘是日微哙奔入营谯让项羽,沛公几殆.’此耳食也.总之,项王本无杀沛公之心,直为范增纵臾,及沛公一见,固已冰释.使羽真有杀沛公之心,虽百樊哙,徒膏斧钺,何益于汉?太史公好奇,大都抑扬太过,如四皓羽翼太子,正与此类.”(25)如于慎行所说,司马迁文笔抑扬太过也造就有时候颇多不可解之处.
六:鸿门宴项羽不杀刘邦之探微
上面分析鸿门宴项羽不是形势使然而不能杀刘邦,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项羽没有听从范增杀掉刘邦而通失江山呢?历代对其评价为项羽骄傲自大,不把刘邦放在眼中,也没有看到刘邦有威胁自己的能力,所以根本不屑杀他.这点无须在辩,鸿门宴后项羽分封天下,“项王、范增疑沛公之有天下” 把刘邦贬到巴蜀 ,并立三秦王来堵其出路,可见骄傲自大,没有看到刘邦有威胁是不符合历史的.另一种传统观点认为项羽善于军事斗争不善于政治斗争,故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项羽便没有了方向感,失去灵敏的判断,找不到自己的敌人,也很难确定自己的攻击目标.这样的说法也是不科学的,巨鹿之战前杀宋义就是典型的政治斗争,认为项羽只会军事不会政治也是片面的猜想.还有一种颇为流向的说法,项羽好面子,沽名钓誉,不想背上不义的名分,所以放跑了刘邦.这种说法早被有识之士反驳过,学者连波在其文《论鸿门宴上的项羽——说霸王并不沽名及其他》 就分析项羽率性而为,何有沽名?(26)再说项羽屠咸阳,杀子婴,逐怀王,何其沽名钓誉过?所以不存在项羽好面子而放掉刘邦一说.
其实答案就在史记中,首先,项羽先前进攻刘邦是因为刘邦欲自己独占关中,犯了众怒,而非项羽个人私怨.而范增从刘邦是潜在威胁建议项羽杀刘邦,从项羽沉默无语,可以看出项羽明知道刘邦是潜在威胁,但并不是就赞成杀掉他.
项羽本身是念旧之人,“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27),“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28),“君王为人不忍”(29),无论是敌方之人,还是自己属下以及实际作风都显示项羽念旧,而刘邦项羽曾为同僚,共同作战,又有兄弟之约,刘邦又是靠项家军才羽毛丰满,其关系非同一般.虽然之前项羽曾经因为刘邦欲据关抗诸侯而打算进攻刘邦,但是内心恐怕并没有杀刘邦的念头.
是以当项伯报刘邦之言,并要求善待有功之人,项羽爽快的答应了.从项羽来说刘邦不阻拦诸侯入关,项羽就再没有杀刘邦的理由了(也就是本不愿意杀,此刻也没有利益冲突也没有必要杀了),当然刘邦对自己的威胁他是知道的,也知道范增是为自己江山着想,所以对范增强烈杀刘邦的要求而莫不做声.
刘邦来向项羽谢罪,说:“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於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却.”(30)其实项羽何尝不知道因为什么有却,何尝不知道刘邦据关阻拦自己入关的行为,但是此时项羽却没有把这些拿出来,却故意卖一个人情把背叛刘邦的曹无伤拿出来应付.更惊奇的是樊哙痛斥项羽:“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豪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31)而项羽对这样的痛斥却没有任何反应,仅仅来一句:“坐.”.先不说刘邦入咸阳,秋毫无犯的纯粹胡说;就是遣将守关,备他盗出入之言更是连三尺小孩都不会相信的话.项羽竟然没有任何反驳,似乎默认了是自己不对.联系斩宋义前项羽那段慷慨陈词,再联系项羽小时侯学万人敌的言论,我们知道项羽不但不是口拙之人,并且口舌相当厉害.但是此时在自己并未理屈的时候,而默认自己不对,并隐隐流漏惭愧的意思.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才气过人的项羽面对樊哙的痛斥而羞愧呢?
这要从头分析了,早期项羽进攻刘邦是因为刘邦阻拦自己入关.得到项伯调解,刘邦愿意听从自己的安排,让出关中,项羽的念旧情绪此时起了作用,不再留难刘邦.但是另一方面,以范增为首一派却坚持借这个机会杀刘邦以消后患,从内心上项羽明白刘邦的威胁,虽有一定的应对办法,也知道此时杀刘邦是最佳选择.但是感情上要杀的是自己亲密的战友,并且此人又主动把功劳让给自己.项羽又不忍心杀之,这样的情况下出现鸿门宴在范增暗示下沉默不言.范增亦看出项羽是“为人不忍”,才临时找项庄借舞剑趁机解决项羽心头大患.
实在是楚军的一场悲剧,从项羽角度来说,范增这样越俎代庖,不但使项羽脸面尽失,更是给人留下暗算的名声.但是因为范增,项庄是为自己江山而为之,又不能出言训斥,只能默许项伯保护刘邦.这样也是为什么项羽面对樊哙的痛斥而羞愧的原因,虽然暗算不是自己的主意,但总是因为自己引起的.对樊哙的痛斥项羽只有导开话题,而不是抓住漏洞去反驳.从范增的角度,明知道不该这样越俎代庖,让君主丢脸.但是为了楚之江山,不惜得罪君主也要为君主除掉一大隐患.
明白这点,我们就明白为何刘邦轻易逃跑,而项羽足足等几个小时,却没有生气.而范增却大怒击破玉斗,指桑骂槐.面对范增的指桑骂槐,项羽也只能抱之沉默.
项羽是因为念旧情而不杀刘邦还有一例证,武涉说韩信;“且汉王不可必,身居项王掌握中数矣,项王怜而活之”,(32)这里项王怜而活之,亦是指鸿门宴项羽念旧情而不杀刘邦之意.
七: 总结
由于司马迁的如掾大笔的刻画,鸿门宴成了千古名篇,给后人留下无法抹去深刻的印象.鸿门宴也成搞阴谋,暗藏杀机的代名词.但是这并不符合鸿门宴本身的原貌,鸿门宴本来并非为阴谋而阴谋的宴会,而是偶然的一次宴会中,主人内部的一次派系之争.而其争执的主因确牵涉到客人,而引发一系列刀光剑影,大起大落,曲折动人,扣人心弦的历史情节.
在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