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若ef为赤道 p点出现极昼现象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5/11 17:30:53
若ef为赤道 p点出现极昼现象

1.若EF为赤道,P点出现极昼现象,则太阳直射的范围是( C )
A.0°~20°N               B.0°~20°S
C.20°N~23°26′N          D.20°S~23°26′S
为什么PQ与经线夹角为20°其纬度数就是70°?从图中可以看出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吗?
 
2.若EF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PQ为地轴,下列变化可信的是( A )
A.福州冬季均温升高
B.北温带范围变小
C.全球极夜范围扩大
D.悉尼(约34°S)夏季昼变长
为什么黄赤交角变小,北半球冬季昼长变长,南半球夏季昼长变短?
还有,(黄赤交角变小,回归线度数减小,南北回归线之间的范围减小,太阳直射点移动速度减慢;极圈度数变大,极点与极圈内的范围减小.)怎么理解?
中间的线指的是地轴,在这个地球的轴截面上PQ与轴线夹角为20°P\Q纬度数就是70°,图中不能看出南北半球,但在不注明的情况下,上北下南,太阳从右边照射地球.由于P点出现极昼,说明北纬70°以内全部出现极昼,所以太阳直射于20°N~23°26′N
很简单:看下面的一幅图片:
         蓝色的线表示黄赤交角变小后,南北极圈和冬至日时的晨线.
         注意红色的区域:北半球,红色的区域在以前是黑夜,现在变为白天,显然,昼变        长,夜变短;
          南半球,红色的区域在以前是白天,现在变为黑夜,显然,夜变长,昼变短.
关于黄赤交角的变化,要注意以下几个角度的关系:
1、黄赤交角=回归线的度数;
2、回归线与极圈的度数互余;
3、黄赤交角也与极圈的度数互余.
所以,黄赤交角一变化,肯定会引起一系列的地理环境的变化.以后再遇到类似的问题,画个图,所有的问题都OK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