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历史 > 作业

怎样复习??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历史作业 时间:2024/05/13 05:57:24
我们明天月考,考到洋务运动,我想了解一下重点在哪里,什么内容是一定要背的,哪里是可以忽略的, 希望老师说详细一点,我也好临阵磨枪一下.谢谢老师!
解题思路: 恩,你很会找学习的窍门,能够用心思考复习的重难点问题。但这些问题,老师平时上课会提到的,一定用心听课哦!呵呵,祝你天天开心!
解题过程:
第二节 洋务运动
3、洋务运动
“洋务”又称“夷务”,泛指当时一切与外国资本主义有关的事物;
“洋务运动”是指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打着“自强”、“求富”旗号,采用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掀起的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运动。
(1)背景(原因、目的、条件)
①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
内忧:太平天国等农民运动的进行
外患:西方资本主义加剧对中国的政治、经济侵略
②目的:摆脱内忧外患,维护清朝的统治;(根本原因)
③思想:鸦片战争期间开始形成“师夷”思想;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和顽固派的争论,促进了对西学的认识:
洋务派与顽固派的比较:(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就如何解决内外矛盾问题产生意见分歧,从而形成了洋务派与顽固派。)
A.洋务派代表:都是清政府中握有实权的人物,在中央以恭亲王奕訢为代表,地方上的代表人物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沈葆桢、丁日昌等。
B.顽固派代表:是一批对世界发展形势一无所知的极端腐朽的贵族、官僚,其代表人物主要有同治帝的老师、蒙古贵族、大学士倭仁等。
C.同
目的:本质上都是要维护清朝的统治;
阶级属性:地主阶级
D.异(手段或方式):在于对待“外国事物”的态度上;
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顽固派因循守旧,愚昧无知,盲目排外,仇视一切外国事物,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护清朝的统治;幻想恢复“闭关锁国”的局面,顽固派代表了清朝统治集团中最腐朽、最保守的势力。
④政治:慈禧太后采取了暂时支持洋务运动的态度;
(原因,刚刚上台的慈禧太后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要保护清朝的统治地位,必须依靠拥有实力并得到外国侵略者赏识的洋务派,因此她采取了暂时支持洋务派的策略。)
总理衙门成为推动洋务运动的中央机构。
⑤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
(2)过程
①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名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
②旗号(口号):前期“自强”;后期“求富”
③内容:
A.19世纪60~70年代——以“自强”为旗号,创办军工企业。
“求强”,即举办军事工业、建设海防、编练新式军队、办工厂、修铁路、开矿、发展河海交通和通讯事业等。
主要企业:(企业名称 创办人 企业性质 时间)
企业名称 创办人 企业性质
安庆内军械所 曾国藩 军事企业
江南制造总局 李鸿章 军事企业
福州船政局 左宗棠 军事企业
天津机器制造局 崇厚 军事企业
军工企业的性质和特点:
资金:由政府出资兴办;产品分配:产品用于武装军队;管理:企业管理采用封建衙门式,企业设刑庭、监狱;性质:基本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手段:使用大机器生产
B.19世纪70~90年代——以“求富”为旗号,创办民用工业。
原因:洋务派办民用工业是为了“求富”是可以的,但其办民用工业的直接动因,是为了解决在办军事工业中所遇到的资金、交通、燃料和通讯等方面的困难。
主要企业:
上海轮船招商局 李鸿章 民用企业
开平煤矿 李鸿章 民用企业
汉阳铁厂 张之洞 民用企业
湖北织布局 张之洞 民用企业
民用企业的性质和特点:
资金: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目的:为了获得利润; 产品分配:绝大部分产品销售于市场;
性质:一定的资本主义生产的特性,可以说是含有资本主义成分的近代企业;
手段:使用大机器生产;
作用:这些企业的创办在当时有积极意义的一面,它在客观上对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抵制作用,也诱导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锻炼了更多掌握机器的产业工人和技术人员;中饱私囊;
C.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并成立海军衙门;
作用:增强了国防力量,使中国在中日、中法战争中取得一些战斗的胜利,也推动了国防建设近代化;
D.创办了京师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一批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
作用:培养了一批初步掌握近代科技的知识分子和技术工人;在改革封建文化教育制度上打开了缺口;
④结果:破产或失败,其标志是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惨败。
⑤破产的主要原因:(38页)
(1)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缺乏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力量分散;单纯引进技术和设备,没有彻底变革封建制度(根本)。
(3)影响(评价)
①性质:地主阶级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
②积极:
用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业生产,出现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客观上顺应了向资本主义过渡的趋势;引进了西方的技术设备,培养了科技人员,在客观上刺激了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御作用。开创了中国经济近代化;兴办军事企业,筹划海防,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清军的战斗力,也是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开始;兴办近代教育,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大力引进西方先进的科技,造就了一批知识分子,开创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先河;客观上促使了中国的经济结构、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为早期维新思想创造了条件;洋务运动的失败,客观上又促进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总理衙门的设置更意味着清政府放弃了闭关自守的外交政策,顺应了世界变化趋势。
总之洋务运动使中国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是我国大规模近代化的开端;
③消极:
整个洋务运动在中央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洋务运动是以维护腐朽衰落的封建统治为目的,违背了历史潮流;洋务派只主张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设备,而不愿触及社会制度,这种只布新而不除旧的做法,是要硬性地把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力与衰败腐朽的封建躯体嫁接在一起,是不可能成功的;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在内外交困的背景下为了挽救其统治而开展的一场自救运动,从目的上讲具有反动性,从主观愿望上讲是幼稚的,从客观效果上讲则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高考题:(1)积极方面:引进了一些西方近代科技和先进工具;培养了一批初步掌握科技的知识分子和技术工人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诱导和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早期发展;在改革封建文化教育制度上打开了缺口。
(2)消极方面:由清朝官府举办,为维护反动统治服务;军事工业主要是为了镇压人民革命,不能为国求强;民用工业是为解决军事工业的困难,不是为社会求富;在很大程度上被洋人控制利用;经营管理腐败。
④启示:
要引进最先进的技术;防止洋匠挟技居奇,注重培养自己的人才;采用先进的管理制度;严把质量关;引进外资;化解改革的阻力等等。
⑤评价方法:
两点论;重点论;生产力标准;发展观点社会进步或时代潮流;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等。
问答题:有人把19世纪中期在相似的国际战略机遇面前,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比作“中日洋务竞赛”,试通过比较其竞赛的不同点,说明中国错过这一次机遇的原因。
1、背景
(1)国际:集中侵华对日本有利
(2)国内:(经济关系;领导;前提;目的)
2、过程:(措施是否全面)
3、影响:(性质;潮流)
经济上:
洋务运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支配地位。
明治维新──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影响下,封建领主所有制有所动摇。
政治上:
洋务运动──是部分官僚在“内忧外患”形势下所采取的“自强”措施。
明治维新──在内外危机中,德川幕府统治危机严重;中下级武士中革新力量联合新兴地主、商人、资本家进行武装倒幕。
目的:
洋务运动──以西方科技为手段,以达到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
明治维新──推翻幕府,建立以天皇为首的地主、资产阶级专政,着手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摆脱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洋务运动缺乏变革的经济条件,不能摆脱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控制,又不能摆脱封建势力的阻挠和侵蚀,必然失败。
问答题:有人认为洋务运动为维新变法运动创造了有利条件;又有人根据李鸿章在创办上海织布局时,不准华商另行设局和洋务派反对维新变法运动等作为依据,认为洋务运动不利于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你的看法如何?请结合维新变法运动的社会条件加以说明。
答案:
其一,有利说:
(1)经济条件: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部分官僚、地主、商人投资近代企业,使早期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产生。
(2)阶级条件: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逐渐登上历史舞台,从洋务派中分离出早期的维新派。
(3)思想条件:洋务运动推动西学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促成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为维新变法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4)政治条件:客观上有利于维新运动,促进了维新变法的政治运动。经过甲午战争实践,证明洋务运动不能救国,促使维新思想发展成为维新变法的政治运动。
其二,不利说:(1)经济上,由于李鸿章排斥商办企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2)政治上,洋务派以维护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为己任,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反对维新变法。
其三,洋务运动对维新变法运动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但从总体上看。是利大于弊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