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历史 > 作业

中国古代制度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历史作业 时间:2024/05/29 03:31:01
麻烦老师总结一下中国秦、汉、唐、宋、元、明、清的的政治制度还有它们的影响和作用、 就像这样的 皇帝 ↓ 丞相 ↓ 。。。。。。。 谢谢 老师
解题思路: 您好,首先对您勤学好问的精神表示欢迎,希望解答使你满意
解题过程:
①、含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包含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两层含义。专制主义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具体说就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中央集权是指在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分配中,全国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
②、进程:萌芽于战国,确立于秦朝,巩固于两汉,完善于隋唐,宋元继续发展,明清空前强化。
③、特点:皇权至高无上和不可分割;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皇帝从决策到行使权力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吏一律由皇帝直接任免并不得世袭;皇权借助于神权而宣扬“君权神授”等理论;文化专制是政治专制的副产品;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和统一伴随着集权制度发展的始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明清时期登峰造级且走向反动。
④、矛盾:帝相权属矛盾;宫闱争利矛盾;地方分庭矛盾;外邦辖管矛盾。
⑤、趋势:不断改革中央行政机构,特别是削弱相权,加强皇帝对中央的控制;不断改革地方行政机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严密管辖;不断强化官吏监控和思想控制力度。
⑥、成因:是加强国家统治管理的需要;为调整统治内部矛盾所必需;跟分散的封建个体经济发展相适应;同儒法等思想的实践与推动相关联。
⑦、认识:首先,在封建社会不同时期起着不同作用。由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是在井田制瓦解,封建生产关系确立的情况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因而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在形成初期和中期具有积极进步的意义,主要体现在维护国家的统一;防止分裂割据,抵御外来侵略,镇压人民起义,协调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保证中外经济文化正常交流;促进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在封建社会晚期产生消极乃至反动后果,突出表现在经济上束缚生产力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残酷剥削成为副产品;政治上诱发宦官专权、外戚干政,政治腐朽成为伴生物;思想上导致言论堵塞,严重阻碍科学发展,扼杀反封建民主思想。其次,专制集权发展进程中始终伴随两大矛盾。一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势力的矛盾。地方膨胀必然冲击朝廷管理,如“王国问题”、“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混战局面的出现。二是君权与相权的矛盾。相权泛滥终会威胁君主专制,如“胡蓝之乱”的产生。再者,专制集权发展进程中最能表现国家机器特征有官吏和常备军两种机构。官吏任免和军权是国家权力中最基本的要素,这两个权力能否集于中央是影响集权的关键,如汉景帝从收回王国官吏任免权入手,北宋赵匡胤则从兵权入手,都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中央集权。
⑧、嬗变:
第一、战国萌芽时期:韩非子首提君主集权主张;商鞅变法初步确立集权制度。
第二、秦朝创立时期:(背景条件)经济上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政治上是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思想上是韩非子法家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实践上是商鞅变法初步确立起君主集权体制,尤其是地方上建立县制的规定,强化了国君在政治上对国家统一控制的权力,为秦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提供了成功的经验。(措施特点)皇帝权力至上;中央机构三公九卿制;地方郡县制;各级官员由皇帝任免。(作用认识)专制集权制度的出现是封建生产方式发展的必然结果,客观上适应了封建地主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的需要,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第三、两汉巩固时期:(背景条件)西汉郡县封国并行,王国势力膨胀,威胁中央政权;东汉柔道治天下。(措施特点)汉景帝“削藩”,收回王国官吏任免权。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领地;陆续夺去大批王侯爵位,解除王国威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思想统一。光武帝重用文臣,扩大尚书台权力。(作用认识)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汉承秦制,中央集权制度巩固,多民族统一国家不断发展。
第四、隋唐完善时期:(背景条件)国家统一强盛;庶族势力发展;解决相权需要;扩大集团需要。(措施特点)隋始创三省六部制与科举制,唐朝沿用完备。三省六部制分散丞相与中央机构权力,其中将秦以来丞相权力分予三省长官,互相牵制,把最高行政机构尚书省权力分给六部,防止专权。科举制选拔优秀人才做官,机构运转更加灵活。(作用认识)三省六部制利于完善中央集权;科举制利于扩大统治基础和社会安定。
  第五、宋元发展时期:(背景条件)唐中期以后藩镇割据;五代十国政权林立;北宋政府防范割据;元朝大一统后急需加强封建统治和辽阔疆域管辖。(措施特点)北宋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兵权,派文臣到各地做知州,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又组建禁军并由皇帝直接控制,大力削弱地方权力和剥夺大将兵权、收回财权与行政权归中央。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在地方设行中书省;设澎湖巡检司,台湾隶属管辖;又在中央创立宣政院,专门管理西藏事务。(作用认识)北宋强干弱枝,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对于防止地方割据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后期官僚机构臃肿,财政开支问题严重,为北宋中期以后积贫积弱局面的出现埋下了隐患。元政府诸多措施是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成功尝试,也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其中行省制度是古代郡县制度的发展,对后世影响深远。
第六、明清强化时期:(背景条件)封建制度渐趋衰落。(措施特点)明初废除丞相,丞相权力分给六部;设厂卫机构,加强对官吏和百姓的监视;地方上废行中书省机构,设立三司,分掌地方行政、司法、军政、三司直属中央;实行八股取士。清沿用明制,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作用认识)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表明封建制度走向没落。
积极作用:①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②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③在统一的社会环境下,有利于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和提高,使我国古代人民创造了领先于世界的古代文明。

消极影响:①君权专制易形成暴政统治和导致腐败现象的山现,成为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②在思想方面独尊一家,箝制了人们的思想,出现了万马齐喑的可悲局面。③在明清时期,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概括地说,在封建社会前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封建社会后期,其消极作用逐渐增大,尤其是明清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强化,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其危害尤为严重。评价这一历史现象时,应该将其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如:即使是明清时期,这一制度在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反击外来侵略方面仍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