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语文点击壶口瀑布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5/29 13:45:57
语文点击壶口瀑布
一、《壶口瀑布》篇目解读
【作者介绍】
梁衡:山西霍州人.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记者协会全委会常务理事、人教版中小学教材总顾问. 是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
他的主要作品有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新闻三部曲《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在散文创作方面,过去二十年他主攻山水散文,深得古典山水文章的传统,行文草本有灵,水石有韵.近年来又致力于人物散文,特别是历史名人的写作,《觅渡,觅渡,渡何处?》、《红毛线、蓝毛线》等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 有散文集《夏感与秋思》、《只求新去处》、《红色经典》、《名山大川感思录》、《人杰鬼雄》、《当代散文名家精品文库——梁衡卷》等.学术论文集:《为文之道》、《继承与超越》、《走近政治》.《梁衡文集》九卷;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有《晋祠》、《夏感》、《觅渡、觅渡、渡何处?》、《跨越百年的美丽》、《把栏杆拍遍》等多篇散文入选中等学校课本.
【走进课文—《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位于山西吉县,是我国的第二大瀑布,浩淼的黄河水由500多米宽突然收缩到40多米, ,从30多米落差的壶口飞流直下,奔泻于十里龙槽, 据说,此景如壶注水,故名“壶口”.这是何等壮观的巨壶啊,有如神来之手掂起一壶黄水倾天而倒,看那冲天的巨浪咆哮着、翻滚着、喷射着,猛烈地左击右打两边的石壁,狂放地奔腾向前,像浊流化成的利剑,划开两岸的河床.走进瀑口,只见激浪滔天,水气弥漫,真有惊涛拍岸,浊浪排空,倒卷半天云烟之势.站在水流最急的瀑口,只见高远奋发的黄河像卷起一阵飓风,急速地从身边呼啸而过,仿佛一不留神,就会被激流卷走.夏秋两季,壶底急升随风而动的彩虹,使悬泻天地间的瀑布更具雄浑的美感.

【主题思想】
《壶口瀑布》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游记散文.作者梁衡用形象生动的语言,细致地描绘了壶口瀑布磅礴、雄壮的气势,通过写黄河的“挟而不服”、“压而不弯”、“勇往直前”的品质,赋予了黄河一种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坚忍刚强的民族精神.
【重点讲解】
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作者记录下两次在壶口瀑布看到的景象,细致地描绘了气势磅礴的壶口瀑布,并赋予了黄河一种刚柔并济、不折不挠、顽强反抗、无坚不摧、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
文章对壶口瀑布进行了两次描写.
第一次:略写雨季中的壶口瀑布.
首先通过他人的告诫侧面烘托壶口瀑布的凶险.其次从正面多角度(视觉、听觉、感觉)描写壶口瀑布动人心魄的声势,为后文具体描写壶口瀑布的波澜壮阔起到铺垫和渲染的作用,.开始就在读者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二次:具体描写枯水季节的壶口瀑布.
作者从异常开阔的谷底下到铺满坚实而又松软细沙的沟底,再一直到河心的“龙槽”处,这里便是“壶口”了.壶口上游的河水,如千军万马,飞奔驰骋,波涛汹涌,威武雄壮,展现了黄河奔腾激越的浩大声势.接着作者又把笔墨集中在对龙槽壶口河水的描写:义无反顾朝前奔涌的黄河河水到了壶口,就如被勒住了缰绳的烈马,一下子被壶口这个大洞拽了进去.此时的河水顺势而下,一跌、两跌、三跌、四跌,碎成点,碎成雾,壶口容不下,它再朝两边涌,凝重、猛烈,其势惊人,无坚不摧,作者自然而然地感悟到了“眼前这小小的壶口一下子集
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由物及人,由景及情,情景交融.看完河水,作者又把视线转向脚下的石头.石头被凿得窟窟窍窍,被漩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甚至整个龙槽被切出一道深沟.不难看出,作者极力刻画石头的最终目的还是在写河水,间接地突出了河水无与伦比的力量.作者又把人的精神赋予水,至柔至和的水被压迫到一定程度,会奋力抗争.她有强大的忍耐力,她勇于反抗,她有坚忍不拔的精神.
结尾处,作者通过议论抒情,再一次借着壶口瀑布雄浑磅礴的气势,惊心动魄的场面由衷地赞美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壶口瀑布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技法探究】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文中有对壶口瀑布的正面观察与描写,还有侧面烘托,如开头有人告诫河滩的凶险,当地人关于“沟底漩涡把一头黑猪浑身的毛拔得一根不剩”的传说,还有对窟窟窍窍的石头的描写,都是从侧面描写烘托壶口瀑布无坚不摧令人震撼的力量,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写景往往不是单纯地展现景物独有特点,它融人了作者的情怀以及抱负.课文在描写壶口瀑布时,就寄寓了作者的惊叹赞美之情.在全文结尾处,借助抒情议论,由小小的壶口瀑布感悟到黄河宽厚博大的雄壮之美,再由黄河的性格联想到民族历经艰难、宁折不弯、勇往直前的精神,抒发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赞美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难点解析】
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段“黄河博大宽厚……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作者不仅从威武雄壮、奔腾不息的黄河水中看到了祖国锦绣的山河,更赋予了黄河一种精神一一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坚忍不拔、勇于反抗、不被任何困难吓倒的民族精神.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这正是作者欲通过本文向读者传递的主旨.
【思路梳理】
初识壶口
1、作者曾两次到过壶口瀑布,初次相识,壶口瀑布给他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带着问题看课文第二自然段.
2、抓住关键词句来体会壶口瀑布危险、气势磅礴等特点.注意作者此处运用比喻,将涛声比作雷声,把河水比作沸水所起到的效果,以及当时作者的感受.
再访壶口
1、雨季的壶口瀑布这样令人胆战心惊,那么枯水季的壶口又以怎样的面貌展现在作者面前呢?看课文第三至第五自然段,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再访壶口.
2、这一次,壶口瀑布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初步感受到的依然是瀑布的浩荡声势.初识壶口作者只敢远观,现在是近看,更为细致,要抓住关键语句深入体会.对重点句应反复品味.
3、黄河在这里仅仅展现它的阳刚之美吗?
找到第四自然段描写河水的其他形态.
4、为什么作者将水的各种形态与人的各种感情联系起来?
总结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分别从河床、水流、石头角度描写黄河之水,黄河既壮美,又优美,堪称刚柔相济.
【感悟主旨】
通观全文,作者只是向我们介绍壶口瀑布这一风景名胜吗?他在写景中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理解“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的深意.
【拓展思考】
黄河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正像一个人经历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请谈谈我们中华民族有哪些经历能体现出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