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第30课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5/16 01:32:49
写4篇鉴赏文,每篇200字
解题思路: 就文章意境、语言特点、艺术技巧进行分析鉴赏。
解题过程:
《游山西村》鉴赏
这首抒写江南农村日常生活的诗篇,题材比较普通,不同的是立意新巧,手法白描,不用辞藻涂抹,而自然成趣。诗人紧扣住诗题“游”字,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片断见闻,通过每联一个层次的刻画来体现。首写诗人出游到农家,次写村外之景物,复写村中之情事,末写频来夜游。所写虽各有侧重,但以游村贯穿,并把秀丽的山村自然风光与淳朴的村民习俗和谐地统一在完整的画面上,构成了优美的意境和恬淡、隽永的格调。这可以说是继承了孟浩然诗歌“平淡有思致”的特色而又向前发展了。特别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是一联脍炙人口的名句。它的妙处,不仅在善于描写难状之景以及对仗的工巧,而是在于出语自然天成,又富于哲理,耐人咀嚼。
《归园田居》鉴赏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共有五首,这是其中的第三首。从表面上看,这首诗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但把这首诗和其他的诗对比来看,作者的“愿”其实有它特殊的内涵。
这首诗用语十分平淡自然。“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朴素如随口而出,不见丝毫修饰。这自然平淡的诗句融入全诗醇美的意境之中,则使口语上升为诗句,使口语的平淡和诗意的醇美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陶诗平淡醇美的艺术特色。
陶诗于平淡中又富于情趣。陶诗的情趣来自于写意。“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种豆南山下”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幽美之句;前句实,后句虚。全诗在平淡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
《使至塞上》鉴赏  
这首诗叙事直白平实,语言简单朴素,内容明晰易懂。作者奉使出征,独当重任,以征蓬、归雁自比,点出春行之时令,寓悲凉之情于壮美之色中,大漠奇观,非“孤”、“圆”不能形容,劲拔而苍茫,温暖而感伤,写景壮观,气势流畅,无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学诗亦细味其趣,以为再无“孤”、“圆”更有情有理的两字。可见其对仗之工,用字之确。诗歌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个“大”字,形象描绘出边疆沙漠的荒凉与浩瀚,那里宽阔无边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下面一个“直”字则表现出了他的劲拔和坚毅之美。那荒漠上没有任何山峦林木,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得用“长”来形容才算准确。另外,落日本来给人是一种凄楚苍凉的印象,而在此处诗人却把它写“圆”了,便给人以亲切温暖之感。诗人不仅实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还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入到广阔的自然环境中去,正如王国维所评价的那样,这是“千古壮观”的名句。
《渭川田家》鉴赏
这首诗用清淡自然的白描手法,表现了宁静、和谐的农村生活,表现了隐居者之间的深厚友谊,更展现了"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快活心思。对仗工稳而不流于纤巧,角度变化而相互协调。首联写朋友邀去作客,"鸡黍"两字既有田家特色,又显得故人不作隆重的款待,完全是老朋友之间的正常交往,没有某些宴请所具的特殊交易的含意。颔联写景,突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感觉;青绿色调,一片祥和。颈联写老朋友见面,就像陶渊明那样陶醉于农村生活里。末联提到"就菊花"——来到菊花旁边,还是在表现他们有陶渊明那样的爱好;未到重阳,就主动提出重阳再来,可见他们熟不拘礼,没有虚情假意,也可见今天之会兴致极高。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