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数学 > 作业

数学2-1复习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数学作业 时间:2024/06/08 08:05:39
知识点总结
解题思路: 知识点总结
解题过程: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1.1 命题及其关系 一般地,在数学中,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 其中判断为真的语句叫做真命题,其中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做假命题。 1.1.2 四种命题 (1) 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 (2) 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
1.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若p⇒q, 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若p⇔q,则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q是p的充要条件;p与q互为充要条件。(也说成“p等价于q”或“q当且仅当p”)
1.3 逻辑连结词
且(and):p⋀q;
或(or):p⋁q;
非(not):⌝ p
*注意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的区别
1.4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全称量词:用“∀”表示,包括“所有的”、“任意一个”、“一切”、“每一个”、“任给”。
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叫做全称命题。
存在量词用“∃”表示,包括“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有些”、“有一个”、“对某个”、“有的”。
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叫做特称命题。
1.4.3 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
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
全称命题p: ,
它的否定⌝ p:
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
特称命题p:
它的否定⌝ p: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2.1 曲线与方程
一般的,在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曲线C上的点与一个二元方程 的实数解有如下关系: (1) 曲线上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 (2) 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
那么,这个方程叫做曲线的方程;这条曲线叫做方程的曲线。
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步骤: (1) 建立适当的坐标系,用有序实数对(x,y)表示曲线上任意一点M的坐标; (2) 写出适当条件p的点M的解集 ; (3) 用坐标表示条件p(M),列出方程 ; (4) 化简方程 ; (5) 说明以化简后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上。
2.2 椭圆
平面内到两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椭圆的焦距。
椭圆的标准方程:
焦点在x轴上:
焦点在y轴上:
椭圆的对称中心叫做椭圆的中心。椭圆的长轴、短轴、长半轴、短半轴。
椭圆的焦距与长轴长的比叫做椭圆的离心率: (e越大椭圆越扁)
椭圆的准线: (焦点在x轴) 或 (焦点在y轴)
椭圆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和它到该焦点相应准线的距离的比是常数
2.3 双曲线,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这两个定点叫做双曲线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双曲线的焦距。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焦点在x轴上:
焦点在y轴上:
双曲线的准线: (焦点在x轴) 或 (焦点在y轴)
其中
双曲线的离心率 (e越大双曲线开口越大)
双曲线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和它到该焦点相应准线的距离的比是常数
双曲线的对称中心叫做双曲线的中心。
双曲线的实轴,虚轴,半实轴,半虚轴。
实轴与虚轴等长的双曲线叫做等轴双曲线。
双曲线的重要应用:
设立三个观测点A,B,C,然后测得同一点P发出信号的时间差,可以A、B、C中任意两点为焦点建立两个双曲线方程,解该方程组就能确定点P的准确位置!
2.4 抛物线
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l不经过点F)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点F叫做抛物线的焦点,直线l叫做抛物线的准线。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焦点在x轴上: ; 焦点坐标: ; 准线方程:
焦点在y轴上: ; 焦点坐标: ; 准线方程:
抛物线的对称轴叫做抛物线的轴
抛物线的离心率e=1
*圆锥曲线的统一方程
平面上到一个定点F的距离和它到一条定直线l的距离之比是一个常数e的点的轨迹是圆锥曲线,其中点F是它的焦点,直线l是它的准线,比值e是它的离心率。
以焦点为坐标原点,垂直于准线l的直线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则圆锥曲线在该坐标系中的统一方程为:
*圆锥曲线的光学性质
从椭圆的一个焦点发出的光线,经椭圆反射后,反射光线交于椭圆的另一个焦点上。
从双曲线的一个焦点发出的光线,经双曲线反射后,反射光线是散开的,其角度刚好等于从另一个焦点射出来的光线角度。
从抛物线的一个焦点发出的光线,经抛物线反射后,反射光线平行于抛物线的轴。
第三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3.1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在空间里,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叫做空间向量,向量的大小叫做向量的长度或模。
长度为0的向量叫做零向量。
模为1的向量称为单位向量。
长度相等而方向相反的向量叫做相反向量。
方向与模均相等的向量称为相等向量。
(同向且等长的有向线段表示同一向量或相等向量。)
(空间任意两个向量都可以平移到同一个平面内,成为同一平面内的两个向量)
3.2.2 空间向量的数乘运算分配律:
结合律:
如果表示空间向量的有向线段所在的直线互相平行或重合,则这些向量叫做共线向量或平行向量。
空间直线的向量表示式:
可知,空间任意直线由空间一点及直线的方向向量惟一确定。
可利用向量之间的关系判断空间任意三点共线。
空间平面ABC的向量表示式:
可知,空间中任意平面由空间一点及两个不共线向量惟一确定。
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向量,叫做共面向量。
点P与点A,B,C共面 ⇔ (其中x+y+z=1)
3.1.3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
特别地,
向量的数量积满足以下运算律:
三垂线定理:
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
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
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垂直。
3.1.4 空间向量的坐标表示
空间向量基本定理:
如果三个向量a,b,c不共面,那么对空间任一向量p,存在有序实数组{x,y,z},使得 p=xa+yb+zc
{a,b,c}叫做空间的一个基底(base);a,b,c都叫做基向量。
空间三个不共面的向量都可构成空间的一个基底;
特别地,若e1,e2,e3为三个两两垂直的单位向量,则{e1,e2,e3}叫做单位正交基底。
3.1.5 空间向量运算的坐标表示
空间中两点A(a1,b1,c1),B(a2,b2,c2)的距离:
*将空间向量的运算与向量的坐标表示结合起来,不仅可以解决夹角和距离的计算问题,而且可以使一些问题的解决变得简单。
3.2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直线l⊥α,取直线l的方向向量a,则向量a叫做平面α的法向量。
一般地,由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以及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有如下结论:
设直线l,m的方向向量分别为a,b,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为u,v,则
利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三步曲”: (1) 建立立体图形与空间向量的联系,用空间向量表示问题中涉及的点、直线、平面,把立体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 (2) 通过向量运算,研究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它们之间距离和夹角等问题; (3) 把向量的运算结果“翻译”成相应的几何意义。
*立体几何中有关距离和夹角的问题,经常用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解决:
*用空间向量法求二面角时法向量与二面角的关系:
二面角与该两平面法向量夹角相等或互补,具体
判断方法1:可以观察图形中的二面角为锐角还是钝角;
判断方法2:在两平面内各取一点A、B(注意不要取在两平面交线上的点)构成向量 ,分别求 与两个法向量的数量积,若结果同号则该二面角与两法向量夹角相等,若异号则该二面角与两法向量夹角互补。
解决立体几何中的问题可用三种方法: (1) 综合法:以逻辑推理作为工具解决问题; (2) 向量法:利用向量的概念及其运算解决问题; (3) 坐标法:利用数及其运算来解决问题。
*坐标法经常与向量运算结合起来使用。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