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以‘用心’为话题写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5/29 13:50:15
怎么写?? 思路。 例文
解题思路: 思路:要审好题目,选材要通过具体的事件或场面突出“用心”的意义,可选取日常生活中的典型小事来突出如何用心,也可以通过描写自然的风景突出用心体味自然的美妙感受,结构要条理,结构要清晰。
解题过程:
用心倾听人生
大自然在赐予人类无尽的能源时,也赐予了人类学会倾听的耳朵和心。
  走在路上,你需要倾听风一路吹过路旁小草而发出的“簌簌”的响声,他在向人们诉说春的生机和生命的多彩多姿,你只有用心去听,才能听懂它们无言的传递。
  在树林小道上,你需要倾听,倾听第一缕阳光洒进树林的温和,安祥,倾听第一声鸟鸣的悦耳动听,倾听刚接受阳光洗礼的树的低语,你将明白倾听是人生的一大乐趣。
  走进校园里,你需要倾听,倾听莘莘学子们琅琅的读书声,倾听辛勤园丁们孜孜不倦的传递声,倾听这些,你便会明白是谁指引我们打开文学的大门的,明白我们读书的目的……
  花儿的枯萎,河水的浑浊,却像一位沧桑的老人流泪向人类讲诉环境的恶化,鱼儿的减少却在无言中为人类敲响了警钟,只有用心你才能听到,才会明白人必须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否则你将倾听到的只有沙层暴的呼啸,洪水的肆虐……
  生活中需要倾听,精神上也少不了倾听。
  用心去倾听好朋友的一个善意的提醒,一个严厉的批评,将使你改正错误不至偏离原来的目标。
  用心去听父母的一次唠叨,一次对话,你将会明白,生活之中处处充满关爱,使你在爱的润泽下健康成长。
  一次次的倾听,带来一次次的收获,一次次的收获,促使我们再一次的学会倾听,促使我们珍惜身边的一切事物。
  倾听,是连接友谊的桥梁;倾听是学会关心的前提;倾听,是享受生命的开端。
倾听就是人生,错过了倾听,你就错过了人生,而收获了倾听,你也就收获了人生。
用心倾听自然
倾听是一种姿态。是一种与人为善,心平气和,悠然见南山的姿态。有了这姿态,才能够倾听自然,陶冶情操,愉悦自我。
倾听自然。雁鸣长空,驼走大漠,溪潺潺流,风云滚滚,星月烁烁,小蚓的蠕动,嫩叶的伸展,露珠的滚落——听天簌之音,把自然融入心灵,也把心灵托付给自然。
倾听自然。倾听着的“两只黄鹂呜翠柳。”倾听两只黄鹂上下翻飞,从这棵柳树的枝条里钻出来,飞到那棵柳树的树梢,它们呢喃细语,仿佛一首首欢快的歌。倾听着春的活力。
倾听自然,倾听夏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倾听蚊子的嗡嗡声,微风吹落流星的声音,蛐蛐隐藏在墙角独自唱歌的声音,青蛙在鱼塘里大大咧咧高唱的声音,倾听到了夏天的丰收。
倾听自然。倾听秋的“月落鸟啼霜满天。”倾听一千二百多年的夜半钟声,乌鸦粗嘎嘶哑的啼叫,月亮也被一声一声叫得黯淡了。倾听诗人的不甘与寂寞,月亮的同情与忧伤。
倾听自然,倾听冬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倾听冬的凛冽,疯狂与暴怒。似鬼哭狼嚎,让人毛骨悚然,似排山倒海,让人心惊动魄。静静心吧,静静心吧。只要静下心来,你就会听见雪花落地的声音。
倾听自然,倾听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韵致,倾听自然,倾听那“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空灵,倾听自然,倾听那“红树醉秋色,碧溪弹夜弦”的意境。这些脆灵灵的音符好似一颗颗滴落的露珠,使你的心中也流淌出一弯清粼粼的飞泉。
倾听自然,涵养了你的性情,旷大了你的胸襟,给你智慧的灵心与启迪,充满着潇洒的生活情趣。有时我们失去了许多快乐,并不是无法引起快乐,而是缺少一颗倾听自然的心,缺少自然般爽朗清静的心情,缺少自然般毫无掩饰的童稚与天真。
用心准备

每次回奶奶家,全家人总要踌躇很久。几年才坐长途车回去一趟,两手空空未免难看。但要准备礼品,又该准备些什么?老人家的吃穿是不愁的,又对烟酒没有什么嗜好,到底送些什么才能让她最开心?
商量再三,爸妈还是和往年一样,去超市挑了些高档营养品。虽然奶奶并不一定爱吃甚至并不一定吃,但钱花了,东西买了,也算尽了儿女的一份孝心。权当自我安慰也好。
长途车没有往年颠簸的迹象。一路都在平坦的公路上疾驰。无聊中,从行李袋里摸出几只橘子,在手上揉捏着。从车窗映出的影像中看见爸爸在沉 思。想必是一边思念故乡亲人一边考虑见面该说些什么吧。妈妈也在沉默着,接过我手中的橘子,剥了皮,三个人在安静中分而食之。
前座的小孩掉过头来探望,妈妈顺势递了一个剥好皮的橘子过去,那孩子的小脸顿时有了笑容。孩子的父母见状怜爱地嗔怪着孩子,又略带羞愧地向我们解释:因为上车太匆忙,忘了给小孩买些零食。
看他们穿着应是在本地做生意的外乡人,大约是起早贪黑忙碌生意才会疏忽的。“忙着挣钱,不容易啊!”爸爸说。小孩的父亲先是一笑,赶忙解释:“挣什么钱 啊。上个月老娘想见孙子,一直忙得没空回去。这两天有空了,叫小孩妈妈准备了点老娘喜欢吃的那东西。真麻烦,半夜就弄了,早上赶在上车前匆匆打包带过来, 谁还有空为这小东西买零食。”他憨憨地笑,指了指身旁一只扎得紧紧的,鼓得要胀开的红塑料包。
“里面是什么吃的?”我好奇地问。那孩子咽下一片橘辩,抢着说:“鳗鱼。”“鳗鱼?”我有点惊讶。小孩妈妈终于开了口,颇有成就感地说: “这边人都说这鱼腥。那是不会吃。我们那里的人把鱼洗了,切成块,上十几种料,在黄酒里呛,最后煎炸。费了大工夫忙好了。那鳗鱼香着呢。”说着,她解开袋 子拿了一块给我。只是微微的一口,已是香味四溢,一块吃完了,仍是余鲜满口。不油不腥、倒像是上海人擅长的小点心。
妈妈问:“这么复杂啊!做了多久呢?”“提前几天就在酒里呛了,但炸要现炸,否则到了老家就不酥了。三点起来做的,五点半弄好。”我们几个一时语塞,行李 架上那大包的营养品顿时没了广告上的光鲜。“其实也不值什么钱,就是费点功夫。难得回家,老人家又喜欢吃,就做点喽。”
女人重新扎好袋子,说是怕水汽进去鳗鱼发软,口感不好。“肯定好吃,这里头有儿女的心啊!”爸爸叹道,这一路,不知不觉中,也被这颗心温暖了起来。
对以上解答如有疑问,欢迎添加讨论。
祝你学习进步!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