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师说 论证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5/02 08:41:25
《师说》中怎样论证“耻学于师”是不良的?“不耻相师”是正确的?
解题思路: 根据文本,分析内容,把握手法。
解题过程:
回答一:作者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手法,从三个方面批判了当时的社会风气,总结表格如下:
对象
从师的态度
结果
观点
1
“今众人”
“耻学于师”
“愚益愚”
通过正反对比,论证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古圣人”
“从师而问”
“圣益圣”
2
于其子
择师而教之
小 学
于其身
耻师
大 遗
3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智不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曰师曰弟子……群聚而笑之
【点拨分析】
作者在课文的第二段给我们展示了当时“耻学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并通过三组正反对比,论证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批判了“耻学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此段中韩愈用了大量强烈语气的句子,来表明了自己的对“耻学于师”这一社会风气的不满和痛心,如:“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等,朗读时注意语气。
回答二:
在本段里,作者运用三个事实,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一个比一个深刻地批判了今之众人(指上层士大夫之族中的一般人)、士大夫之族、君子。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因此,圣益圣,愚益愚。这是第一个对比。彼童子之句读之不知,则师焉,而自己惑之不解,则 不焉,此 小学而大遗,这是第二个对比。君子不齿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善学习,而君子们则认为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导致 师道之不复,这是第三个对比。这三个对比,前两个同第一段从师学习的必要性的论点紧密联系,第三个则同从师学习的原则的论述前后呼应。
祝你进步!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