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高考如何写好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5/24 23:31:01
解题思路: 怎样写好高考作文?是所有考生非常关心的问题。因为作文是高考语文的重头戏,是语文的“半壁江山”。作文写好了,语文取得好成绩就有了相当的保证。写好高考作文,必须了解高考作文的形式、要求,了解高考满分作文的基本特点,这样才能有目的地去准备,去练习,才可能写好。
解题过程:
一、高考作文的形式
明白高考作文的形式,现在高考一般是新材料作文。
二、高考作文的准备
(一)练审题
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好的审题是成功的开始。审题要审清:第一,材料语;第二,提示语;第三,话题语;第四,要求语。
“材料语”和“提示语”不是所有文题都有的,但“话题”和“注意”是不可少的。其中“话题”是核心,是审题立意的对象;“材料”的作用主要是引出话题,同时对话题起注释和说明的作用;“提示语”的作用是启发审题、立意和明确写作的范围。“注意”则是写作时的注意事项。
1. 审读材料语
材料与写作立意之间有什么关系,起什么作用,不必一概而论,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例1.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记者采访一位名人的母亲时说:“您有这样出色的儿子,一定会感到十分自豪。”母亲赞同地说:“是这样。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也同样使我感到自豪,他正在地里挖土豆。”
这位母亲的话令人深思。功成名就,确实让人骄傲,但平凡充实,也足以令人自豪。请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就“平凡与自豪”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这则材料只是提示何谓“平凡”何谓“自豪”,和考生作文的立意没什么关系。考生看待“平凡与自豪”的关系,才是立意所在。
例2.
一个富人去请教一位哲学家,为什么自己有钱以后很多人不喜欢他了。哲学家将他带到窗前,说:“向外看,你看到了什么?”富人说:“我看到外面有很多人。”哲学家又将他带到镜子前,问:“现在你又看到了什么?”富人回答:“我自己。”哲学家一笑,说:“窗子和镜子都是玻璃做的,区别只在于镜子多了一层薄薄的白银。但就是因为这一点银子,便叫你只看到自己而看不到别人了。”
请以“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很显然,哲学家的最后一句话是理解材料的关键句子,“因为一点银子,便叫你只看到自己而看不到别人”,好好揣摩它,发现材料所指是因为金钱的遮挡,改变了人的眼光、态度、视角和看到的别人与看到的自己的印象。
2. 审提示语
考生一定要注意这些提示中透露出来的信息,并加以巧妙地利用。利用好这些提示信息,可以帮助我们轻松地理解话题,从而写出切合题意的作文来。
例1. 看下面的材料。
某天,一个爱尔兰的小女孩下了火车,她的手里提着一袋很重的行李。她是去某个城堡里当女仆的。城堡离车站约一英里,小女孩请车站搬行李的工人帮着把行李带到城堡里去,答应给他一先令。这是她口袋里仅有的钱。搬运工人带着不屑的眼光拒绝了。这时一个人走上前来,他穿着随便,就像平常人一样,答应替小女孩把行李搬到城堡去。他提起行李,边走边和她谈话。到城堡以后,他接受了那一先令,再三说谢谢,然后离开了。一直到第二天,这女孩见到城堡的主人时,才明白昨天帮她把行李从车站运来城堡,并且接受那一先令小费的人,就是这个城堡的主人诺克福公爵。
世界上所有高贵的品质都是我们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这件事看起来不大,但是却可以使人有所感悟。
请你根据这篇短文,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材料的最后一段,“世界上所有高贵的品质都是我们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这件事看起来不大,但是却可以使人有所感悟”分明在提示我们,要谈高贵品质,要谈高贵品质是精神财富,要谈对这一问题的感悟。
例2. 阅读下面的寓言,根据要求作文。
古时东瓯(今浙江南部沿海一带)人住的是茅屋,经常发生火灾,为此痛苦不已。有个东瓯商人到晋国去,听说晋国有个叫冯妇的人善于搏虎,凡是他出现之处,就无虎。东瓯商人回去后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国君。由于东瓯话“火”和“虎”的读音毫无区别,国君误以为冯妇善于“扑火”,便以隆重的礼节从晋国请来了冯妇。第二天市场上失火了,大家跑去告诉冯妇,冯妇捋起袖子跟着众人跑出去,却找不到虎。大火烧到王宫,大家推着冯妇往火里冲,冯妇被活活烧死。那个商人也因此而获罪。(据《郁离子,冯妇》改编)
上述寓言中的人物由于语言沟通的问题,彼此一再产生误解,以致冯妇葬身火海。由此可见,语言上的沟通成功与否,有时影响巨大。请以“语言与沟通”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结合个人见闻、感受或学习语言的体会。
3. 审读话题
针对关系型话题作文特点,我们认为应将审题的重点放在审读话题这一环,在把握话题内部辩证关系上做文章。辨明了关系,就掌握了审题立意的方向。
1)对立统一关系:
各要素单一来看是对立矛盾的,但实质上它们又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和谐统一。如“自由与纪律”这个话题,就可以这样立意:没有“自由”无所谓“纪律”,没有“纪律”也就没有“自由”;没有纪律,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人要有自由,但自由要受纪律约束。
例:05年全国题目:
有一次,人们问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教授:“您创建了一个第一流的物理学派,有什么秘诀?”不料玻尔却回答说:“因为我不怕在学生面前显露我的愚蠢。”听到这个回答,大家都感到十分诧异和不解。
玻尔的回答确实出人意料,但仔细想想又在情理之中。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请以“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意料之外”是偶然,“情理之中”是必然。看似偶然的结果,必有内在的原因。没有必然的原因,就不会有偶然的结果。
以“你,我”为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你·我”是对立互存的关系,说对立,可以从“把我当你”——于是懂得了换位思考;或者“把你当我”——于是知道了尊重;也可以说互存,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于是知道了关爱和支持。
2)是非取舍关系:
关系型话题的诸要素之间是一是一非、一对一错的关系,对它们只能有所取舍选择。如“偏见与关爱”,我们就可以这样立意:要消除偏见,勇于关爱。
“看书与读书”。“看”书不等于“读”书。连“看”书都懒得干的人自然可悲,只会“看”书而不懂“读”书的人同样可悲。要真的提高民族素质,就必须提倡“读”书。有一位名人这样说:“读书的唯一方法就是静静地把整个人沉浸其中,没有人提醒你要从中发现什么,也不需要把它列成一个个要点,而是全心去享受它,去领略作者胸中所蕴涵的智慧……这样我们才能领会废寝忘食是怎么回事,才知道我们拥有一个智慧的生活。”
3)并列关系:
构成话题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一种平等并列的关系,几个要素可以同时共存。如“和而不同”,则须理解为“既要做到‘和’,又要做到‘不同’”,意即“既要善于调和矛盾,与别人和谐相处,同时又要有不同于别人的独立见解,不能随风倒、随大流”。
“树木·森林·气候”,树木构成森林,森林形成气候,气候影响树木的生长。三者并列而立,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圆形”关系。
4)条件关系:
构成话题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一种条件关系,也有可能几个要素间互为条件。“人文素养与发展”这个命题就是条件关系,可以这样立意:只有人文素养提高了才能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人文素养的提高与国家经济、文化发展密不可分。
4. 审要求语
命题人对作文提出的要求,是考生写好文章的前提条件。必须按要求去写,不能有任何的随意性。
近年来要求越来越宽泛,大多坚持“三自”的原则,但也有作一些限制的,诸如写作范围、角度、文体、篇幅等。
如05年北京的题目“说安”,明确要求议论文。
06年山东的题目:“仰望星空的人/总以为星星是宝石/晶莹透明/没有纤瑕/飞上星星的人知道/那里有灰尘、石渣/和地球一样复杂。”请根据这首诗,自拟题目,写一篇除诗歌体裁外的800字以上的短文。
06年天津作文题目:以“愿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作文明确规定写议论文,就必须按照议论文的格式要求写作。“诗歌除外”和“自选文体”是告诉我们除了可以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来展示自己的才华而外,我们还要注意文体的规范,即写记叙文要像记叙文,写议论文要像议论文,不能写得“四不像”。
要求是阅卷人的给分点,要有强烈的分数意识。不仅要看清以“要求”或“注意”这样明显的形式提出的要求,还要看出隐含在题目之中的具体要求。
5. 理解文题的概念
看清楚话题或文题包涵的概念,其间的修饰与限制关系,看清楚其中的主次关系。
比如《心灵的选择》,“选择”是核心所在。当然,“心灵”也是一个重要的限制,它规定了这种“选择”,必须是震动心灵、震撼灵魂的,必须是心灵承受一定压力的。这是一种思想经历升华的选择,是一种面对大是大非或者关涉良心、尊严、人格的选择,甚至有可能是面对生与死的选择,因此,这种选择常常是痛苦的,是经过激烈的思想冲突的,而最后证明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比如06年上海的题目《我想握住你的手》。这道题生活气息浓,而且充满着人情味,看到题目的人都会有一吐为快的感觉。表面上看题目简单明白,一眼便可望穿,但有玄机在。题眼当是“想”字,不可掉以轻心。为什么“想”握住你的手,大有文章可做,不要写成一般性的握手。“你”字规定了行文的角度,如用第三人称行文,必须具备一定的写作技巧。
例1. 06年全国I卷(河北、广西等)作文题目: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分析:这是一则给材料作文,它要求考生能够全面地辨证地认识材料中反映出的问题。乌鸦看见老鹰强悍的本领非常羡慕,于是开始模仿,不想弄巧成拙被牧羊人抓住了。牧羊人认为乌鸦“忘记自己叫什么”,是失去了自我;孩子认为乌鸦可爱,是因为乌鸦敢于挑战,善于学习。这个题目,就是要求考生思考并回答,在学习优秀的同时该怎样保持个性的问题。
不少考生从乌鸦的角度写,说它不顾自身的实际情况,生搬硬套别人的东西,结果没学到俯冲的本领反让自己陷落无法飞行的境地。于是他们想到了邯郸学步、东施效颦,想到了不实事求是,想到了不顾国情照搬西方带来的种种弊端。
还有考生从孩子的角度写,说“乌鸦可爱”,可爱在它敢于冒险,敢于尝试。于是他们想到了“自古成功在尝试”,想到了要有作为必得勇敢、要善于学习等等。
这些写法行不行,自然可以自圆其说,其中确有一些道理,但从审题准确的角度来说,他们只看到了材料的一半。因为材料的核心是老人与孩子的对话。对乌鸦的行为,老人和孩子的评价迥然不同,而这不同的评价才是材料的本质。
例2. 06年全国Ⅱ卷作文题目
目前中国读书的人越来越少:99年为60%,01年为52%。造成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现在的人为什么不读书?中年人说没时间,青年人说不习惯。还有的人说买不起书。相反网上阅读的人越来越多:99年是3.7%,03年是18.3%。
请你根据材料选择一个侧面和一个角度,自己确定题目和问题,字数800字。
题目直面中国人越来越少读书的社会现象,同时摆出了各类人不读书的理由,要求考生就此提出自己的思考和见解。如果简单地看这题目,很容易得出现在读书的人们越来越少了的结论,于是大谈读书的重要。
但是仔细分析一下其中的数据,就会发现,读书本的人下降了8%;而网上阅读却上升了大概六倍。人们不是不读书,而是读书的形式变换了。于是有考生就从节约资源、资源共享的角度谈社会进步给人们带来的读书方式的变化。这样写虽然未尝不可,但却把“目前中国读书的人越来越少”的大前提放置不管了。
我认为这材料它的主旨还是要提醒人们阅读书本的重要。因为它提出了问题:“目前中国读书的人越来越少”,提到了中年人青年人不读书的理由,提到了网上阅读人数比例上升的情况。所以既应该谈读书的重要性,又要比较书本阅读与网络阅读的优劣利弊,才能成就一篇比较符合材料主旨的文章。
比如06年辽宁的作文题“肩膀”。不少同学简单地将它理解为人的肩膀。于是记述父亲或伙伴,曾经怎样用肩膀扛住“我”的身体,给我以力量和勇气。这样的立意显然起点比较低,因为没有理解“肩膀”的象征意义。而有的考生联想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站得高,看得远”,记述自己曾经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帮助,最终实现愿望或取得成果。这种立意,比前面那个要好一点。仔细想想,从提供“肩膀”的角度,讲的是一个甘为人梯、乐于奉献的问题;而从利用“肩膀”的角度,讲的是一个继承问题。
6. 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透过现象看本质,需要我们对问题有深刻的辨识力和分析力。一般说来,18岁的青年经历都差不多,生活的主要内容就是上学读书,谁也不比谁高深多少。但有些问题,你认真地想一想,就会得到比别人深刻一点的结论。
例1.
一个孩子走在海边,边走边捡起被海浪冲上岸的小鱼,把它们一条一条扔回海里。一个看到这情形的人说“没必要这么做,这么多鱼,你哪里捡得完呢?”孩子答道,“对这条小鱼很重要。”
一般同学在审题时都会以“莫作旁观者”、“积少会成多”、“锲而不舍必有成就”来立意。虽然不能说他们的立意有什么不好,但不够准确是肯定的。
这个故事是某医学院教师为每年新入学的学生讲的。这个材料,如果从孩子的角度讲,他尊重每一个生命,尽自己所能救助小鱼,虽然他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得到救助的小鱼会感谢他。如果作文能从尊重爱护每一个生命的角度论述,会很有意义。再深究一下会发现,这个材料讲的其实就是尊重爱护每一个个体的问题。
例2.
世界闻名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读小学的时候,有一次上劳作课,同学们都交上了自己的作品:泥鸭、布娃娃等等,惟独爱因斯坦没有交,直到第二天,他才送去一只做得很糙的小板凳。老师看了很不满意,说:“我想世上不会有比这更坏的小板凳了……”爱因斯坦回答说:“有的。”他不慌不忙地在课桌下面拿出两只小板凳,举起左手说:“这是我第一次做的。”又举起右手说:“这是我第二次做的……刚才交的是我第三次做的,虽然它还不能使人满意,但总比这两只强一些。”
不少同学上来就写“失败是成功之母”、“坚持到底就是胜利”,或者从老师的角度写“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等。但深究一下会发现,老师和学生是对同一只板凳有截然不同的看法,为什么会有此种结果?因为两个人看板凳的角度不同。老师认为它坏,是因为老师拿这只板凳与见过的所有板凳做比较;学生所以认为它好,是拿这只板凳与自己已经做过的两只板凳相比。这当中,老师做的是横向比较,这一比,比出了不足;学生做的是纵向比较,这一比,比出了进步。由此,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看待事物要客观全面,既要横比又要纵比。这样来立意,就很有新意。
例3.
墙壁上一只蚂蚁在艰难地往上爬,爬到一半,滚落了下来,这是第六次失败了。然而,过了一会儿,它又从原处开始,艰难地往上爬了。
有两个人同时注意到这个情况,一个人说:“多可敬的小蚂蚁呀!”另一个人说:“多愚笨的小蚂蚁呀!”
你如果看到这个情况,你将产生什么想法?请写一篇观点鲜明的议论文,谈谈你的想法。
不少同学只看到小蚂蚁“可敬”的一面,于是就写“坚持到底就是胜利”,“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还有的同学只看到小蚂蚁“愚笨”的一面,于是写“固执僵化不可取”(20%左右)。这样写可不可以呢?虽然没有偏离题意,但不是辨证地看问题,所以从立意上就掉到了二类。
你仔细看这题目:为什么对同一只蚂蚁的同样举动,两个人会得到截然相反的结论呢?这是审题时需要认真思考的。材料提供的信息是:“第六次失败、从原处开始、艰难地往上爬”。说明小蚂蚁既有可敬的坚持精神,又有愚笨僵化的一面;在锲而不舍的表象下,掩藏着愚蠢的本质。如果写成“可敬”还是“愚笨”,就在立意上得到了一类。