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连珠弩如何一次连续放置箭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5/05 23:45:23
连珠弩如何一次连续放置箭
《三国演义》书中描述说诸葛亮发明的“连珠弩”是何等厉害,但画面中却始终不见“连珠弩”的样式,心中很是不解,问起知识渊博的长辈,得到的答案为“连珠弩“很厉害,能十支箭俱发,但它怎么个连发无人知晓,也无连弩流传于世.
  历史书籍的记载:
  《三国志》曰: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
  《蜀记》曰:木牛之奇,则非般模,神弩之功,一何微妙!
  《魏氏春秋》曰:损益连弩,谓之元戒,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
  两千年来,诸葛亮在人们的心目中是智慧的象征,但他的发明连弩未流传于世,以至于当时是否能制造出史书记载的那些功能,成为众多史学家探索的课题.
  影视巨作《三国演义》因无连弩的形态,无法表现其功能而删掉《三国演义》原著的许多重要情节与对话.
  为弘扬中华古文明科技成果,弥补多部史书记载无实物的遗憾,本人潜心研究,分析译文,反复论证,多次实验,于2002年底用传统的工艺材料解决了各种难题,再现了一千八百年前古兵器的形态,为中华民族的远古智慧提供了佐证.
  为证实远古兵器超越时代的先进原理及国家专家对损益连弩发射原理的意见,申报了国家专利,(申报中载明上述原因)我的观点理论已获众专家认同,专利号:zl022513302.众专家、记者、民众在成都武侯祠现场观看了损益连弩的制作材料、结构和操作效果,电视台实况播放了连弩实物和射击过程.损益连弩实物已收藏于武候祠博物馆.
  经译文、论证、制造、操作实验所得出科学准确的数据,现对“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这句古语进行解答(以实际操作为序).
  连弩:利用机械力量连续射箭的弓.
  一弩十矢:一把连弩,箭匣里装十支箭.
  损:根据需要可以随意射出箭支数量.(实验数据:发射4支箭鸡已被射死,不需要再放箭.)
  益:填补箭匣内减少的箭支.
  俱发:连弩可以连续不间断地把箭匣里的十支箭全部发射出去.(实验数据:6秒射出十支箭)
  谓之元戎:人们称连弩为主将.
  以铁为矢:通常普通的箭是由镞、木杆、羽毛制成,箭在远距离飞行时,羽毛起平衡作用.而连弩的箭若采用通常制法,箭身羽毛部位与箭匣壁发生阻碍,使箭支无法在重力作用下自然下落到发射位置.所以连弩的箭采用非常规制法,“以铁为矢”是科学合理的.连弩的箭采用铁制就解决了三大问题:(1)由于整支箭的尺寸只有“八寸”非铁制的箭,箭体轻,没有太大的杀伤力.铁矢就解决了这个问题.(2)箭匣底部加附磁石,铁箭就会被吸附在箭槽上,解决了连弩向上仰射时弩身倾角大于90度,箭匣里的矢脱离箭槽倒向反方向,张弓向下俯射时箭支滑落的问题.(3)解决了连续供箭问题,连续供箭,连续发射得以完成.
  矢长八寸:经制造实践,当时孔明对矢的长度为八寸是相当科学准确的.箭杆超过八寸,箭匣增长,机关互动就不畅通,铁矢超过八寸重量增加,会影响箭的射程;而箭的尺寸小于八寸,箭匣缩短,弩的弦臂张开间距小,发射力量就会减弱.所以“矢长八寸”是最佳尺寸.
  后记:
  全铁的箭加装羽毛困难,无羽的铁箭在远距离飞行时会失去平衡而翻滚,达不到远射武器的作用.木制箭杆的制作要求精度高,人工制作难度大,不易大量制造使用.由于当时的技术条件限制使诸葛亮及其后人没能解决“矢”存在的问题,导致连弩的实用性大大降低,而被军事部门冷落,直至消失.人们对它深奥玄妙的组合,神奇的功能记载下了“神弩之功,一何微妙”“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
  有人怀疑,为什么元戎弩的威力这么强? 可以穿透复数部队,甚至对躲在城门后面的部队也能造成伤害... 没错,不用怀疑,它就是这么强... “元戎弩”的威力,在冷兵器时代对人的杀伤力可以说是所有武器之最 没有一个重装骑兵的盔甲可以挡得住一箭... 中国古代重装骑兵不发达,有很大的原因跟弩的大量使用有关系 当然,培养一个重装骑兵的花费,也是原因之一.
  但也正因为它的威力强大,所以并不是一个士兵就能掌控发动... 基本上,“元戎弩”是从“连弩”改良而来,而“连弩”又是从“弩”改进而成.弩是一种用机械发射的弓,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到了汉代,弩已经可以连续发射 所以称为“连弩”. 诸葛亮把连弩改良,设计了能连续发射十枝箭的兵器,叫做“损益连弩”, 又叫“元戎”.损益连弩的箭用铁制成,发射速度快,威力强大,人们称之为 “摧山弩”,意思是弩强得能把山摧毁. 但是“元戎弩”重达200多公斤,别说搬运困难,甚至箭矢要上弓 都是用双脚把弦蹬开,才能把箭矢安装上去.基本上多作为守城武器或是埋伏用 还有一个可能就是搭配“八阵图”里面的阵行.
  但是“元戎弩”的发射方法跟普通的“齐发连弩”有所不同. “齐发连弩”是一次发射完毕所有上膛的箭矢后,就必须重新安装箭矢一次. 是“元戎弩”已有现代机关枪的雏形,拥有自动上膛的功能.. 当然至于具体操作如何,已经失传... 不过西晋镇南将军刘弘曾经看过“元戎弩”的威力,并说出一句话... 神弩之功,一何微妙!”可以证明“元戎弩”的发射方法绝对跟刘弘司空见惯早已使用数百年的 “齐发连弩”大有不同.否则他不会发出这种赞叹.
  发明者简介:
  诸葛亮(181—234年),三国时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散文家、外交家.字孔明,号卧龙.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卫戍京师的长官).诸葛亮父亲诸葛圭,字君贡,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诸葛亮3岁母亲张氏病逝,诸葛亮8岁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诸葛玄就去投奔老朋友荆州牧刘表.
  建安二年(197年),诸葛玄病逝.诸葛亮和弟妹失去了生活依靠,便移居南阳(①河南南阳卧龙岗;①湖北襄阳(现湖北襄樊)之西二十里隆中)隐居乡间耕种,维持生计.建安四年(199年),19岁的诸葛亮与友人徐庶等从师于水镜先生司马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